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引證解釋
梅縣區松口鎮
概況
政區
交通
溯源
自古鬆口不認州
鬆口有句震懾人的話:“自古鬆口不認(嘉應)州”。彈丸小鎮,竟然如此厲害?
鬆口地處閩粵贛三省交匯處,水陸方便,歷史上便是商貿重鎮。鬆口可說是客家人由閩遷粵的始居地之一。查閱鬆口各姓族譜,唐代便有漢人陸續遷入鬆口,宋末元初,來自福建的漢人大量遷入。由於百姓雜居,鬆口居民姓氏超過120個,為全國罕見。明末清初後,鬆口人口爆滿又紛紛遷移外地謀生。
古火船碼頭歷百年滄桑
穿過明清時期的世德新街,記者來到鬆口古火船碼頭。老鬆口人邱建光介紹說,這裡依然是百年前的舊貌。江西、福建及蕉嶺、平遠一帶人出南洋均從鬆口火船碼頭搭乘電輪,由汕頭港轉乘大輪。這裡成了歷史上華僑飄洋過海生離死別的第一站。正攜妻子在此留影的印尼華僑黃定波感嘆說,碼頭是他回國尋祖的重要地點,看看祖輩背井離鄉的起點,才解心中情結。
學者譚元亨稱,鬆口之所以不認州,更重要是鬆口人對海外通郵、通航、通商均不用經過嘉應州城,海外信件的信封上只要寫明“中國汕頭鬆口轉某村某人”,便經汕頭港直轉鬆口,可見當時的鬆口人多“牛”。
曾是孫中山武裝起義基地
鬆口各地保存著很多古民居建築。“古秀階”、“承德樓”、“百壽樓”等已成為客家建築文化的活教材。最老的圍龍屋“圍里”建於宋末元初,現僅存門樓和部分遺址。
最大的圍龍屋“世德堂”,建於明末,半圓形獨特結構加上保存完好,為國內罕見。這裡至今尚居住著十幾戶人家,近百號人,均為世德堂修建者李氏的後裔。
清末,孫中山曾以鬆口為基地,在粵東開展武裝起義,如今,孫中山1918年來鬆口時居住過的“愛春樓”已馳名中外。
古鎮新姿映松江
隨著鄉鎮公路的連線,水路運輸的沒落,鬆口一度失去其優勢。為改變鬆口經濟落後狀況,全鎮統一規劃,推進城鎮建設。
小鎮發展形勢好,農村社會總產值達4億多元,農村人均收入達4288元。
華僑之鄉中的華僑之鄉
“梅州”是到北宋初期才出現的,但遠在這之前便有鬆口了。由於過去的交通主要是水運,鬆口水陸交通特別發達,東北連線閩西,東南直通潮汕,鬆口十分繁榮,在清末民初就有電船了。
鬆口是華僑之鄉中的華僑之鄉、山歌之鄉中的山歌之鄉;由於受南洋文化的影響,現在鬆口的街道大多是中西結合,清末明初就有洋樓。對研究清末民初的客家民俗風情很有價值。
鬆口鐘靈毓秀人才輩出
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是一個鐘靈毓秀,人才輩出的地方,僅明清時就有四人被點翰林,出了進士9人,舉人27人,金星村曾出現過“一門三進士”奇蹟,嘉慶年間經史學家吳蘭修便是鬆口人。據資料所載,鬆口所在的區——梅縣區,不僅孕育出葉劍英元帥,而且湧現出200多名英雄將領。
客家“劉三姐”歌聲飄海外
祖籍鬆口的童愛娜是目前演唱梅州客家山歌中出光碟最多的一位歌手,她出版的個人專輯的客家山歌音像製品有50多張,發行到世界各地,由她主唱主演的影碟還作為第十二界世界懇親大會禮品送給來自世界各地的僑胞。
名勝古蹟
元魁塔,始建於明朝1619年,1629年竣工,為九層高的樓閣式磚石塔,樓梯築於磚牆中間,僅容一人上下,每層都有對開的四個石窗,攀至第八層走出迴廊,頓時開朗:涼山蒼蒼,梅水茫茫;古塔沖霄,意高氣昂。白雲悠悠,藍天碧水,舟楫如梭,綠稻翠竹,真是無限好風光!抬頭看那塔頂千斤重的鐵葫蘆,不禁令人感嘆,在300多年前,是如何抬上的?
