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翰

高鳳翰 (1683—1748)清朝,原名翰,字西園,號南村,別號因地、因時、因病等40多個,晚署南阜左手等,山東膠州人。一說“揚州八怪”之一。自幼能詩畫,詩宗陸游,畫先從父,後從膠州李世錫、淄州靳秋水、安邱張氏父子等,早年即已成名〔清雍正六年(1728)以前的畫,現各地珍藏多幅〕。19歲時,中秀才,後應鄉試不第。雍正五年,應“賢良方正”特試,名列第一。赴任前,漫遊山東、河南、江西等地,廣交名人,並有詩集《擊林集》、《湖海集》。金石書畫造詣很高,治硯更有獨到研究。

簡介,生平軼事,藝術成就,藝術特色,高鳳翰紀念館,

簡介

高風翰(1683-1748),字西園,號南村。別號很多,有南阜老人 、後尚左生、老阜、南阜山人、不頑老子、松懶道人等。
高風翰作品高風翰作品
康熙二十二年出生於山東膠州三里河。他天資聰穎、敏而好學。乾隆初年,他辭官浪跡揚州,以賣書畫為生。其詩、書、畫、印世稱四絕,名重一時,列“揚州八怪”之一。工詩、書、畫、印,皆很有成就。曾任安徽歙縣縣丞、績溪知縣、泰州巡鹽分司,被劾罷,遂居揚州。為人曠達豪放、氣節剛直。山水取法宋人,意境高遠;花卉、竹石園林,墨韻華滋,內蘊高邁,逸趣飄然。乾隆初,右臂病廢,以左手治藝,書法筆力圓勁、奔放縱逸,更號為“左尚生”,刻章“丁巳殘人”、“老痹”、“伏枕左書空”等。除眾多畫作、千餘方印章外,著有《硯史》、《南阜山人全集》等傳世。
高風翰的《松籟閣雪中對鏡圖》,是由高風翰弟子陸音給高風翰畫的畫像,高風翰親自題字,流落民間300多年。整幅畫作長1.5米,寬83厘米,中間的畫像圓形直徑為63厘米,畫面中,高風翰表情凝重。高風翰在畫作上題了首詩:“碌碌江乾,十年牛馬,頭上星霜老至也。嚼進黃連與甘蔗,酸甜苦辣歸聾啞。鏡里雪消春濕夢,虛空一笑誰真假。”畫作上的落款時間為乾隆二年(1737年)春正月泰州留照,此畫為高風翰得意弟子陸音所畫。這幅畫像完成於高風翰55歲那年,高風翰去世後,畫作一直由其家人保存。直到1962年,高風翰13世孫62歲的老人高芳庭拿著這幅畫來到濰坊,畫作才與世人見面。因高芳庭沒有後人,高芳庭非常崇拜當時一位名叫袁學忠的學者。1971年,高芳庭將此畫作託付給平度人袁學忠,當時袁學忠給了高芳庭40斤糧票和40元錢,袁學忠老人拿到此畫後如獲至寶,一直保存著。文物專家介紹,這幅畫作在1983年出版的文物天地雜誌上出現過,但原始真圖卻很少有人看到。後來這幅畫很多人想買下來,價格一度炒到100萬元,但袁學忠老人始終沒動心。就在收藏界對這幅畫作爭論不休之時,現年80多歲的老人袁學忠老人做出決定,他想讓高風翰的這幅名畫“回家”,低價賣給了膠州的孫先生。

生平軼事

高鳳翰行書五言詩十首鏡心 高鳳翰天資聰穎,童年時代就從家中藏書中學到不少東西。後來受當地名儒李世錫的指教,奠定了國學基礎,對其後來在藝術方面的造就有很大的幫助。
高風翰作品高風翰作品
19歲那年,高鳳翰參加科考中秀才,次年去濟南參加鄉試,後又兩度赴省,但屢試不中。
後至45歲,高鳳翰方由膠州牧黃之瑞薦舉應“賢良方正”特考,考列一等,授任安徽歙縣縣丞。在官場派系鬥爭中,高鳳翰受誣下獄,經歷了一番磨難。後雖冤案得昭雪,但使他對仕途失去了興趣。
去官為民後,高鳳翰僑居揚州,寄宿佛門僧舍。55歲時,他右手病殘,改用左手舞文弄墨,自號“後尚左手”,刻制“丁己殘入”石章一枚,標誌在丁已年病苦廢右手。他在揚州同“揚州八怪”一班文人十分投契,靠他們資助和自己賣畫,維持了幾年流浪生活。
59歲,高鳳翰返歸故里,8年後病逝。
青島百花苑置有他的雕像。

