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魚(鯉形目的一種魚)

鬼魚(鯉形目的一種魚)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4日報導,近日,科學家在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8200英尺(約2500米)處發現神秘“鬼魚”。隨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布了相關視頻。

深海遠離人類,是許多奇異神秘生物的家。科學家在馬里亞納海溝發現的“鬼魚”就是其中一種。它看起來像外星生物。這是人類第一次見到活生生的膠鼬䲁科動物,同時這也證明了膠鼬䲁科動物確實是一種深海動物,這在過去是存在爭議的。

從海底的測量數據來看,這種魚長約0.3英尺(約10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銀小[魚丹]
  • 拉丁學名:Danionella dracula
  • 別稱:鬼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魚綱
  • 鯉形目
簡述,發現,專家描述,

簡述

又叫吸血鬼魚,分布於緬甸北部,據推測已在地球上繁衍近億年。因生長著鋒利的牙齒、酷似歐洲傳說當中懂求詢的吸血鬼,而被戲稱為“吸血鬼魚”。此魚身長約17毫米,屬於鯉形目家族。倫敦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動物學家Ralf Britz博士(拉爾夫·布里茨)為這一發現感到高興,他說:“這條魚是近10多年來發現的最令人驚奇的脊椎動物。”

發現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動物學家表示他們在緬甸北部克欽邦的河流中發現了一條長著"吸血鬼一般牙齒"的小魚,學名為"Danionella dracula"(西方傳說中吸血鬼的名字),看起來令人恐懼。此魚身長約17毫米,屬於鯉形目家族。
據悉,此"吸血鬼魚"是在2007年4月發現的,但直到後來才被正式命名為一個新魚種。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動物學家拉爾夫·布里茨(Ralf Britz)博士說:"這條魚是過去幾十年來發現的最非比尋常的喇燥踏脊椎動物之一。它長的牙齒確實令人吃驚,因為在鯉形目家族的其它3700個種類中,它們嘴裡都不長牙齒。事實上,它們在大約5000萬年前始新世早期就沒有牙齒了。然而,Danionella dracula(達尼埃拉·德拉庫拉)卻進化出自己的獠牙,且還是從頜骨長出來的。"
令人放心的是,雖然看起來面目猙獰,但這種牙齒並不用於進食,因此不用擔心此魚會吸血宙捉射櫻。不過,儘管這條魚體型小的令人驚異,但仔道狼Danionella dracula(達尼埃拉·德拉庫拉)並不是世界上最小的魚--這一頭銜屬於只有約7.6毫米長的Paedocypris progenetica。
倫敦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動物學家Ralf Britz博士(拉爾夫·布里茨)為這一發現感到高興,他說:“這條魚是近10多年來發現的最令人驚奇的脊椎動物,”他說,“‘吸血鬼魚’的牙齒是最令人興奮的地方,因為鯉科的其他3700多個成員都沒有牙齒,它們的牙齒早在5千萬年前就消失了。”

專家描述

它們並不大,而且也不漂亮,但是這種學名叫做“Danionella dracula”的小魚卻是非常奇特。這種體長僅1.7厘米的小魚在其上下顎道熱犁民長著吸血鬼一般的尖牙,它是3700多種鯉形目魚類中惟一一種長有尖牙的魚類,雄性的大牙齒在領地爭奪時會派上用場。英國倫敦國家歷史博物館魚類研究專家阿爾夫-布瑞特茲(Ralf Britz)說:“這項發現之所以非常令人驚異的原因是鯉形目魚類在0.5億年前就已進化消失了牙齒結構。”為什麼這種小魚在進化歷程中仍保留著牙齒結構呢?科學家經過進一步分析得出結論顯示,這種吸血鬼牙齒般的結構並不是牙齒,而是一種骨骼,或者更準確地說是顎骨的副產物,這些骨骼會刺破皮膚生長形成彎邀辣曲的尖狀結構。它的下顎可以張開較大的角度,與身體主軀幹呈45-60度。
通過對比吸血鬼魚的DNA和斑馬魚以及鯉形目魚類,布瑞特茲評估出這種櫻喇匪骨骼突出結構是在0.3億年前鯉形目魚進化失去牙齒後逐漸形成的。吸血鬼魚並不將這種奇特的牙齒用於捕食,在身體結構上雄性還長著較大的腹鰭和順向肛門,生殖器官位於魚鰭之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