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禽流感病毒屬正黏病毒科甲(A)型流感病毒屬,常見形狀為球形,平均為100nm,直徑80~120nm,有包膜。而新分離的或傳代不多的病毒多為絲狀體,長短不一,長可達4000nm。根據其外膜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禽流感病毒有許多亞型。目前已從禽類鑑定出15個HA亞型(H1~H15),9個NA亞型(N1~N9)。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H5和H7亞型引起的,二者常以低致病性的形式穩定存在於自然宿主體內,病毒傳入易感家禽後,經過數輪循環感染會突變為高致病形式。
臨床表現
H5N1病毒感染者多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主要為發熱,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熱程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噁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多數輕症病例預後良好,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可出現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腎衰竭、敗血症、休克及Reye綜合徵等多種併發症,嚴重者可致死亡。治療中若體溫持續超過39℃,需警惕重症傾向。H7N7感染者症狀較輕,大多數患者可出現眼結膜炎,少數患者伴有溫和的流感樣症狀,H9N2感染者僅引起一過性的流感症狀,尚無死亡病例報導。重症患者可有肺部實變體徵等。
檢查
1.外周血象及骨髓象
白細胞總數一般不高或降低,血小板正常,重症患者多有白細胞總數及淋巴細胞數下降,骨髓細胞學檢查顯示細胞增生活躍,反應性組織細胞增生伴出血性吞噬現象。
2.病毒抗原及基因檢測
取患者呼吸道標本,採用免疫螢光法(或酶聯免疫法)檢測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及禽流感病毒H亞型抗原,還可用RT-PCR法檢測禽流感病毒亞型特異性H抗原基因。
3.病毒分離
從患者呼吸道標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氣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細胞)中分離禽流感病毒。
4.血清學檢查
採集發病初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用血凝抑制試驗,補體結合試驗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抗禽流感病毒抗體,如前後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可作為回顧性診斷的參考指標。
5.X線檢查
重症患者胸部X線檢查可顯示單側或雙側肺炎,少數患者伴胸腔積液。
診斷
診斷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禽流感診療方案(試行),根據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排除其他疾病後,可以作出人禽流感的診斷。
1.醫學觀察病例
在1周內出現臨床表現者、密切接觸過人禽流感患者或者有流行醫學史。
2.疑似病例
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採用甲型流感病毒和H亞型單克隆抗體抗原檢測陽性者,有相關臨床表現或者有流行病學史。
3.確診病例
從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標本中分離出特定病毒或採用RT-PCR法檢測到禽流感H亞型病毒基因,或有相關臨床表現或者有流行病學史,並且發病初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體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者。
治療
1.隔離
對疑似和確診患者應進行隔離治療,防止病情惡化及疾病擴散。
2.對症支持治療
可套用解熱鎮痛藥、緩解鼻黏膜充血藥、止咳祛痰藥等,兒童避免使用水楊酸類藥物退熱,以免引起Reye綜合徵,注意休息,多飲水,進清淡飲食,適當補充營養及靜脈補液。
3.抗流感病毒治療
應在發病48小時內試用抗流感病毒藥物。
(1)離子通道M2阻滯劑通過干擾病毒M2離子通道活性來抑制流感病毒株的複製。
(2)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通過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經氨酸酶來抑制病毒複製,同時減弱病毒的致病力。
(3)其他重症患者在以上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還需加強支持治療和防治各種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