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據有關人士介紹,藝術專業考生報考的是高等藝術院校,報考專業為音樂、美術、舞蹈等專業。藝術類特長生報考的是本科
普通高等院校,報考專業為高校普通專業,如建築、通信、中文等。普通高校一般會優先擇錄成績達到最低控制線又有藝術專長的考生。報考藝術院校的藝術專業考生仍可報考普通高校藝術特長生。
對高三學生來說,除了循規蹈矩通過高考這架“獨木橋”擠進高等學府的殿堂,而今又多了通過
大學自主招生以“特長生”資格跨入大學校門這條道。對高校的“特長生”招生制度我沒有異議,因為確實應當給那些在某些方面才能出眾而在文化知識方面較為薄弱的學生一個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是,我對這種“特長生”的圈定範圍僅限於藝術和體育,卻頗為不解:難道只有能歌善舞、能跑善跳者才算是具有“特長”,而其他領域(諸如文學、科技領域)的奇才就無法享有“特長生”資格?莫非藝術、體育更關乎國計民生?還是因為這類人才特別稀缺以至需要各重點大學去重點關顧?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擁有錄取“特長生”資格的院校,大多是重點大學,其中不少學校並沒有體育、藝術系科,他們錄取這類“特長生”大多並非為了培養這些人才,而是“為我所用”,利用這類學生的“才藝展示”為這些學校增光添彩。
一位朋友的女兒參加高考,剛夠“本一”分數線即被京城裡一所人人嚮往的名牌大學錄取,原因是她拉得一手很棒的大提琴,而那所大學的樂團里,正缺少這樣的一位樂手。我教過的一個學生,文化成績平平,就因為曾獲省青少年桌球賽的第二名,剛達“本二”投檔線,就被省城一所著名高校收編,甚至未等開學,暑期即被招集到學校備戰大學生桌球聯賽去了。毋庸贅言,上述兩則例子已足以說明
高校體育、藝術“特長生”招生的動因了。這樣的招生在我看來似乎不太像招生,倒更有幾分“招聘”和“招募”的意味。為學校樂隊招進一名緊缺的樂手、為學校運動隊選得一名高水平運動員,這不是“招募”、“招聘”又是什麼?
如果某些學生樂意繼續發展自己的藝術、體育特長,或以自己的某一特長為事業發展方向,那么他最好還是進入專業學校去學習;倘若這種特長僅僅作為一種愛好,就不應成為降分甚至免試錄取的理由。這就好像
愛因斯坦同學小提琴拉得好,進音樂系你可以優先,但進物理系這就不能成為優惠條件,否則便是對進物理系學習的學生的不公平。
劉翔在華東師大體育系本碩博連讀人們無甚非議,而
丁俊暉到上海交大讀經濟管理卻引得輿論界一片譁然,道理其實是一樣的。
體育、藝術類“特長生”成為“招生市場”上的緊俏商品,而一些文學類“特長生”、科技類“特長生”就無校問津呢?其原因大概就在於藝術、體育類“特長生”更容易為學校臉上貼金,更容易為母校求得轟動效應吧。而招生面如此狹隘的所謂特長選擇,對其他領域裡具有特長的考生來說是否有失公平?
大學有所好,考生必甚焉。君不見時下專門招收中國小甚至幼稚園學生的藝術、體育類興趣班鋪天蓋地、席捲全國,有多少是真正因興趣而設?還不是為了來日高考時賺得一點可憐的附加分?文化知識的學習已使得天下學子“苦其心志”,發展“特長”則更是讓芸芸眾“生”(學生)“勞其筋骨”!這樣的“特長生招生”,對引導學生的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培養究竟有什麼意義可言?
