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07年1月14日,魏鶴齡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幼年時期,他跟隨二叔下田、拾柴、捉魚、摸蟹。中學畢業後,因家中無力供魏鶴齡繼續求學,他便開始跟隨繼父種田、耕地、放鴨子。之後,他又在海河碼頭上做起了搬運工。
1928年6月,魏鶴齡考入山東省立實驗劇院學習表演。後來,在
田漢的話劇《
名優之死》中飾演名伶劉振聲。1931年,參加北平萬金紅十字會組織的救護隊,並擔任了司藥。後來,前往上海進行淞滬抗戰戰地救護工作。
1932年,參加上海左翼戲劇家聯盟。抗戰全面爆發後,在
郭沫若領導下的政治部第三廳工作,推動抗日救亡運動。後來,參加由田漢、
陽翰笙等主辦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同年,參加集美歌舞劇社、五月花劇社。1933年,出演由
魯史執導的劇情電影《淚痕》。
1934年,進入藝華影業公司。1935年,與
胡姍、
顧文宗聯合主演愛情電影《
方芸英》;同年,與
胡萍、
袁美雲聯合主演劇情電影《
人之初》,在片中飾演小資產階級出身的工人張榮根;此外,還主演了劇情電影《
凱歌》。1936年,由其參演的劇情電影《
新婚大血案》上映。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魏鶴齡參加了救亡演出隊第四隊;同年,與
趙丹、
周璇聯合主演劇情電影《
馬路天使》,在片中飾演老實善良的老王。1938年,與
舒繡文合作主演劇情電影《
保衛我們的土地》,在片中飾演為抗日而大義滅親的劉山;同年,出演由
卜萬蒼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
貂蟬》。
1949年,進入崑崙影業公司,並在劇情電影《
烏鴉與麻雀》中飾演誠懇樸實又膽小怕事的報館校對孔有文,他憑藉該片在中國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得個人一等獎金質獎章;同年,與
張伐、黃宗英聯合主演劇情電影《
喜迎春》。
1950年,與張乾、
王蓓聯合主演劇情電影《
人民的巨掌》,該片改編自夏衍的同名電影劇本;同年,與
康泰合作主演劇情電影《
江南春曉》;此外,主演由
石揮自導自演的劇情電影《
我這一輩子》,該片改編自老舍的同名小說。1951年,由其出演的劇情電影《
彩鳳雙飛》上映。
1956年,與白楊、李景波聯合主演劇情電影《
祝福》,在片中飾演純樸、忠厚、勤勞的貧苦農民賀老六,他憑藉該片在中國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評獎中獲得個人一等獎金質獎章;同年,出演根據巴金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
家》,在片中飾演封建禮教的衛道士高老太爺。
1962年,與
王尚信、
王熙岩聯袂出演劇情電影《
燎原》。1963年,與
李緯、王蓓聯合主演根據熊大紱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
飛刀華》;同年,與秦怡共同主演劇情電影《
北國江南》。1964年,與
上官雲珠、李保羅聯袂主演劇情電影《
血碑》,在片中飾演浙江西部某山區的貧苦農民林有山。
1965年,與
達式常合作主演根據高思國同名話劇改編的劇情電影《
櫃檯》。1995年12月28日,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大會上,魏鶴齡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2005年,在中國電影誕生100年之際,魏鶴齡被評為“中國電影百位優秀演員”。
個人生活
1939年,魏鶴齡與蘇州美專學生袁蓉相識。1940年,由
老舍做介紹人,
郭沫若做證婚人,魏鶴齡與袁蓉舉行了婚禮。婚後,二人育有一個女兒魏芙。1995年,袁蓉逝世。1979年10月2日,魏鶴齡在上海病逝,享年72歲,他的骨灰則安放在上海龍華烈士陵園。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共39部
1962
飾 易老倌子
1961
枯木逢春
1958
生活的浪花
1958
魯班的傳說
1958
探親記
飾 田老耕
1958
常青樹
飾 洪師傅
1956
家
1956
祝福
飾 賀老六
1951
彩鳳雙飛
飾 沈廉
1949
彩車曲
1949
人民的巨掌
1949
烏鴉與麻雀
飾 孔有文
1949
喜迎春
飾 陶培仁
1947
郎才女貌
1947
追
飾 方子久
1947
白山黑水血濺紅
1946
聖城記
1940
青年中國
1940
長空萬里
1939
中華兒女
1937
馬路天使
飾 報販老王
1933
淚痕
人物評價
魏鶴齡表演含蓄、樸素、真實,擅於揭示人物豐富而複雜的內心世界,創造出了眾多感人的形象。他對於受苦受難的“小人物”懷有深深的同情,對於他們的不幸遭遇猶如自身,在表演時他融演員和角色為一體,嫉惡如仇,聲色俱厲地以發自肺腑的激情吶喊出劇作者的主題意圖,喊出了人民憤怒控訴黑暗社會的心聲,使他在表演藝術家的成長道路上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世界電影之窗》、綜合網易評)。
魏鶴齡熱情、正直、遇事不驚、胸有成竹、平易近人。不論在舞台上或銀幕上,還是在生活上,他都使人感到親切、有股吸引人的魅力。此外,他又具備天生獨厚的嗓音,雄偉的體魄,筆直的鼻樑,濃眉大眼,炯炯有神。在電影《青梅竹馬》中,他在演校長的時候文質彬彬,書卷氣溢於言表。在扮演下層的手工藝藝人時,勤勞茹辛,心巧手靈,兢兢業業,神形兼備。兩個角色的身份、性格、氣質上的差別,在 一個銀幕上顯出迥然不同的魅力。在電影《江南春曉》中,他飾演得激情澎湃而含蓄有度,堅強有力而自然樸素,給人以親切感。在電影《祝福》中,他把一個性格內向、為人憨厚、心靈高尚的山區農民形象演得惟妙惟肖。在電影《家》中,他把高老太爺的封建家長的專制自信演得非常自如。看魏鶴齡的戲總感到非常平易、流暢、一切都宛若天成。毋庸多說,這主要是他的表演都是由感而發一他的內部創作器官總是先感覺或體驗到人物所應該感覺和體驗到的東西,然後外部器官才能自然地,相應地把情感流露和展現出來(《電影藝術》評)。
後世紀念
2017年11月14日下午,上海戲劇界、電影界、出版界、文博界共聚文藝會堂,共同紀念魏鶴齡誕辰11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