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詐欺

高考詐欺

高考詐欺又稱高考招生詐欺,該類案件中犯罪分子基本都是虛構自己有替他人辦理入學的能力,他們經常虛構自己是機關領導幹部,領導秘書等,有時還虛構自己是國家部委工作人員或者各高校教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考詐欺
  • 外文名: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fraud
  • 別名:高考招生詐欺
  • 案件類型:信息詐欺
  • 作案對象:高考畢業生家庭
現象,背景介紹,防範,案件實例,

現象

2013年至2017年間,北京市共審結涉高招詐欺案件34起,審理被告人63名,涉及97起犯罪事實,97人被騙,總案值總計人民幣4224.5萬元。
97起犯罪事實中,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最為犯罪分子青睞。其中,39起涉軍校犯罪中包含專業軍事院校、國防生、委託生及預備役,各地裝甲兵學院、陸軍指揮學院、武警學院均有涉及,部分招生項目系犯罪分子虛擬。7起涉藝考犯罪均針對藝考校考環節,北京電影學院、中央傳媒大學及其他大學藝術特長生招錄均有涉及。
高招詐欺案案值遠超同類詐欺案件,其中最高案值近1000萬元,平均案值高達33.58萬元。該類案件財產損失彌補情況不容樂觀,退賠及部分退賠合計占比不超過16.5%,大部分案件沒有退賠。
高招詐欺罪犯學歷相對較高,研究生、大學本科及專科學歷共30人,受高等教育比例為47.6%。在26.47%的案件中,被告人在實施招生類詐欺的同時實施其他詐欺行為。

背景介紹

高考牽動著千萬家庭,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打著種種幌子進行詐欺活動。在這條“黑色產業鏈”上,一些學校和教育機構、培訓機構等成為資訊泄露的源頭。面對花樣翻新的詐欺伎倆,除了市民提高防範意識,公安等相關部門也要開展多種方式的監督工作,明確分工,各盡其職,多方位加強監管,堵塞源頭。

防範

提醒:遇到上述情況,考生和家長要及時向當地招生部門、省軍區招生辦和有關院校反映,向當地公安部門報警。

案件實例

花錢順利入讀名校是騙局
王某的父親通過關係找到自稱是中國政法大學的老師劉某,協商以30萬元價格辦理統招生入讀。拿到錄取通知書後,劉某告知王某先以插班生的身份入學,給其一張課表讓其上課,並以校內宿舍緊張為由安排校外宿舍。劉某為王某辦理了學生證,被學校保全以有問題為由沒收;期末時王某無法參加考試,劉某告知其成績可以人為操作;王某發現在學校區域網路上沒有其信息,劉某說學校查得嚴畢業的時候會辦好。
王某畢業時劉某給其畢業證、學位證、三方協定、報到證,但其參加工作後單位無法在教育部網上查找到畢業證書編號。王某知道被騙後報警。劉某等人通過類似手段共實施詐欺9起,犯罪金額220萬元,後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
海淀法院法官表示,虛假入學是近年來開始成形的作案手法,罪犯通過偽造錄取通知書、安排學校附近入住、旁聽學校課程、山寨軍訓、虛假學生證、就餐卡等造成錄取假象。
該種手法格外嚴重處在於,為取信或捆綁被害人,罪犯會授意被害人不參加高考、放棄填報志願或背離分數報考、虛假就讀,在造成財產損失的同時,會對考生求學造成不可逆障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