鬰姓

出自上古時,有一位叫郁華的人,很有見識才能,大禹王稱他為師,向他學能耐。這位郁華就是郁姓的先祖。因為先祖在上古就有崇高的地位,所以家族就很興盛,接著這個姓氏就出了個神奇人物,叫鬰林,據說他修煉成了仙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鬰姓
  • 外文名:Yù
  • 類別 :姓氏
  • 出處1:故事
  • 出處2:百家姓
姓氏源流,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鬰姓楹聯典故,四言通用聯,七言通用聯,八言以上通用聯,鬰姓溯源,

姓氏源流

鬰(Yù)源出有一:
現在鬰字被寫成郁字,但在百家姓中,兩個字是兩種姓。由於兩字的發音相同,於是漸漸地郁姓人也有寫成郁姓的了。而戰國時候,楚國的詩人宋玉,在他的《高唐賦》中提到,郁姓是來自鬰林這個複姓的。這樣看來,那位成仙的鬰林,原本是郁華的後代,而他的子孫以他的事跡為榮,就用他的姓名加在一起作為姓,曾一度變為“鬰林”複姓,這是很稀罕的例子。
附註:
宋版《百家姓》中所編排的“鬰林”、“郁”兩姓——現在的“郁”字,實際為“郁”字的繁體字。當今,在社會生活、社交關係等活動的實際運用中,兩姓已經被視為一姓,互不分彼此。故“鬰林”、“郁”兩姓之姓氏源流、氏族典故、宗祠對聯等宗族文化,亦視為相同。詳見《 鬰姓宗祠通用對聯(181)》:
(至少,以目前的資料,無法分辨鬰、郁兩姓有何不同的界線)

遷徙分布

鬰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已經與郁氏不分彼此,皆稱郁氏(在台灣省仍有極少數人稱鬰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期,魯國有宰相名叫郁黃,又被稱為郁貢,自郁黃之後,便有了郁氏(郁氏)。
另據史籍《姓考》記載,春秋時期,吳國大夫食采於鬱邑,他的後代便以地名“郁”為姓氏。又據《姓氏五書》記載,西域有郁立國,其國人則以國名中的郁為姓氏。
兩千多年來,郁氏(郁氏)族人不斷繁衍壯大,並逐漸形成眾多的支系。據歷史文獻考證,郁氏望族歷史上出自於黎陽郡。位於富春江畔的浙江省富陽市,這裡聚居著一支郁氏(郁氏)後裔,其祖上在南宋時期,以御醫的身份從北方遷移到浙江,起初定居在餘杭,後來又遷到蕭山。綿延至第四世郁義安(郁義安)時,他攜家人到富陽經商做生意,從而定居在富春江邊,距今已有四百多年了。
魏、晉時期,郁氏(郁氏)族人曾在今河南濬縣繁衍昌盛,此地原屬黎陽縣,後隸黎陽郡,其與太原一樣同為郁氏(郁氏)發展史上之重要郡望。
唐、宋以後,郁氏(郁氏)族人之繁衍重心已轉移至南方,尤以華東為中心,他們分布於安徽淮南、江蘇蘇州、盱眙、崑山、太倉、吳江、上海、浙江杭州、崇德、嘉興等地。
宋、元亂世中,郁氏(郁氏)族人漸趨播遷於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南方省份。
明朝初期,山西郁氏(郁氏)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江蘇、浙江、河南、陝西、甘肅等地。明朝中葉以後,郁氏大多簡筆為郁氏,廣東、廣西、海南島均有了郁氏(郁氏)人家,並有沿海之郁氏(郁氏)渡海赴台,現今台灣之台北便留居有不少的郁氏(郁氏)家族。
清朝時期,郁氏(郁氏)族人在全國分布之地愈廣。如今,郁氏(郁氏)族人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江蘇、上海、浙江等省市為多。
歷史上,郁氏(郁氏)不僅是富陽的望族,還是富陽的一個大姓。郁氏(郁氏)家族在富陽有過很輝煌的時期。過去,曾經叫富陽城是郁氏(郁氏)的天下,有“郁半街”、“郁半城”之稱。大多商行都是郁氏(郁氏)的。富陽城周圍的田梯,也有大量是郁氏(郁氏)的。周圍的山上有郁氏(郁氏)的祖墳。到了“洪楊”以後即太平天國以後,他們就逐漸衰落下去了,一部分郁氏(郁氏)族人去了江西等地,留在富陽有三支宗族,一支在富春江以南的鄉下,一支在富春江以北的鄉下,郁氏(郁氏)這一支宗族一直在富陽鎮上住。從第四世郁義安(郁義安)到富陽,到郁達夫這一輩,正好是十九世。現在浙江富陽的郁氏(郁氏)已有了郁達夫的重孫輩,已到二十二世。

