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1942年,岳池縣以高陽鄉分置高興、陽和兩鄉;1950年1月岳池縣人民政府成立,仍置高興鄉,屬高興區,1953年改屬中和區轄。1958年10月,成立高興人民公社;1966年10月,改名星光人民公社;1972年恢復高興人民公社;1978年11月,由岳池縣劃入華鎣工農示範區(今華鎣市);1984年3月改人民公社為鄉人民政府;1985年3月撤鄉建鎮,1992年9月增轄被撤高平鄉的福星村、皮羅寺村。
鎮情概況
高興鎮,位於華鎣市南部,東靠
鄰水縣甘壩鄉,南連該市
觀音溪鎮,西接
岳池縣伏龍鄉、
臨溪鎮,北臨該市陽和鎮,距鎣城城區13.5公里。轄區面積35.85平方千米,
襄渝鐵路、
蘭渝鐵路縱貫全境,並建有高興火車站。2004年,該鎮進行了強村並組,現轄高興村、馬家嘴村、花廟嘴村、譚家橋村、葛馬橋村、宋家埡村、梘子溝村、高峰岩村8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共62個村(居)民小組。全鎮現有18251人(2017)。域內有耕地面積504公頃,其中田430公頃。
公辦國小二所,中心校1所、村小1所(在校學生1600餘人),高興二小正在建設中;公辦幼稚園一所(在校幼兒500餘人),高興二幼正在規劃中;私立幼稚園一所(在校學生200餘人);公辦衛生院1所(床位120張,另精神科床位80張),民辦衛生院1所(床位30張)。大青山移民79戶276人,農村低保戶722戶,1041人,城鎮低保戶98戶,170人。2018年底甄別保留貧困戶321戶819人,農村人均純收入15955元,城鎮居民純收入33155元。
高興鎮幅員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497畝,基本農田面積8512.2畝,林地面積2.6萬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1.04萬畝、公益林面積1.03萬畝),現有農村主幹道已基本硬化。
高興鎮場鎮建成面積截至2018年底已達2.8平方公里,規劃總規和控規5.88平方公里(不含火車站區和物流園區面積),現已建成居民休閒廣場2座,標準化公廁2所;總面積2780平方米的規範化農貿市場1個,建成14條街,其中特色家居1條街,餐飲1條街,服裝1條街,建材1條街。鎮區內道路約146000平方米已全部實現道路黑化、街面綠化、街燈亮化、雨污管網分離、弱電線路管網下地,現建成日處理量為500立方米的污水處理站1座,農村微動力污水處理站2個,污水主管網和支管網約15公里,污水收集率達到95%以上。目前正在建設1座日處理量為10000立方米的污水處理站和1座日處理量為100噸的垃圾壓縮中轉站。
高興鎮農業園區建成面積1.5萬畝,基地內業主10個,新村聚居點4個,體驗農業基地1個,農家樂2個,家庭農場2個(在高峰岩村和馬家嘴村)。
高興鎮域內共有駐鎮單位13個,工業企業6個(規上工業企業1戶,產值2億元),限上商貿企業1戶,產值0.04億元,民辦非企業2個,個體工商戶462家,存欄50頭以上規模養殖19戶(存欄500頭以上規模養殖2戶),全鎮財政收入約2667.1萬元。
2014年入選全國重點鎮。
基礎建設
高興鎮交通方便,公路可東越華鎣山至鄰水,南達重慶,西至
武勝、
岳池,北到
廣安、南充、達川,8個行政村全部通水泥公路,襄渝鐵路南北貫穿,蘭渝鐵路下半年鋪軌通車,高興火車站坐落其境。鎮內水電供應富足,郵電通訊便切,工業農業協調發展。
自然資源
高興鎮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山區地質結構複雜,礦產資源和森林資源豐富。已開發和正在開發的有煤、硫、石灰石等礦產,尚待開發的有金屬礦、天然氣等。華鎣市現代農業園區建在高興鎮,現已建成葡萄產業基地、草莓產業基地、藍莓產業基地、核桃產業基地等農業產業化基地,在建獼猴桃產業基地和浙商畜牧生豬養殖基地和東雲兔場。
小城鎮建設
1996年9月,高興鎮被列為四川省第二批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集鎮建設步伐加快,計畫擴城300畝。大力改造舊城,鋪設人行彩板,栽植小葉榕,安裝路燈,先後建成政府街、衛生街、文化街、四通路、政府北街、通天路、興政路。郵電通訊便捷,設有郵電支局,程控電話直撥國內外,現正抓緊建設“手機鎮”。電信公司入駐,已實現全鎮村村通光纖。鎮內有重慶客商建成的廣安惠通機械有限公司、雙力活性碳鈣廠等企業。
社會事業
高興鎮教育、衛生機構健全,計有高興初級中學、高興中心國小、馬家嘴村希望國小、高峰岩村小、譚家橋村明德國小、葛馬橋村小、星星幼稚園以及高興衛生院,設施齊備,布局合理。全市精神病院也設在高興衛生院。有線電視覆蓋全鎮各村,用戶達1700戶。
農業優勢
農業優勢明顯,生態養殖初現。堅持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為突破,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特色農業經濟比重有效提升。
1.拓展農業園區。該鎮以花廟嘴村、宋家埡村、高興村、葛馬橋村、譚家橋村和梘子溝村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著力打造一批休閒、旅遊、觀光農業產業基地。實施了16.5公里公路的硬化,現代農業示範園無縫連片區達2萬畝。主要引導聖源果業二期擴模發展350畝苗圃;引進發展眾力1200畝“葡萄+草莓”立體農業;引進發展海馥大棚葡萄1000畝,園區擴模2550畝。
2.改進傳統產業。引導傳統農業推廣地膜玉米、水稻旱育秧及強化栽培等良種良法,以花廟嘴村、高興村和宋家埡村為中心建成水稻高產示範片500畝;做好了超奇合作社一期3000畝葡萄品種的更新換代,畝產達到2500斤以上;做好了眾力“葡萄+草莓”立體農業栽種技術整體推廣工作。
3.擴模養殖小區。以梘子溝村、宋家埡村、高興村為核心,大力發展養殖業,發展以興旺蛋雞為龍頭的養殖企業4戶,常年存欄蛋雞達5.7萬隻,全鎮年均實現蛋雞產量330噸,生豬出欄1.2萬頭,家禽出欄14萬隻,依託天宇養殖基地建設水產養殖50畝。同時,引進了東雲兔場項目,項目總投資850萬元,占地150畝,規劃建設建設存欄6萬隻,年出欄達到30萬隻的肉兔養殖場,完成了兔場建設並養兔;新引進浙商畜牧豬場,項目總投資1200萬元,占地340畝,規劃建設年出欄1萬頭生豬養殖、加工一體化豬場,完成了豬場建設並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