招生過程
拉開戰幕
剛入11月份,2008年高校藝術特長生招生已經拉開“戰幕”。日前,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吉林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相繼公布了2008年藝 術特長生測試方案。11月23日至25日,2007至2008學年度本市中學藝術特長生考核認定工作也即將開始。
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近曰相繼公布了2008年藝術特長生測試方案。藝術特長生招生又拉開帷幕。
藝術特長生已成為招生熱點。以北京為例,參加全市藝術特長生統測的考生達數千人,競爭十分激烈。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每年參加本市藝術特長生資格認定的考生已達數千人。“藝術特長生可在高招時享受20分甚至更多”的優惠降分政策。這個優惠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高考生想方設法通過藝術特長生的“捷徑”邁進心儀的重點大學。
競爭激烈
清晨5點半起床,聽20分鐘英語;7點20分到校早自習,中午休息1個半小時,晚上7點半放學。到家後,練2至3小時鋼琴,再寫作業,幾乎每天都要凌晨1點以後才能上床。這是本市某重點中學高三女生劉倩娜一天的日程表。
“我不怕吃苦,可就怕到頭來學習、學藝都耽誤了!”她告訴記者,學鋼琴的孩子太多了,特別是北大、清華之類的一流大學最多只要2個鋼琴特長生,要不是專業極為出眾很難考取,但父母認為她的文化課成績不夠好,要進入好一點的大學只好寄希望於特長加分。
面對藝術特長生20分以上的優惠降分錄取政策,高校藝術特長生測試的報名人數也是年年攀升,競爭非常激烈,特別在北大、清華等重點大學,考生錄取比例竟能達到幾百比一。
記者從南開大學藝術教育指導中心獲悉,2007年南大藝術特長生通過率只有18%。同樣的,天津大學的
民樂項目通過率不到10%。這就意味著,只有少數佼佼者才能最後勝出,絕大部分參加測試的學生都將鎩羽而歸。
闖四關
考生要想作為藝術特長生被高校錄取,一般要闖4關。
第一關統測
根據現行規定,北京市每年舉行一次全市藝術特長生統一測試。統一測試成績將作為高校錄取藝術特長生的主要依據。考生要獲得藝術特長生身份,必須通過該項測試。測試一般從10月底開始報名,12月進行測試。測試項目分為:聲樂、器樂、舞蹈、戲劇、書畫等,考生可選擇其中一項參加。測試成績分為合格與不合格。合格分一、二、三級。
第二關特長測試
截至2007年,共有56所高校可在京招收藝術特長生。這些高校既包括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等在京名校,北工大、首師大、北聯大等市屬高校,也包括南開、復旦、浙大等京外名校。其中,北工大、首師大、北聯大等3所高校經北京市教委批准,只在北京市招收藝術特長生,其他高校經教育部批准,可在全國招收藝術特長生。
這些高校會單獨或聯合組織藝術特長生測試。測試合格考生要與學校簽訂協定,在高考時享受相應的優惠。
第三關教育部集中公示
各高校將藝術特長生人選上報後,教育部將在相關網站上進行集中公示,經過公示的考生才算取得了藝術特長生身份。與此同時,招生高校還將通過學校網站、考生所在中學等對藝術特長生名單進行公示。
第四關普通高考的篩選
取得藝術特長生資格的考生,也要參加統一高考,其報名、報志願與其他考生同步進行。藝術特長生與高校簽訂協定後,一般要選擇該校作為第一志願學校。
藝術特長生在高考錄取時可享受20分的優惠,但考生的成績不能低於高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俗稱“一本線”或“重點線”等)。如果考生藝術特長特別優秀,經招生高校申請並獲批准後,還可享受更多優惠,其高考成績達到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即有資格被錄取。
制度利弊
正方:多元化
