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早年經歷,北京任教,美國訪學,任職歐共體,研究中國,人物作品,主要成就,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41年生於英國;
1960年進入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學習;
1962年開始自學中文;
1963年從歷史學系轉到東方學系就讀;
1964年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專攻史學和東亞問題;
北京任教
1964年至1966年,在北京語言學院擔任英文教師。
1966年7月7日,魏根深結束了與北京語言學院簽訂的兩年契約,前往美國普林斯頓攻讀博士學位。其實,他在劍橋大學獲得本科、碩士學位後,就已經申請到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入學資格。當收到普林斯頓的入學通知時,他已經通過了中國代辦處的面試,於是他告知普林斯頓的老師自己要去中國教兩年書,對方表示這是極為珍貴的機會,學校願意為他保留學籍。
1967年獲得劍橋大學東方學碩士學位;
1970年,魏根深在普林斯頓大學頓接受了劉子健和牟復禮的指導,完成博士論文,獲得了博士學位,後在倫敦大學任教。
美國訪學
1971年,以倫敦大學副教授的身份到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訪學。剛過而立之年的他向中心主任費正清提起自己有許多關於中國歷史研究的筆記。
1973年,《《中國近代以前歷史研究手冊》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
任職歐共體
1974年,歐盟前身歐共體發展與亞洲的關係,希望能有懂得東方的人才,法國政界要人推薦了正在日本的Wilkinson,使他成了一名外交官,進入歐委會對外關係總司工作。隨後,他曾參與美越戰爭後救助越南難民回國的事務,並參與了歐共體與中國建交的全部談判。
1975年5月,魏根深到日本的第二年,他接到了一個新任務——準備歐共體與中國的建交。
1979年,魏根深回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在歐共體總部外事司中國處任職,“專攻”與中國的建交事宜。這使得他與不少中國領導人有過私人交往,比如,同鄧小平吃過飯。他也記得不少雙方高層領導人的趣事,有些還寫進了《中國歷史研究手冊》。
從1974年至1979年,他在日本為歐共體工作了5年。
1982年,魏根深調任歐共體駐東亞曼谷代表團的代辦助理,經常往返於東亞及東南亞各國,僅1986年一年他就出訪了43次當地國家,進行各種談判、發言等。令他印象最深的是,1986年2月,他在菲律賓目擊了獨裁者馬科斯總統對陣阿基諾夫人競選總統時的公開講演。
1988年,魏根深再次回到歐共體總部,擔任亞洲處處長和東南亞處處長。他一共花了20年才成為一名主任級官員。
研究中國
從1990年代初起,魏根深常去大陸偏遠山村調研義務教育的情況。
1994年8月26日,魏根深向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遞交了國書,成為歐委會駐中國代表團團長和駐華大使。為此,英國女王接見了他。
從1994年任職到2001年離任,魏根深一直是以增加歐盟對華援助作為首要任務。7年裡,歐盟的援助數目從4千萬美元增加到了3億美元,其中1億3千萬美元是用於教育合作的。
就中國事務而言,在出任歐盟駐中國代表團團長之外,魏根深當時還擔任了中國申請加入WTO的歐盟談判組副組長。
2001年,他回到了曾經工作過的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當時中心已經更名為“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在教職之外,他的一項重點工作就是繼續修訂《中國歷史研究手冊》。
2005年,他作為高級訪問學者進入清華大學中文系工作。接著,他又受聘成為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2012年12月,全面更新的第三版修訂本《中國歷史新手冊》(ChineseHistory:ANewManual)問世。
2013年4月16日,“魏根深教授圖書捐贈儀式”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舉行,將北京寓所藏書一千五百餘冊無償捐獻給中心圖書館。
2015年,第四版《中國歷史新手冊》(ChineseHistory:ANewManual)上市。
2016年9月,中譯本《中國歷史研究手冊》面世。
人物作品
著有《誤區:歐洲與日本》(Misunderstanding:Europevs.Japan,Chuokoron-Sha,Inc. 1981.5)、《中國歷史手冊》(Chinese History:A Manual, Revised and Enlarged,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0.3)。
主要成就
《中國歷史研究手冊》在歐美漢學研究的學術圈很暢銷,包括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哈佛大學教授包弻德(Peter Bol)、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席文(Nathan Sivin)等學者都讚賞有加,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梅維恆(Victor H. Mair)稱之為“每一位嚴肅的中國歷史、文化研究者不可或缺的案頭書”,有不少中國學者專程去歐美購買此書。
1994年至2001年任歐盟大使,以增加歐盟對華援助為首要任務之一,在他的努力下,1994年至2001年,歐盟給中國的援助從四千萬美元增加到三億美元(其中一億三千萬美元用於教育合作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