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工學結合的歷史與比較》是2012年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曉瓊。
基本介紹
- 書名:高職教育工學結合的歷史與比較
- 出版社: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 頁數:185頁
- 開本:16
- 作者:王曉瓊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4711214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工學結合的內涵及相關概念辨析
第一節工學結合的內涵及外延
一、工學結合的基本含義
二、工學結合的內涵和外延
第二節工學結合相關概念辨析
一、相關概念辨析
二、相關概念的聯繫與區別
第三節我國工學結合概念的發展和對高職教育的意義
一、我國工學結合概念的發展
二、工學結合對高職教育的意義
第二章工學結合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中國傳統教育中的知行理論
一、“知行”的基本含義和二者的相互關係
二、我國古代知行理論的主要觀點
三、近代教育家對知性理論的套用與發展
第二節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
一、工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基礎
二、工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基礎
第三節西方實用主義理論基礎
一、實用主義哲學基礎
二、實用主義的教育理論
第四節教育心理理論基礎
一、體驗性學習理論
二、建構主義理論
三、多元智慧型理論
第五節經濟學理論基礎
一、人力資本理論
二、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理論
歷史篇
第三章古代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學結合
第一節古代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學結合
一、生技的需要是古代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萌芽
二、私有制的產生促進了古代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
三、古代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學結合
第二節古代西方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學結合
一、形式化的職業技術教育
二、非形式化的職業技術教育
三、古代西方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學結合
第三節古代職業教育工學結合的特點
一、現場學習
二、全程學習
三、技能學習
四、單個傳授
五、長周期學習
第四章近代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學結合
第一節近代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學結合
一、近代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崛起的背景
二、近代中國出現的各種教育主張
三、近代中國各種政治運動與職業技術教育
四、近代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崛起
第二節近代西方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學結合
一、工業革命初期的職業技術教育
二、工業革命中期職業技術學校的理想和實驗
三、職後技術培訓的嘗試
第三節近代中國和西方職業技術教育工學結合的特點
一、在普通教育中引進職業技術教育,並加強職業訓練
二、把理論學習與具體的實習結合起來即職業理論與職業經驗結合起來
三、通過工學結合培養勞動者的職業素養
四、工學結合的途徑是學校辦企業,企業辦學校
第五章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學結合
第一節中國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學結合
一、中國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
二、我國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學結合
第二節西方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學結合
一、西方現代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背景
二、西方各國現代職業技術教育制度逐漸完善
三、西方現代職業技術教育工學結合特色凸顯
第三節現代職業技術教育工學結合的特點
一、政府高度重視
二、社會廣泛參與
三、形式更加多樣
研究篇
第六章工學結合的模式比較
第一節工學結合模式的國際比較
一、德國“雙元制”模式
二、英國工學結合主要模式
三、美國“合作教育”模式
四、加拿大CBE模式
五、澳大利亞TAFE模式
六、新加坡工學結合模式
七、韓國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學結合
八、日本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學結合
第二節我國台灣和香港地區工學結合模式比較
一、台灣的“建教合作”模式
二、香港職業技術教育的工學結合
第三節中國大陸地區工學結合模式比較
一、我國工學結合模式的內涵
二、我國工學結合的具體模式
三、工學結合的顯著特點
第四節啟發與思考
一、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
二、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指導功能
三、構建國民終身教育體系
四、構建強有力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
五、加強“雙師”隊伍建設
六、加大公共財政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七、轉變傳統教育觀念
八、吸引企業參與職業教育
九、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
第七章工學結合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第一節我國高職工學結合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一、我國工學結合面臨的問題
二、工學結合的對策
第二節國外工學結合面臨的問題及改革趨勢
一、德國面臨的問題與改革趨勢
二、美國面臨的問題與發展趨勢
三、韓國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方向
四、日本面臨的問題與改革發展趨勢
第三節台灣建教合作面臨的問題及改革趨勢
一、面臨的問題
二、改革趨勢
第八章工學結合的發展展望
第一節影響高職教育工學結合的因素分析
一、政府因素
二、企業因素
三、學校因素
四、各合作主體的認識
五、國際環境因素
第二節經濟高速發展與高職教育的工學結合
一、經濟對高職教育工學結合具有決定作用
二、高職教育工學結合對經濟發展具有反作用
第三節高職教育工學結合的未來發展趨勢
一、國際發展趨勢以
二、國內發展趨勢
後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