市教科院院長張武升教授認為,目前我國高校選拔人才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全國統一考試,以高考成績作衡量標準,而特長生優惠政策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高校招生制度的不足,給一部分有特長的學生打開一條通向大學的道路。另外,活躍在各類大型活動、校際交流比賽中的特長生擔任著校園文化生力軍的角色,既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又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反方:功利化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家長從小培養孩子的“特長”,很少有真正願意孩子將來從事藝術工作的,大多數家長希望孩子能在將來各級考試中占一些好處,特別在中高考中贏得加分“優惠”。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早已將社會考級與升學脫鉤,這種“強加式”特長培養,往往占去了孩子們快樂的童年時光,增加孩子的負擔,不利於身心發展。
專家建議
2008年各高校藝術類專業招生簡章即將出台,有關人士提醒考生,隨著報考藝術類專業考生越來越多,藝術類專業文化課成績也水漲船高。
據悉,每年都有部分考生誤認為報考藝術類專業文化課分數可能會要求較低。其實,從這兩年的錄取情況看,藝術類專業錄取文化課分數並不很低,如
北京服裝學院錄取平均分都在400分以上,也有一些5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在專業課上,考生如果沒有藝術功底和愛好,僅僅想走捷徑是不可行的,沒有專業基礎的考生僅靠突擊達不到學校要求。
在近兩年的藝術類專業招生中,有些考生對自己的定位不準確,報考比較盲目,覺得自己文化課差,就參加許多學校的專業考試。其實,考生即使拿到很多學校的專業考試合格證,但報考不合理,最終也未能錄取。一些對自己有合理定位的考生,根據自己的優勢、個人愛好和興趣來選擇藝術類專業,最終上了所報考的院校。
北京服裝學院招生處處長
趙東建議,考生要仔細研讀各高校的招生簡章,注意各高校的錄取方法。如同樣是美術類專業,各高校考試內容、錄取方法都不一樣。考生在報考時要注意學校的相關規定,了解報考學校的具體情況,看看專業課考試內容及錄取方式是否適合自己。
相關信息
記者從北京市教委獲悉,本市高考體育特長生認定範圍擴大,跆拳道項目首次納入到體育特長生範圍。此外,被列為科技特長生的
定向越野項被劃歸到體育特長生範圍內。
市教委下發《北京市高中體育特長生辦理體育競賽成績證明的規定》,體育項目。據悉,今年有5所高校將招收跆拳道特長生。
根據規定,凡符合當年普通高校招生簡章規定的報考條件,並且在高中階段獲得市級以上(含市級)體育競賽單項前五名、集體項目前三名的主力隊員,以及獲得
二級運動員以上(含二級運動員)稱號者可辦理體育競賽成績證明。市教委明確,市級體育競賽是指正式列入北京市年度體育競賽計畫的青少年錦標賽、業餘體校比賽及普通中學生的體育比賽。未列入計畫的邀請賽、友誼賽等不在此列。
符合辦理條件的學生向學校提出申請,學校統一填寫《北京市高中生獲市級以上體育競賽優勝者學校匯總表》或《北京市高中生獲等級運動員學校匯總表》,每名學生只能出現在其中的一種表中,經學校主管領導審核後,將結果在校內公示。
據了解,每年本市有幾百名學生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被高校接收,在高考時,這些學生有的能獲得降低100分錄取的優惠。
教委認定的體育賽事
1.北京市中學生“金帆杯”(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比賽;
2.“振興杯”足球、籃球、排球比賽;
3.北京市中小學生百隊足球比賽第一名;
4.北京市中小學生田徑、游泳、桌球、棒壘球、跆拳道、籃球、體操健美操、藝術體操、武術、冬季長跑比賽;
5.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學校比賽;
6.北京市青少年運動會(四年一屆);
7.北京市傳統校田徑、足球、籃球、排球、棒球、桌球、游泳、航空模型、航天模型、航海模型、車輛模型、無線電測向、業餘電台、
定向越野比賽;
8.北京市足球、籃球、排球、棒球、壘球、手球、桌球、羽毛球、田徑、游泳、武術、跆拳道、射擊、體操、健美操、藝術體操、柔道、網球、皮划艇錦標賽及業餘體校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