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腫瘤

魚類腫瘤

魚類腫瘤與其它動物的腫瘤一樣,是由於各種致癌因素引起細胞極度增生。增生細胞常形成腫塊,且具異常結構與功能,代謝和生長能力非常旺盛。與整個機體極不協調而呈現腫瘤病徵。此情況在受生活污水、石油化工、農藥、印染等廢水污染的區域更甚。

中文名稱魚類腫瘤
英文名稱tumours of fish
定  義魚類等水生動物體內局部組織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腫塊。
套用學科水產學(一級學科),水產生物病害及防治(二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魚類腫瘤
  • 常見症狀:不能移動
魚類腫瘤與其它動物的腫瘤一樣,是由於各種致癌因素引起細胞極度增生。增生細胞常形成腫塊,且具異常結構與功能,代謝和生長能力非常旺盛。與整個機體極不協調而呈現腫瘤病徵。此情況在受生活污水、石油化工、農藥、印染等廢水污染的區域更甚。
魚類腫瘤病問題國外早有闡述。1950年德國學者Moclen,1957年~1980年美國學者Chelliku、Kileppers、Charlespanadi及1983年英國學者Bucke等皆認為魚類腫瘤病屬水污染惡化引起的病變。它誘發了細胞染色體異常分裂,增生形成腫瘤病,經惡化成癌病。但它是一個可逆的過程,若魚類具有健康體質,即使存在誘癌物也能阻止或削弱腫瘤病或癌的蛋白質產物的增生。可見,加強飼養管理,為魚類提供良好的水域條件,也是預防腫瘤病發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引起魚類腫瘤病病因很多,但其最主要原因:
一是水域遭受工業廢水污染,嚴重的是受石油化工、農藥、印染、塑膠等,未經完全處理的有害廢水,其中常含有高濃度的硝基苯、苯胺、亞硝酸鹽、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二溴烷鹽、環氧氯烷、聚氯聯苯、甘氨醯醛、三氯乙烯、乙烯氨基鹽、硫脲、溴化乙烯、蘇鐵素、二甲氨醛偶氮苯、甲基膽蒽、氧化偶氮甲烷等致癌物質。
二是由於飼料中帶入致癌物質,有的養殖者採用劣質的玉米、米糠、花生仁、豆菜餅等一些高澱粉含脂物質。由於這些物質易發生變質產生黃麴黴素、亞硝酸基等致癌物,招致魚類腫瘤病。據實驗表明,在飼料中含有微量黃麴黴素M1、B1即能致魚產生癌病。如每千克飼料中含有4微克的黃麴黴素,僅餵養12天,其誘發肝癌率為10%;每千克飼料中黃麴黴素增至40微克時,誘發肝癌率達75%(詳見表1)。
三是使用帶有致癌物質的漁藥,例如使用孔雀石綠、煌綠、鉻鹽、呋喃類、硝基類、次溴鹽以及投餵不新鮮的青飼料和漚肥等,均能致魚產生癌病。
材料與方法試驗分兩個步驟進行:一是野外調查,主要調查水環境污染對重要經濟魚類影響,以選擇長江下游某污染江段為重點,結合採集太湖、巢湖某污染點及有些池養魚為樣本檢查分析比較;二是室內做組織病理學切片與生化、生理方面檢測及試驗。
一、野外調查野外調查主要藉助漁船在特定污染水域設定網具,定時檢測所獲中華鱘及其他魚類。發現病魚可疑者即蓄養或用乙醇浸泡保存。體表檢查方法按D.Bucke等(1983年)觀察指標,即把病變程度分為五個等級。一級:1支鰭條腐蝕或壞疽;二級:2支~5支鰭條腐蝕或壞疽;三級:5支~10支鰭條腐蝕或體表受壞疽;四級:超過10支鰭條或20%~29%體表影響;五級:全部鰭條或體表受影響。
二、組織病理學檢查主要切取病魚的鰓瓣、唇、上顎、肝臟組織等部位。分別檢查它的結構和發病情況,取下組織塊用波恩氏液固定,保存在酒精中,石蠟切片鏡撿,另還做病魚肝體指數,血液檢查及生物試驗。
從調查的情況表明,魚類的腫瘤可分為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兩大類,但它們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根據筆者的多年調查結果表明,在諸多污染水域中,魚類腫瘤發病率,其均值占檢查總數7%,但從十多年來病魚發生的年絕對值來看,有增加的趨勢。這不能不引起有關部門的嚴重關注。
從患有腫瘤病魚症狀來看,通常體色加深,缺乏光澤,肝膽腫大,呈現淺黃色或淺白色,肝表面有隆起,肝竇擴張出血,水腫,脂肪肝嚴重,肝細胞受脂滴壓擠,病魚體弱,遊動緩慢。
組織病理學檢查一是肝臟腫瘤。中華鱘肝臟病通常有三種類型。結節型:呈深棕色,膽囊膨大,呈深綠色。從組織病理學觀察,肝細胞已分化為惡性的瘤細胞,它的細胞已較相應的正常細胞大1倍~3倍,特別是細胞核更大,其核仁的大小不等,有的相差2倍~4倍,並可見較多的病理性核分裂相,細胞核呈橢圓形、多角形等不規則形狀,核膜厚薄不均,胞質色深、粗大,胞漿豐富,以及細胞之間界限不清。另外,還可見其浸潤生長,癌細胞已向周圍正常的肝區伸展、轉移、侵犯,以至包圍附近一些血管和肝細胞,使組織惡化變性,失去肝臟的功能。巨塊型:在肝區呈一大腫塊,開始有肝區小部分細胞癌變,然後向四周伸展成立體型塊狀的腫瘤區。瀰漫型:肝癌細胞在肝內擴散,肝臟呈血塊狀,出現肝細胞萎縮、壞死而變暗灰色。但在肝癌早期,僅僅出現細胞密集與增生,有的肝區出現許多空泡,而這些空泡分布廣泛,尤以肝細胞表層的肝內部多。
