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列 新編計算機導論》針對計算機和其他IT專業學生的發展需求,結合一系列計算機學科的豐富知識和實驗,把計算機學科的概念、理論和技術知識融入在實踐當中,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熱情,加深對專業知識的認識、理解和掌握。《高等院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列 新編計算機導論》內容包含了計算機學科的各個方面,涉及計算機學科體系,計算機與數據,計算機硬體與體系結構,計算機網路與網際網路,計算機軟體與信息標準化,文字處理、電子表格和演示文稿,數據組織與數據存儲,多媒體與數字藝術,算法、程式設計與數據結構,資料庫、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軟體工程與軟體測試,信息安全與風險責任,職業、職業素質與法律等。《高等院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列 新編計算機導論》還以實驗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安排了對Word、Excel、PowerPoint、Aceess、Visio和Project等常用軟體的學習,理論聯繫實際,教學與實驗內容豐富、生動《高等院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列新編計算機導論》是全新設計編寫的學科綜述性導引課程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IT專業“計算機導論”課程的主教材。
基本介紹
- 書名:高等院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列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頁數:298頁
- 開本:16
- 品牌:機械工業出版社
- 作者:周蘇
- 出版日期:2008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1123989X, 9787111239895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周蘇熱愛教育事業,堅持“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教學原則,積極鑽研教學內容,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寓教於樂,寓思想教育於課堂教學環節,深受同學歡迎。
1991年獲浙江省首屆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稱號,2000/2001學年獲浙江大學先進工作者稱號,獲歷年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課程教學質量一、二等獎,2004年獲城市學院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理科組一等獎,城市學院建院五周年校慶優秀教學獎等。
圖書目錄
讀者指南
第1章計算作為一門學科
1.1 計算學科的歷史背景
1.1.1 《計算作為一門學科》報告
1.1.2 CCl991的主要成果
1.1.3 CC2001的主要成果
1.2 CC2004與本科教育知識體系
1.2.1 計算學科領域的分化
1.2.2 計算機科學學科的知識領域
1.2.3 計算機工程學科的知識領域
1.2.4 軟體工程學科的知識體系和領域
1.2.5 信息系統學科的知識領域
1.2.6 信息技術學科的知識領域
1.3 計算的本質與計算學科的定義
1.3.1 機械計算機器
1.3.2 計算機硬體的歷史
1.3.3 圖靈對計算本質的揭示
1.3.4 現代計算機的產生及計算學科的定義
1.3.5 計算學科的根本問題
1.4 計算學科各主領域的主要內容
1.4.1 離散結構
1.4.2 程式設計基礎
1.4.3 算法與複雜性
1.4.4 體系結構
1.4.5 作業系統
1.4.6 網路計算
1.4.7 程式設計語言
1.4.8 人機互動
1.4.9 圖形學和可視化計算
1.4.10 智慧型系統
1.4.11 信息管理
1.4.12 軟體工程
1.4.13 社會和職業
1.4.14 科學計算
1.5 抽象、理論和設計三個學科形態
1.5.1 抽象形態
1.5.2 理論形態
1.5.3 設計形態
1.5.4 三個學科形態的內在聯繫
1.6 計算學科的教育問題
1.6.1 “工科”還是“理科”
1.6.2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1.6.3 能力培養
1.6.4 創新意識培養
1.7 閱讀與思考:人工智慧之父——圖靈
1.8 主要術語
1.9 練習與實驗
第2章 計算機與數據
2.1 馮·諾依曼的定義
2.2 計算機系統基礎
2.2.1 軟體
2.2.2 計算機分類
2.2.3 微型計算機的兼容性
2.2.4 外圍設備
2.2.5 計算機網路
2.2.6 網際網路
2.3 用戶界面
2.3.1 提示
2.3.2 命令
2.3.3 選單和對話框
2.3.4 圖形對象
2.3.5 指示設備
2.3.6 鍵盤
2.3.7 監視器
2.3.8 在線上幫助
2.4 數據和數的表示
2.4.1 存儲和組織數據
2.4.2 計算機內部的數據
2.4.3 表示數據
2.4.4 十六進制與八進制
2.4.5 十進制和二進制
2.4.6 進制的轉換
2.4.7 整數表示法
2.4.8 浮點表示法
2.5 閱讀與思考:現代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
2.6 主要術語
2.7 練習與實驗
第3章 計算機硬體與體系結構
3.1 數字電路
3.1.1 系統內部
3.1.2 積體電路
3.1.3 主機板
3.1.4 數據傳輸
3.2 記憶體
3.2.1 隨機訪問存儲器
