兔糞養魚
兔糞養魚是一項綠色開發利用目標,且已經為不少綜合養殖場使用。通過幾年來的實踐,每年養魚增產達到20%以上,既獲得了經濟效益,又改良了
土壤肥力,真可謂是一舉兩得。具體方法是:
(1)用新鮮兔糞餵魚。把清掃的兔糞,去掉雜質,濾乾兔尿後,直接用板鍬,將兔糞揚撒在
魚池里,密度可按每10平方米0.5公斤兔糞。可全部按水面撒,也可分片撒,5天至10天撒一次。
(2)用兔糞發酵生蛆和養蚯蚓餵魚。當自然氣溫在20℃以上,在池邊挖溝,寬30~50厘米,深40厘米,溝內鋪20厘米厚的兔糞,再蓋20厘米厚的土,用噴壺澆透水。15天至20天或更長的時間,當挖開兔糞溝發現兔糞生蛆或有蚯蚓時,將兔糞和蛆、蚯蚓一同揚進魚池裡。兔糞肥水,魚吃蛆和
蚯蚓,達到水肥魚壯的目的。
(3)魚池的泥土做肥上地。常用兔糞養魚,魚池裡的泥也肥,當水和泥的肥力標準過高時?(即池水變成淡茶色),就要挖出池泥,清理魚池,再換清水。清除的魚池污泥用做稻田或旱地糞肥,提高作物產量,這叫做良性生態產業。
池塘基肥
(1)不能將剛收集的蠶沙馬上用來餵魚。應將清除剩餘桑葉的蠶沙放進水泥池或缸內,加水(若再加生石灰效果更佳)淹沒並加蓋密封浸泡,一般春、秋、冬季浸泡3~4天,使其充分發酵後,即可潑灑入魚池。
(2)施用量要適中。蠶沙施作池塘基肥最好,每畝用量300~400公斤。若將發酵後的蠶沙作追肥,施用量可占魚月投餌量的1/3左右,過量則會影響蠶沙的利用效果,魚容易泛塘;過少則魚營養缺乏,生長受到抑制,影響養殖效益。
(3)投放試水魚。腐爛發酵的蠶沙施入魚池後2~3天,池水呈醬紅色,硅藻等魚易消化吸收的藻類大量繁殖增生,對於用蠶沙養魚經驗不足的養殖戶來說,這時投入魚種,首先應放試水魚,檢驗水質,然後方可放魚入池。
馴化餵魚
(1)飼料掛袋馴化法。用大眼窗紗(以不漏料為宜)做一個可裝1.5~2公斤飼料的掛袋,然後裝滿全價顆粒飼料,把掛袋掛在餌料台前,使之浮水膨脹,讓魚自由採食。同時把少量同樣飼料慢慢地撒在料袋附近,這樣定時、定點馴化,經2~3天魚即可集群上台搶食,而後撤掉掛袋。
(2)燈光誘集馴化法。此法利用了魚對光的趨向習性。在開始馴化時,裝一盞60瓦或100瓦的白熾燈泡(最好有防水罩),在夜間掛在餌料台前距水面0.7米左右,等發現有魚游來時,幾粒幾粒地向水中撒全價飼料,逐漸誘集魚群。每天馴化2~3次,馴化時間逐漸向白天轉移,幾天后魚即可集群上
台搶食。
四、草漿餵魚。製作有講究
用水葫蘆、水浮蓮等水生
飼草打碎成漿,是培育魚苗和飼餵成魚的優質飼料,但在打漿餵魚時要把握以下4點:
(1)精製漿。各類水草用粉碎機加工前都要用清水洗淨,並用3%~4%的食鹽消毒。加料時注意量少次多,草水比例協調,儘量把草漿打得細一些,以增加草漿顆粒在水中的懸浮時間,增加魚的採食機會。注意保持打漿機刀片的鋒利度和機器轉速,保證每次製漿的質量,提高鮮草的利用率。
(2)巧投餵。草漿投餵量要根據池魚的種類、數量、水質變化等情況靈活掌握。用草漿養殖成魚,每天每畝水面投餵50一70公斤為宜;用於培育苗種的,在魚苗下池前,每畝水面用100~150公斤草漿作基肥,以培育水中餌料生物;魚苗下池後,每天每畝水面投餵50~100公斤,或按每1000尾魚苗投餵120~150公斤,每隔2~3天投餵1次,養15~20天即可出池。為了讓魚充分攝食,投餵時應全池均勻潑灑,每天上午8—9時、下午2~3時各餵1次,以增加魚的攝食機會。
(3)控水質。投餵
草漿易造成池水污染,必須經常加注新水,調節水質。養殖期間適當潑灑生石灰水可殺菌消毒防病,又可中和草漿分解產生的酸性物質,有利於細菌絮凝物的形成和浮游生物的生長,提高魚的產量。
(4)巧搭配。在培育草食性和雜食性魚種的後期或養殖成魚時,儘量避免單獨投餵草漿,要適當搭配
精飼料(草漿與
精料比以5:1至8:1為度)。用水花生製漿養魚時,由於水花生含有皂甙毒素,應在草漿中加人占草重2%~5%的食鹽消毒。草漿制好後要及時投喂,不可放置太久,避免遭受污染,引起魚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