二是肌肉瘤。
此系水質污染惡化,底質含有毒淤泥較多所致。多見於魚的腹、胸、背部體表肌肉有明顯的突起,在突起表層出現質軟、腐爛、壞死等病症。如在安徽巢湖、廣東流花湖分別發現鯽魚、羅非魚腹背部腫瘤,肌肉壞死。經分析表明腫瘤含鉛14.18mg/kg~16.0mg/kg,鎘6.7mg/kg~8.0mg/kg。另有些草魚、鯿魚腸道內發生瀦瘤症狀。另外,江浙一帶施肥養魚的,池水中的氨氮含量較高。據測定,一般在精養池中總氨量可達2mg/L~3mg/L。由於水中氨氮高,魚類長期受其刺激,使體內鰓及肌表動脈血管擴張,充血。往往可看到鰓尖端膨大,呈鼓狀腫瘤,特別在底層魚類肌層增生,生成腫瘤,甚至惡化成癌病。
三是神經組織腫瘤。
這是由神經末梢到神經纖維束組成的結締組織腫瘤。常發生在魚體兩側及腹部。患及此腫瘤多為底層魚類,如鰻尾鰍、鯰、魚危等。此外,魚類發生腫瘤病的還有色素細胞瘤、畸胎瘤及甲狀腺瘤等。
生理生化測定與試驗一、血液三項指標檢測用患腫瘤病的中華鱘與對照組做血液紅細胞、血小板及血紅蛋白的三項指標測定(結果見表2)。
二、魚類肝體指數測定肝體指數(LSI)測定,按Lockwood方法看中華鱘肝癌病與正常鱘比較。測定結果表明:1號~3號病鱘LSI指數為3.5~3.6,正常魚2.07~3.2,可見病魚肝體指數大於正常魚。
三、活動能力測驗按瑞士1~7(Bemn)規定實驗裝置,測定病魚與正常魚活動能力。試驗結果表明,患病中華鱘幼魚在水流5分鐘、10分鐘、15分鐘衝擊下,其耐力甚弱,幾乎失去逆水能力,其呼吸頻率平均為每分鐘104次~118次,而正常的幼鱘具有很強的逆游能力,呼吸率平均為每分鐘199次~216次,未見異常行為。
初步討論魚的癌病問題已引起當今國內外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據有關報導,已知有致癌化學物質達千餘種,經過動物試驗列為致癌物質的超過三百種,其中石油化工、農藥、印染等工業廢水中含有的多環芳、芘、萘、蒽及苯衍生物3,4-苯並芘等,均屬極強的致癌物質,由此可知此類廢水若未經嚴格處理排入天然水域中,不但破壞水生資源,而且危害人身健康。
化學物致癌機制是一個相當複雜又熱門的課題。據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它是經過一系列生化理化的反應,生成一種具有強親電性的物質,叫終末致癌物質,與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鹼基作用致基因受損害,從而改變了原基因的特性,導致無控制的惡性分裂,成為癌病。
魚類癌症與江河污染有密切關係,1983年英國調查泰晤士河魚類的患癌率為8%,1984年美國調查紐約的法羅河和哈得遜河魚的患癌率分別為25%~30%。然後他們堅持治污20餘年,僅英國耗資逾20億英鎊,終使病魚獲新生。1980年筆者在長江污染區的調查中首次發現中華鱘患癌病,並經醫學專家會診為肝癌病,此後多次調查檢測到鱘、魚危、鯽、鰻尾鰍等魚類患及腫瘤病。患病率占檢查總數7%。為了保護水生生物資源,消除水環境污染,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水域環境管理與建立魚類預測警報系統。首先必須嚴格“貫徹環境保護法”、“漁業法”及“漁業水質標準”等法律和法規。這是改善和保護水域生態環境,防止污染的基本措施。一是深入調查研究,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和法規,使生產實踐符合自然生態的客觀規律。如1989年國家頒布的GB11607《漁業水質標準》中呋喃丹、甲胺磷及甲基對硫磷等一些項目設定和指標規定已不適應當今發展形勢;水產用藥安全濃度如鋅、銅、非離子氨、硫化物等等,指數已不符現今水域的生物生態繁育。二是建立相應的水生檢測站。不僅要監測水質底質中的有害物質,還要監測魚蝦疾病及其行為反應,如美國在水域設定籠養幼魚監測水質,德國等有網養監測法,其方法簡便,靈敏度甚高,可及時作出警報和保護措施。
二、建立水生資源保護模式。應在我國各大水域中因地制宜建立具有當地特點的水生資源保護模式,使水體物質、能量交換和水生物種群繁育維持生態平衡,即使在人工養殖的水域中也不必強求全國統一的使用標準和方法。由於我國南北水域的水質、底質、水文、地貌、氣候等地理生態條件差異甚大,加之魚蝦類等生態群落有明顯的區別,故應該依據各地特點(特色)建立模式,因地制宜推廣。
三、加強綜合預防措施。在人工投餌養殖地區,必須建立飼料的檢測系統。其中,黃麴黴素最高含量不允許大於0.1微克/千克,可保證飼料質量,提高免疫力,可適宜添加β-胡蘿蔔素,維生素A、C及EZOⅡ型保肝降毒劑等預防魚類發生腫瘤疾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