藝術成就

高鳳翰在文學藝術諸多領域有為人稱道的成就,他的書法,他的繪畫,
他的詩作以及他的篆刻和藏硯都值得一提。 《牡丹竹石圖》
高風翰作品高風翰作品
高鳳翰的右手書法嚴謹流暢,左手書法上溯魏晉風格,繼承元明筆法,氣韻流動,古趣橫生,被人譽為明清兩朝數百年間以左手擅長書法的,尚無人與之媲美並列。當時能得到其隻字片幅不是易事。
高鳳翰主工花卉山水,宋人雄渾之神和元人靜逸之氣在其作品中同時流露,藝術造詣十分精湛。高鳳翰的畫不拘成法,因而被人歸於“揚州八怪”,也有將他列為“畫中十哲”的。
高鳳翰的詩成名較早,青年時代即負盛名。他的詩頗得明士王士禎的首肯,曾受漁洋遺命為私淑弟子。高鳳翰文思敏捷,一次在兩江總督尹繼善舉行的酒宴上,以雁名題,高鳳翰提筆立就,其中不乏佳句,令友人交口稱讚。他的詩、書、畫、印被人稱為四絕。高鳳翰的藏硯也被人們肯定。高鳳翰的傳世作品有《牡丹竹石圖》軸等,並著有《南阜山人詩集》、《硯史》等書。

藝術特色

高鳳翰 山水 立軸
工書、畫,善山水,縱逸不拘於法,純以氣勝,兼北宋之雄渾,元人之靜逸。花卉亦妙是天趣。老年患風 ,右臂不仁,用左手作畫,筆益蒼辣,故號尚左生,歸雲老人,博學精藝,尤豪於詩,早為王士禎所賞識。性嗜硯,所藏至千餘,大半手琢,自為銘詞。因刻“丁巳殘人”“尚左生”二印,官徽州績溪縣令,有政聲,康熙五十九年(1720)客安邱張卯居家,張為作《南村草堂圖》,西園為作《杞城別墅圖》以報之,乾隆十二年(1747)為其孫攀鱗作《寒香圖》卷,有《硯史》、《南阜詩抄》。卒年六十六歲。(按高鳳翰生卒年,王伯敏《中國繪畫史》作(16338-1719),享年八十二歲;秦嶺雲《楊州八家叢話》作(1863-1749)六十七歲。其說不一,待考。
雍正十一年官泰州巡鹽分司。去職後流寓揚州。工于山水,花卉,山水師法宋人,近趙令穰、郭熙一路,中年以後,到了江南,與揚州畫派畫家如金農、鄭燮、高翔、李方膺、邊壽民等相往還,畫風相互影響,多作花卉樹石,筆法奔放,縱逸不拘成法。亦能畫人物,造型準確,神態瀟灑秀逸。晚年則趨於奔放縱逸。乾隆二年丁巳右臂病發,堅持用左臂,自號後尚左先、丁巳殘人,艱苦力學,書、畫為之一變,生拗蒼勁,更富奇趣,為時所稱。傳世畫跡有南京博物院藏《層雪爐香圖》軸、中央美術學院藏《秋山讀書圖》軸等。
工書法,善篆刻,喜收藏,精鑑賞,曾收藏秦漢印章及明清名家制印至萬餘方,各制有譜錄,又收藏硯石至千百方,並制有銘詞,手書後大半自行刻鑿,著有《硯史》等行世。
亦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有《南阜山人全集》等著作傳於世。

高鳳翰紀念館

高鳳翰紀念館 高鳳翰紀念館是為紀念膠州歷史名人——高鳳翰而建的,位於膠州市南涅河西北,占地0.93公頃,分為故居和附屬設施兩部分,被青島市評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高鳳翰是我國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揚州派左筆書畫家及篆刻家、詩人,他的一生在仕途上是坎坷不平,但他對藝術的追求卻永無止境,在右手病痹後,又用左手堅持練字。此外,在繪畫、制硯、篆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故居分為石鰲館、北堂、春草堂、西亭和南齋五大部分。館內環境幽雅,遊人步入其中,會對一代藝術大師肅然起敬。
高鳳翰紀念館高鳳翰紀念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