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信札手稿是魏源寫給友人賀熙齡的。原文為八行信箋墨筆直行書寫,總計兩頁,根據信札內容推測,大約寫於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初。賀熙齡是魏源道光初年從幕的幕主賀長齡的弟弟,比賀長齡小三歲,比魏源長六歲,他們之間常有書信往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源致賀熙齡信札手稿
- 作者:魏源
- 成文時間:約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初
- 屬性:通訊的書信
手稿原文,相關人物簡介,賀熙齡,魏源,
手稿原文
柘農先生左右:
分別光霽,倏閱暑寒,瞻仰雲天,惟有馳溯。源去冬奉檄東台,地僻民淳,籍藏鳩拙,惟谷賤銀貴,催科政拙,將來未知所稅駕耳。
藕耕先生總制西南,大為吾鄉之慶,已於赴滇委員托寄蕪稟。丹山令弟同此繾綣,晤時均希致意。源公餘之暇,尚可賦詩著書,夏間或可興棗,再行奉寄。今因舍弟回楚之便,寄上《聖武記》十部,以備持贈。至去冬所寄呈《海國圖志》等件諒已呈清覽矣。謹此泐布,敬頌起居,為道日愛,不宣。
源頓首 四月三日
註:“柘農”是賀熙齡的號。
相關人物簡介
賀熙齡
(1788-1846)
賀熙齡原名永清,字光甫,號蔗農,又作拓農,清湖南善化(今屬長沙市)人。嘉慶十九年(1814)進士,授編修,遷河南道御史,提督湖北學政,復補山東道監察御史。後因目疾乞歸,任長沙城南書院山長,倡立湘水校經堂。信中說“旋聞台駕已賦《遂初》”,即是借《晉書·孫綽傳》中《遂初賦》一典,指賀熙齡已辭去官職回鄉,實現了自己隱退的初願。他是魏源道光初年從幕的幕主賀長齡的弟弟,比賀長齡小三歲,比魏源長六歲,他們之間常有書信往來。《魏源全集》第十二冊收有魏源致賀熙齡的書信兩通,一通寫於道光十八年(1838)六月五日,是為回復賀熙齡來信諮詢淮北票鹽經營情況的長信,當時的魏源45歲,尚未考中進士;一通寫於道光二十六年四月三日,是魏源趁弟弟回鄉之便,托帶書信並贈送《聖武記》第二次修訂本10部,此時的魏源已由進士任江蘇東台知縣。
受兄賀長齡影響,主張經世致用之學。歷任河南道御史、提督湖北學政、山東道監察御史等職。在御史任內,緝盜賊、禁私垸、端士習、懲誣告,嚴究訟師胥吏作奸;陳鹽務河工積弊,頗得吏聲。因目疾掛冠後,前後主講長沙城南書院八載,並創立湘水校經堂,期間與左宗棠結為忘年至交。晚年築室東城,布衣蔬食,居名“菜根香”。著有《寒香館詩文鈔》等書傳世。
魏源
(1794—1857)
清啟蒙思想家,經世派代表人物。湖南邵陽縣金潭(今屬隆回縣)人。原字漢士,後字默深,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生。父邦魯,曾官江蘇寶山主簿。魏源幼時隨母在家讀書。20歲時,隨父入京,師從劉逢祿學《公羊春秋》。道光五年(1825),受聘於江蘇布政使賀長齡。。輯《皇朝經世文編》120卷,撰《籌漕篇》、《籌鹺篇》、《籌河篇》和《湖廣水利論》等;又助江蘇巡撫陶澍辦理漕運、水利諸事,對社會實際頗多了解。35歲任內閣中書。與龔自珍齊名,均主張“經世致用”之學,人稱“龔魏”。37歲丁父憂在家。時社會動亂加劇,魏源目睹瑤民起義,深感清廷政權腐敗,後又爆發鴉片戰爭,外國侵略危機加深,更激起愛國熱情。
道光二十一年(1841),魏源入兩江總督裕謙幕府,參加浙東抗英戰役,並在前線親審俘虜。後見清廷和戰不定,投降派昏庸誤國,憤而辭歸,發奮著書。二十二年《南京條約》簽定時,已完成《聖武記》一書,其序中稱:“今夫財用不足國非貧,人材不競之謂貧;令不行於海外國非羸,令不行於境內之謂羸。”又受林則徐囑託,據《四洲志》及中外文獻資料,編成《海國圖志》50卷,後幾經修訂、增補,到鹹豐二年(1852)成書100卷。該書對強國禦侮之方頗多探索,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師夷長技以制夷”論點,並主張學習西文技術製造戰艦、火器,以及選兵、練兵、養兵之法,改革中國軍隊。還提出 “以甲兵止甲兵”主張,相信中國人民能戰勝外國侵略者,並說在“英吉利蠶食東南”之時,勿忘“鄂( 俄)羅斯吞併西北”之野心。指出不與侵略者在海上交鋒,而應在內地嚴密布防,堅守內河等戰守辦法。並提倡創辦民用工業,允許私人設廠局,自行製造與銷售輪船與器械等,使國家富強。主張革新,要求“去偽,去飾,去畏難,去養癰,去營窟”;“以實事程實功,以實功程實事”。又在《默觚》中說“變古愈盡,便民愈甚”和“及之而後知,屨之而後艱”。凡此主張實為中國改良思想的前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