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然(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魏然,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然
  • 出生日期:1981年10月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學歷:博士
人物經歷,個人作品,

人物經歷

北京人,生於1981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西班牙語系,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獲文學博士。供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轎危研究所。從事西班牙語文學、拉丁美洲文化與思想史研究。曾先後在委內瑞拉安第斯大學(2007年)、德國婚鞏喇古騰堡大學(2008年)擔任訪問霉閥棵講師。2010-11年在美國杜克大學羅曼語言文學系從事訪問研究一年。2016年通過中國社科院海外高端智庫交流平台,赴蘭妹鑽踏布宜諾斯艾利斯拉丁美洲社會科學理事會從事訪問研究。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赴甘肅酒泉敦煌市掛職。

個人作品

[譯 著]
1. [阿根廷-美國] 瓦爾特·米尼奧羅:《文藝復興的隱暗面:識字教育、地域性與殖民化》(Walter Mignolo: The Darker Side of The Renaissance: Literacy, Territoriality & Colonization),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2月;
2. [阿根廷] 比奧伊·卡薩雷斯:《俄羅斯套娃》(Bioy Casares: Una Muñeca Rusa),上海文藝出版鍵捆紙社,2013年10月;
3. [哥倫比亞] 加西亞·馬爾克斯:《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Gabriel García Márquez: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南茅乘檔束海出版公司,2013年6月;
4. [西班牙] 卡洛斯·魯依斯·薩豐:《天使遊戲》(Carlos Ruiz Zafón: El Juego del Ángel),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4月;
5. [西班牙] 費爾南多·薩瓦特爾:《政治學的邀請》(Fernando Savater: Política para Amator),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
6. 尼古拉·列昂諾夫:《勞爾·卡斯楚:革命生涯》(Raúl Castro: Un hombre en Revolución),2016年9月(合譯,承擔7萬字)。
[論 文]
1. 《重繪巴拉圭戰圖:南美戰爭記憶與區域一體化》,載於《文藝理論與批評》,2017年第4期;
2. 《奇幻的文化坐標》,載於《電影藝術》,2017年第4期;
3. 《牢記“印第安”是受苦人的名字》,載於《讀書》,2017年第2期;
4. 《拉丁美洲電影的紀錄片傾向》,載於《當代電影》,2016年第10期;
5. 《後危機時代的文化表達:理解阿根廷電影的一種路徑》,載於《當代電影》,2016年第9期;
6. 《偶像重塑——拉丁美洲政治人物傳記片研究》,載於《當代電影》,2016年第1期;
7. 《豪爾赫·桑希內斯:原住民電影與閃回的政治》,載於《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5年第6期;
8. 《糖與鹽:一組當代巴西紀錄片的再現方式與藝術觀念》,載於《當代電影》,2015年第11期;
9. 《並不沉寂的一年:2013年南美電影評述》,載於《當代電影》,2014年第5期;
10. 《國家·市場·全球——2009-2013年阿根廷電影文化》,載於《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
11. 《當代智利的“民族相冊”:帕特里西奧·古斯曼及其紀錄片》,載於《當代電影》,2013年第7期;
12. 《原住民電影意味著什麼》,載於《當代電影》,2013年第2期;
13. 《影像巴別塔:2001-2010年拉丁美洲電影的文化閱讀》,《人大報刊複印資料》2012年第4期轉載;
14. 《諜報的用途與濫用:作為元間諜小說的〈哈瓦那特派員〉》,載於《中國圖書評論》,2010年第9期;
15. 《全球化陰影下的美學:阿方索·卡隆的電影藝術》,載於《當代電影》2010年第9期;《家國之外 去留之間:重讀巴爾加斯·略薩自傳〈水中魚〉》,《藝術評論》,2010年第4期。
[評 論]
1.《神鷹飛過安第斯》,載於《三聯生活周刊》,蜜想煮2016年第30期;
2. 《讓那伐木者醒來——重讀聶魯達筆下的地理與風景》,載於《人民日報》副刊,2014年12月9日;
3. 《古巴電影:反現代性的文化實踐》,載於《新知》雜誌,2014年第1期;
4. 《逝者·愛德華多·加萊亞諾》,載於《財經》雜誌,2015年第12期;
5. 《諧謔之外的沉痛》,載於《財經》雜誌,2014年第24期;
6. 《逝者·加西亞·馬爾克斯》,載於《財經》雜誌,2015年第13期;
7. 《加西亞·馬爾克斯:二十世紀拉丁美洲的永恆地標》,載於《品位·經典》雜誌,2014年第3期;
8. 《捍衛死者的安全:智利紀錄片<光塵之憶>的記憶與身體》,收入《光影之憶:電影工作坊2011》,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
9. 《報導委內瑞拉:查維茲、媒體與大眾政治》,收入《光影之隙:電影工作坊2010》,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10. 《國家·市場·全球——2009-2013年阿根廷電影文化》,載於《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
11. 《當代智利的“民族相冊”:帕特里西奧·古斯曼及其紀錄片》,載於《當代電影》,2013年第7期;
12. 《原住民電影意味著什麼》,載於《當代電影》,2013年第2期;
13. 《影像巴別塔:2001-2010年拉丁美洲電影的文化閱讀》,《人大報刊複印資料》2012年第4期轉載;
14. 《諜報的用途與濫用:作為元間諜小說的〈哈瓦那特派員〉》,載於《中國圖書評論》,2010年第9期;
15. 《全球化陰影下的美學:阿方索·卡隆的電影藝術》,載於《當代電影》2010年第9期;《家國之外 去留之間:重讀巴爾加斯·略薩自傳〈水中魚〉》,《藝術評論》,2010年第4期。
[評 論]
1.《神鷹飛過安第斯》,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16年第30期;
2. 《讓那伐木者醒來——重讀聶魯達筆下的地理與風景》,載於《人民日報》副刊,2014年12月9日;
3. 《古巴電影:反現代性的文化實踐》,載於《新知》雜誌,2014年第1期;
4. 《逝者·愛德華多·加萊亞諾》,載於《財經》雜誌,2015年第12期;
5. 《諧謔之外的沉痛》,載於《財經》雜誌,2014年第24期;
6. 《逝者·加西亞·馬爾克斯》,載於《財經》雜誌,2015年第13期;
7. 《加西亞·馬爾克斯:二十世紀拉丁美洲的永恆地標》,載於《品位·經典》雜誌,2014年第3期;
8. 《捍衛死者的安全:智利紀錄片<光塵之憶>的記憶與身體》,收入《光影之憶:電影工作坊2011》,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
9. 《報導委內瑞拉:查維茲、媒體與大眾政治》,收入《光影之隙:電影工作坊2010》,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