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
高平郡:原為高平縣(今寧夏固原),西晉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將漢朝原有的山陽郡改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東巨野),轄七縣,統轄範圍包括今山東巨野、金鄉、嘉祥、兗州、魚台、鄒縣等地。兩漢、十六國、北魏均有此縣。北周改為平高郡(今寧夏固原)。漢朝時期有“高平第一城”之稱,言其險固。北魏時期在這一帶置軍鎮,置郡,皆稱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東微山),北齊移治任城(今山東濟寧),隋朝開皇初年廢止。
黎陽郡:西漢高祖年間設黎陽縣,屬冀州魏郡,這是濬縣設縣之始,治所在大伾山東北。王莽時改名黎蒸,東漢恢復黎陽縣名。東晉朝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陽郡,轄黎陽縣。東晉朝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389年)屬黎陽郡,黎陽縣屬汲郡。北魏朝孝昌年間(公元523~528年)分汲郡置黎陽郡,轄黎陽縣。東魏朝天平元年~武定八年(公元534~550年)間置黎州,轄黎陽郡。北齊廢黎州,北周朝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復置黎州,轄黎陽郡。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黎州、黎陽郡並廢,黎陽縣屬衛州。隋朝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置黎州,轄黎陽縣。隋朝大業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廢黎州,黎陽縣屬汲郡。唐朝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置黎州總管府,轄殷、衛、澶、洹四州。唐朝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置總管府,黎州屬相州都督府。唐貞觀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廢黎州,黎陽縣屬衛州。北宋朝端拱元年(戊子,公元988年),置通利軍,治所在今大伾山與紫金山之間,轄黎陽縣。北宋朝天聖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改安利軍,治所遷至浮丘山西。北宋朝熙寧三年(庚戌,公元1070年)廢軍,黎陽縣屬衛州。北宋朝元祐元年(丙寅,公元1086年)復置通利軍,轄黎陽縣。北宋朝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軍升為濬州,治所在浮丘山巔,轄黎陽縣。金國皇統八年(戊辰,公元1148年)改濬州為通州。金天德三年(辛未,公元1151年)復名濬州。明朝洪武三年(庚戌,公元1370年)農曆4月,降州為縣,始稱濬縣,治所遷至浮丘山東北平坡。清朝順治元年(甲申,公元1644年)濬縣屬大名府,清朝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屬衛輝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3月,廢府設道,濬縣屬河北道。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廢道改行署。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改屬第十三行署。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秋,濬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屬冀魯豫邊區行署。民國三十六年(丁亥,公元1947年)7月,民國濬縣政府改屬第四行署。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5月,濬縣全境解放。1949年己丑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共濬縣民主政府改為濬縣人民政府,屬平原省安陽專區。1952年壬辰11月15日撤銷平原省。12月1日,濬縣改屬河南省安陽專署。1958年戊戌4月18日,撤銷安陽專區,濬縣劃歸新鄉專區。1961年辛丑12月19日,恢復安陽專屬,濬縣歸安陽專署。1970年庚戌安陽專區改為安陽地區。1983年癸亥10月撤銷安陽地區,改設安陽、濮陽兩個市。濬縣屬安陽市。1986年丙寅1月18日,國務院批准將濬縣劃歸鶴壁市。1986年丙寅,濬縣轄10鄉1鎮,即城關鄉、善堂鄉、王莊鄉、屯子鄉、白寺鄉、鉅橋鄉、大賚店鄉、衛賢鄉、小河鄉、新鎮鄉和城關鎮。1992年壬申4月24日,河南省民政廳批覆,撤銷善堂鄉、大賚店鄉,設立善堂鎮、大賚店鎮,實行鎮管村體制,原轄行政區域不變。1995年乙亥6月12日,省民政廳批覆,同意撤銷新鎮鄉、小河鄉,設立新鎮鎮、小河鎮。1997年丁丑7月15日,省政府批准,將濬縣大賚店鎮劃入鶴壁市郊區。1997年丁丑12月29日,屯子鄉撤鄉建鎮。1998年戊寅10月8日,鉅橋鄉撤鄉建鎮。2000年庚辰末,濬縣轄六鎮四鄉,即城關鎮、善堂鎮、屯子鎮、鉅橋鎮、新鎮鎮、小河鎮和城關鄉、王莊鄉、白寺鄉、衛賢鄉。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黎陽堂:以望立堂。
宜稼堂:資料有待補充。
文盛堂:資料有待補充。
務本堂:資料有待補充。
錫祉堂:資料有待補充。
耕讀堂:資料有待補充。