3.2.2 虛擬記憶體
3.2.3 唯讀存儲器
3.2.4 CMOS存儲器
3.2.5 地址空間
3.3 中央處理器
3.3.1 CPU體系結構
3.3.2 指令與指令周期
3.3.3 CPU的性能因素
3.3.4 流水線和並行處理
3.3.5 雙核處理器
3.4 輸入輸出
3.4.1 擴展槽和擴展卡
3.4.2 擴展連線埠和電纜
3.5 移動計算技術
3.6 閱讀與思考:摩爾定律
3.7 主要術語
3.8 練習與實驗
第4章 計算機網路與網際網路
4.1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4.1.1 網路的歷史
4.1.2 網路分類
4.2 網路的組成與結構
4.2.1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組成
4.2.2 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
4.2.3 網路拓撲結構
4.2.4 網路傳輸介質
4.3 網路互聯與通信協定
4.3.1 網路互聯
4.3.2 網路互聯設備
4.3.3 網路協定
4.3.4 IP位址、子網掩碼與域名
4.3.5 統一資源定位符
4.3.6 IPv6協定
4.4 網路軟體
4.4.1 網路作業系統
4.4.2 網路應用程式
4.4.3 網路軟體許可證
4.4.4 工作流軟體和群件
4.5 多功能的Web瀏覽器
4.5.1 全球資訊網
4.5.2 Web入口網站
4.5.3 網際網路多媒體
4.5.4 檔案傳輸
4.5.5 網際網路互動活動
4.6 Web創作和站點管理
4.6.1 網頁製作
4.6.2 HTML及其製作工具
4.6.3 網頁設計提示
4.6.4 發布網頁
4.7 閱讀與思考:一個網路管理員
的心裡話
4.8 主要術語
4.9 練習與實驗
第5章 計算機軟體與信息標準化
5.1 計算機軟體的歷史
5.2 計算機軟體基礎
5.2.1 電腦程式
5.2.2 計算機軟體
5.2.3 享有著作權的軟體
5.2.4 許可軟體
5.2.5 共享軟體
5.2.6 公共域軟體
5.3 系統軟體和套用軟體
5.3.1 設備驅動程式
5.3.2 計算機程式語言
5.3.3 套用軟體
5.4 作業系統
5.4.1 作業系統的職能
5.4.2 桌面和伺服器作業系統
5.4.3 作業系統的演化
5.4.4 作業系統的組成
5.5 信息標準化
5.5.1 標準化的內容
5.5.2 信息標準化的意義
5.5.3 信息標準的層次
5.6 閱讀與思考:數字地球——2l世紀認識地球的方式
5.7 主要術語
5.8 練習與實驗
第6章 文字處理、電子表格和演示文稿
6.1 文字處理
6.1.1 打字和鍵盤輸入
6.1.2 寫作過程
6.1.3 改進寫作質量
6.1.4 格式化文檔
6.1.5 紙版印刷和電子出版
6.1.6 文檔自動生成
6.2 電子表格
6.2.1 創建簡單的工作表
6.2.2 公式計算與模板
6.2.3 測試和修改工作表
6.2.4 電子表格的“智慧型”
6.2.5 設計建議與假設分析
6.3 演示文稿
6.3.1 建立演示文稿
6.3.2 設計外觀統一的演示文稿
6.3.3 插入並處理對象
6.3.4 演示文稿放映
6.3.5 列印演示文稿
6.4 閱讀與思考:狂熱的革新者——Word之父西蒙尼
6.5 主要術語
6.6 練習與實驗
第7章 數據組織與數據存儲
第8章 多媒體與數字藝術
第9章 算法、程式設計與數據結構
第10章 資料庫、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
第11章 軟體工程與軟體測試
第12章 信息安全與風險責任
第13章 職業、職業素質與法律
第14章 實驗總結與綜合實踐
主要參考文獻
序言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對套用型、教學型的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高等教育形勢需要我們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原則之一,把實踐環節與理論教學相融合,抓實驗實踐教學促進學科理論知識的學習,是有效改善教學效果和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高等院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列
新編計算機導論》是全新設計編寫的學科綜述性導引課程教材,主要基於以下幾個目的:
·通過主要基於網際網路的實驗活動,培養學生藉助網路環境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
·通過主要針對Word、Excel、PowerPoint、Project、Visio和Access等常用軟體的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通過廣泛的專業文章閱讀和教材閱讀,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理性思考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高等院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列
新編計算機導論》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及相關IT專業“計算機導論”課程的具有較強實踐性的主教材。《高等院校規劃教材·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列
新編計算機導論》針對IT專業學生的發展需求,通過對一系列計算機學科豐富知識的學習和實驗,把計算機學科的概念、理論和技術知識融入在實踐當中,從而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熱情,加深對專業知識的認識、理解和掌握。課程和實驗內容包含了計算機學科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