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高超特出。《漢書·鮑宣傳》:“朝臣亡有大儒骨鯁,白首耆艾,魁壘之士。”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魁壘,壯貌也。” 唐 柳宗元 《閔生賦》:“騏驥之棄辱兮,駑駘以為騁。玄虬蹶泥兮,畏避鼃黽。行不容之崢嶸兮,質魁壘而無所隱。” 宋 歐陽修 《送曾鞏秀才序》:“況若 曾生 之業,其大者固已魁壘,其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棄之,可怪也。” 明 宋濂 《安道堂記》:“ 江 淮 之間豪傑魁壘之士,翕然附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魁壘
- 漢語拼音:kuí lěi
- 釋義: 形容高超特出
- 出處:《漢書·鮑宣傳》
拼音,引證解釋,
拼音
kuí lěi
注音ㄎㄨㄟˊ ㄌㄟˇ
引證解釋
2. 指特出的人或事物。 宋 陳亮 《謝章司諫啟》:“識別分明,不慮人心之異;諸凡魁壘,亦惟門下之歸。” 汪辟疆 《唐人小說·敘錄》:“此書雖為小說家言,然 唐 宋 以來,其所以流傳不廢者,實以文辭雅飾,搜奇述異,雋永可觀……固 唐 人小說中之魁壘也。”
1. 心情鬱悶,盤結不解。《楚辭·王逸》:“魁壘擠摧兮常困辱,含憂強老兮愁不樂。” 洪興祖 補註:“魁壘,盤結也。”一本作“ 魁纍 ”。
2. 蘊蓄縈迴。 清 杜岕 《序二》:“ 曹子 ( 曹寅 )以詩為性命、肌膚,於是導之、引之、抑之、搔之,輾轉反側,恆有詩魁壘鬱勃於胸中。”
3. 木偶。 清 錢謙益 《冬夜觀劇歌》:“行列參差機體輕,宛如魁壘登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