鬰姓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作師賢聖;望出太原:上聯典指相傳郁華為夏禹之師。下聯典指郁氏(郁氏)的望族居太原郡。
潁川績著;高陽名傳:上聯典指郁讓事典(郁讓,失考待查)。下聯典指郁昭敏(郁昭敏,事典失考待查)。
明廷計吏;宋代名醫: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臨淮人郁新,字敦本,洪武年間官戶部度支主事,官至戶部尚書。長於綜理,精於計算,所作規劃,都很完備。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郁繼善(郁繼善),醫術精深,為一時所重。
書香門第;宰相世家: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湖廣副使用權郁文博,上海人。景泰進士。致仕歸後,居萬卷樓,丹鉛校核不去手,嘗校刊陶九成《說郛》一百二十卷。下聯典指春秋時期的郁貢(郁貢),世為魯國宰相,其后姓郁,郁貢(郁貢)為郁氏(郁氏)始祖之一。

七言通用聯

少年能作五倫倫;耆老身居萬卷樓:上聯典指清朝時期的“神童”郁植,字大木,太倉人。諸生,八歲應試,作《五倫論》,及長,研究古學,詩宗盛唐。下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湖廣副使用權郁文博。
避席厭聞文字獄;著書願為稻梁謀:此聯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郁達夫自題堂聯。郁達夫,浙江富陽人,創造社主要成員之一。有《郁達夫散文集》等。
絕交流俗因耽懶;出賣文章為買書:此聯為郁達夫自題聯。

八言以上通用聯

萬卷搜羅,題名雁塔;九流妙術,秘得鳳陽:上聯典指明朝時期的湖廣副使用權郁文博。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名醫郁繼善(郁繼善),深於醫術,為時所重。