世德堂,建於1645年,總面積7000平方,共有72天井,36廳,12個門樓,299間房,2口水井,是明末皇帝崇禎兒子的老師李士淳(字二何)在攜其逃難回鬆口而建立的皇太子宮。“三堂不見瓦”是世德堂的獨特之處,大門直進為一堂、正堂、上堂(即三堂,均有天井間隔),上堂兩側是大天井,天井過去各有十間房,在當時是武士勤雜人員的住處。上堂後面有一半圓形空地,在當年種植了七棵荔枝樹,而今仍存活三棵,每年五月掛果,又稱“五月紅”。果樹後面的空地足以讓五匹馬並排奔跑(在此可支帳篷露營,夠寬敞),走過空地便是由12個門樓組成的兩層樓的圍龍屋,每個門樓內都有前後門,前門在一樓,後門在二樓,前後門若關閉,則各自獨立。打開後12個門樓則全部相通(玩捉迷藏倒是不錯)。在錦屏樓後圍外牆,左右各設五個炮樓碉堡,延至大門,牆是用糯米飯混合石灰、膠粘土、砂子夯築而成,堅固無比,防衛之嚴可見一斑。世德堂罕見的建築格式,吸引著國內外客人尤其是學藝術、建築的師生們前來寫生、參觀考察。穿過炮樓後面的柚子果園,拾梯階而下,是靜靜幽幽的一片竹海,竹海旁的松源河逶迤而過,在河中間有一無人小島,置身其中,面對一望無際的碧綠竹海,河水潺潺從身邊流過,聽著蟲鳴鳥唱,品一口客家山茶或娘酒,恍如世外桃源。
崇慶第,又稱“古秀階”,建於20世紀40年代初,是當時幾戶人家出資合建,委託古秀階理事,工人領料、領工錢都要找他,自然而然的當地人便把這屋子叫做“古秀階”了。整座房屋及池塘均用水泥、花崗石建造,共有10天井、9廳、73房、2口水井。“崇慶第”三個字乃清末榜眼朱汝珍所題,大門直進分別為下、中、上三個廳堂,廳堂房樑上的畫令人嘆為觀止,工筆精細,人物栩栩如生。上堂後面的空地過去是半圓形兩層樓的圍龍屋,屋後的果園,同樣是半圓形,與大門口的半圓形魚塘相對稱。上午時分,屋子倒映在池塘的水面上,像一幅靜止的水墨畫,忽然幾隻正番(客家話,體形象鴨子,肉瘦而鮮嫩,為客家特產)悠閒走入池塘,紅掌盪綠波,似馬良的神筆一揮,這幅畫即活了起來。
承德樓,建於1908年,完工於1918年,共有18天井、48廳、108間房。下、中、上堂雕樑畫棟,不同於其它圍龍屋的是承德樓中堂的石柱高6米,顯得廳堂甚是氣派,而中堂側門的上面除了精緻的雕花,下面是一行行的象形文字。承德樓在當地名望甚高,源於主人家把它提供給鬆口中學作教室宿舍長達半個世紀,它也是獲得孫中山先生於民國初頒發《旌義狀》的著名華僑梁密庵先生的故居。(松口鎮在1933年為紀念孫中山到鬆口視察所興建的中山公園裡,有“密庵亭”一座,亭內保存著《旌義狀》及抗戰時期重慶國民政府蔣介石、於佑任、陳立夫、林森等人給梁密庵先生的題詞。)
勤詒莊,又稱“謝天昌”,始建於清朝同治年間,距今107年,有8天井、10廳、87間房,總占地面積4295平方米,其中建房面積3200平方米,走入勤詒莊的外大門,是寬敞的院子,從寫著“昭武第”的內大門穿過寫有“昭武都府”的二道門,分別是下堂和上堂,開基始祖謝廷光官封昭武都尉,夫人佘氏於清朝同治11年10月受同治帝誥命封為恭人,這道聖旨完整地保存在上堂(即寶樹堂)。佘氏38歲守寡,靠開名為“謝天昌”的米店為生,由於經營有道,生活有了改善,便親自帶領家人肩水挑石修建了此屋,養育的子女們也各有所成,由此我們看到了客家婦女辛勤耕作、勤儉持家、相夫教子、吃苦耐勞、和鄰睦族的精神閃閃發光並延續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