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圖讖

鬼神圖讖

讖是秦漢巫師方士編造的預示吉凶的隱語,後來漢族民間發展為廟宇或道觀裹求神問卜,漸漸地更加簡化為求籤。魏晉以後屢加禁止。隋煬帝正式禁毀之後,讖緯之書大量散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鬼神圖讖
  • 釋義:方士編造的預示吉凶的隱語;圖讖
  • 發展:始於秦朝,盛於東漢
  • 性質:圖讖
  • 漢語拼音:讖:chèn
產生髮展,反對批判,歷史的讖,

產生髮展

“圖讖”解釋:讖,是秦漢間巫師、方士編造的預示吉凶的隱語;圖讖,古代關於宣揚迷信的預言、預兆 的書籍。始於秦,盛於東漢。
東漢法學除繼續以儒家思想為指導外,還受到荒誕迷信的"讖緯"之學的影響."讖"是方士將一些自然界的偶然現象偽托為神靈天命的徵兆,編造而成的隱語或預言,常附有圖,故又稱為"圖讖";"緯"是與"經"相對得名,是假託神意或孔子用詭秘的語言解釋經義的著作.漢光武帝劉秀曾利用圖讖稱帝,取得政權後,繼續把讖緯奉作一項重要的統治工具,在發布詔命,制定法令,施政用人等方面都要根據圖讖,引用讖緯.中元元年(公元 56 年),光武帝又"宣布圖讖於天下"(《後漢書·光武帝紀》),圖讖成為法定的經典.漢章帝時,通過白虎觀會議,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讖緯之學,緯書與經書具有同等的崇高地位,圖讖在某種程度上已凌駕於經書之上.在帝王的親自提倡和支持下,加之俗儒的附會穿鑿,讖緯之學盛行於世,成為官方統治思想的組成部分,對法學的科學發展起了消極的作用.批判讖緯之學,就成為當時法學家的重要歷史使命。

反對批判

讖緯之學對東漢政治、社會生活與思想學術均產生過十分重大的影響,在東漢末年漸衰。由於讖緯本就是人為製作的,可以被一些人利用來散布改朝換代的政治預言,統治者逐漸認識到其中的危險,魏晉以後屢加禁止。隋煬帝正式禁毀之後,讖緯之書大量散失。
桓譚(公元前23——公元50年)曾上書言讖緯妖妄,又在光武帝接見他時"極言讖之非經",引得光武帝大怒,說他"非聖無法",差點"將下斬之"(《後漢書·桓譚傳》)。桓譚曾著有《新論》一書,闡明其法學及政治學術觀點。
王充(約公元27——99年)是繼桓譚之後,又一次批判"天人感應"論、經學和讖緯之學的思想家。著有《論衡》一書,對社會上的各種迷信思想和不公平現象展開猛烈的抨擊,具有鮮明的戰鬥性。
桓譚,王充等人富有戰鬥性的論戰,打破了經學、讖緯之學一統天下的沉悶局面,為法學的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

歷史的讖

歷史上有些比較著名的讖緯。
比如秦朝時,“亡秦者胡”,秦始皇誤以為說的是匈奴,於是命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後來歷史表明,“亡秦者胡”指的是胡亥
唐代時,有人預言“唐三世以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太宗以為是李君羨,找個藉口把他殺了,結果歷史表明預言說的是武則天
南北朝後期,曾流傳過一條神秘的預言,預言將有一位“黑衣人”降臨成為天子以終結亂世。初期預言是“亡高者黑衣”,結果穿黑衣的北周滅了高家的北齊,後來預言變為“黑衣臨天位”,穿黑衣的佛教盛行,連皇帝都出家為僧了。
在四大名著中也有許多讖緯
三國演義中關羽年輕時,有一位老人對他說:"雨水盛,麥子亡”這句讖緯中暗示了關羽水淹七軍與在麥城被謀害。
水滸傳中魯智深,一位禪師告訴他: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