鬰姓溯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子姓,出自夏王朝締造者大禹的老師,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上古時候,有一位叫鬰華的人,學識淵博,很有才能,大禹便稱他為師,虛心向他學習本領,這位鬰華就是鬰氏的先祖。
因為先祖在上古就有崇高的地位,所以鬰氏家族在當時很興盛,後來,傳說在這個姓氏家族中出了個神奇人物,叫鬰林,還修煉成了仙人,其後裔子孫遂以其名字為姓氏,稱鬰林氏,古音讀作wèi(ㄨㄟˋ)。
在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宋玉在《高唐賦》中提到:“鬰氏出自鬰林氏複姓。”那位成仙的鬰林,其實原本就是鬰華的後代,而他的後裔子孫以先祖成仙之事為榮,曾將他的姓名合在一起作為姓氏,一度變為複姓鬰林氏。
現在的漢字“郁”字被寫成“郁”字,但在過去《百家姓》中,兩個字是兩種姓氏。由於兩字的發音相同,而且郁字筆畫太繁瑣,於是漸漸地被郁氏族人簡化寫成郁氏。
鬰氏族人後來大多簡筆為郁氏,多尊奉郁華為得姓始祖。
按:
在宋版《百家姓》中編排有“郁”、“郁”兩姓。古文字學家大多認為:“郁”就是“郁”的古繁體字,又由於兩字的發音相同,於是郁氏族人在明朝以後,逐漸撇開筆畫煩瑣多達二十七劃的“郁”,而寫成只有八劃的“郁”。
當今,在社會生活、社交關係等活動的實際運用中,“郁”、“郁”兩姓已經被視為同姓,不分彼此。故而“郁”、“郁”兩姓之姓氏源流、氏族典故、宗祠對聯等宗族文化,亦視為相同。至少以目前的現存的史料上看,還無法分辨郁、郁兩姓的界線。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鄭國公子翩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姓苑》中記載:“鬰氏出太原,與蔚姓通。”
該支鬰氏是由蔚氏改字而來,源出蔚邑(今山西平遙、靈丘一帶),是周宣王姬靜執政時期(公元前827~前784年),有鄭國公子翩被封於蔚邑,史稱蔚翩。
在公子翩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蔚氏,由於“蔚”字作地名古讀yuè(ㄩㄝˋ),成為姓氏後逐漸改讀yù(ㄩˋ),後有部分族人改以同音字稱鬰氏,因此該支鬰氏正確讀音作yù(ㄩˋ)。後又由於“鬰”字又與“郁”字同義,是“郁”字的古體字,因此後來多改稱郁氏。
該支郁氏正確讀音作yuè(ㄩㄝˋ),今讀作yù(ㄩˋ)亦可。
第三個淵源: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鬰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鬰人,是西周時期設定的官位,實際上是祭祀人員,負責以鬰草貫祭,然後擺放在祭壇的指定位置,隸屬於春官府司管轄,屬下有鬰鬯,就是助祭人員。
在典籍《周禮·春官》中記載:“鬰人和鬰鬯,以實彝而𨻰之。鄭司農云:鬰,草名。十葉為貫,百二十貫為築,以煮之鐎中,停於祭前。鬰為草,若蘭。”鬰鬯,就是負責串鬰草的小祭司。
鬰草,就是一種蘭科植物,就是今稱“圓葉虎尾蘭”、或稱“棒葉虎尾蘭”的蘭花品種。鬰草葉片為圓的,可以像錢幣那樣串起來,每十片葉子串為一貫,每一百二十貫為一築。祭祀之時,將一築鬰草放於鐎內煮熟,放於祭壇前,會散發出濃郁的蘭花香氣。
在鬰人、鬰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稱鬰人氏、鬰鬯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鬰氏,正確讀音作yù(ㄩˋ),後多簡為郁氏。
第四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秦、漢時期西南鬰林郡,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前漢書·地理志》中記載:“鬰林郡,故秦桂林郡,屬尉佗。又水名,<;山海經>;載:鬰水出象郡。”
鬰林郡,在秦朝時期稱桂林郡,到了漢朝時期改稱“鬱林郡”。
秦朝末期,率十萬秦軍向嶺南地區伐拓的南海郡尉任囂病故,由其副手龍川縣令趙佗代理南海郡尉。趙佗趁中原農民大起義之機,向屬下南嶺各關口的軍隊傳達了據險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義軍隊進犯,並藉機殺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各級官吏們,全部換上自己的親信。
秦子嬰元年(漢高祖劉邦元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趙佗起兵兼併了桂林郡和象郡,建立了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在嶺南地區成為割據勢力。
漢高祖建立西漢王朝之後,一直採用羈縻政策,仍封趙佗為南越王。到了漢武帝劉徹執政時期,南越國宰相呂嘉反對歸附漢王朝,堅持地方割據,並發動叛亂,殺死了漢朝使者韓千秋、樛太后的弟弟樛樂以及兩千漢朝衛兵。為此,漢武帝在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派伏波將軍路博德、樓船將軍楊仆率軍南下,兩路夾擊,於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滅了南越國。之後,漢武帝重新調整郡縣設定,改桂林郡為鬰林郡。
鬰林郡的治所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地區鬰林縣,其時轄境包括了布山、安廣、河林、廣都、中留、桂林、譚中、臨塵、定周、領方、增食、雍雞等縣,轄地包括了今廣西南寧地區的大部分、柳州地區的大部分、玉林地區的北部、河池地區的東部和南部,百色地區的大部分,即今南寧市、柳州市、扶綏縣、崇左縣、寧明縣、天等縣、龍州縣、柳江縣、柳城縣、鹿寨縣、忻城縣、來賓縣、象州縣、武宣縣、融安縣、融水苗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合山市、玉林縣、平南縣、貴縣、桂平縣、上思縣、河池縣、宜山縣、鳳山縣、都安瑤族自治縣、羅城縣、百色縣、田陽縣、平果縣、田東縣、德保縣、那坡縣、靖西縣、凌雲縣、樂業縣等廣大地區。
到了漢靈帝劉宏建寧三年(公元170年),鬰林郡太守谷永招撫烏滸族人十餘萬內屬,皆受冠帶,開置七縣。到了三國時期,孫權在嶺南地區初置廣州郡時,曾囊括了漢朝時期的鬰林郡南部,即今田東、貴縣一帶均包括在內。
鬰林郡的住民,主要是古代百越民族,也包括了後來成為西南各少數民族的西南夷先民百濮族,在大漢王朝強盛之勢下,有人以郡望為漢化姓氏者,稱鬰林氏,後簡為郁氏,再簡筆為郁氏,世代相傳至今。
要注意的是,該支鬰林氏與第一個淵源中提及的鬰華後裔、即那位成仙的鬰林沒有任何關係。該支鬰氏(郁氏)正確讀音作yù(ㄩ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