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有機化學基礎(2015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

高等有機化學基礎(2015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本書是大學基礎有機化學的後續教材,共分九章。分別論述有機分子的內外性質、酸和鹼、立體化學、活潑中間體、周環反應、有機光化學、金屬有機化學、天然產物化學和有機反應機理和測定方法。書中給出了直至2014年初與書中所論內容相關的2770多篇綜述性的知識進展論文及原創性的科學研究論文,其中近半數是2000年後發表的,近六分之一是2010年後發表的以綜述性的進展論文為主的。各章均有以思考性為主的習題;書末附有部分習題參考答案、主題詞索引、西文(中文)人名索引、西文符號及縮寫、有機化學學科常用英文期刊及縮寫和參考文獻,方便讀者對所需內容進行複習和檢索。本書可用作套用化學專業和化學專業的本科及碩士研究生教學用書,也可供科研人員參考使用。

基本介紹

  • 書名:高等有機化學基礎(第四版) 
  • 作者:榮國斌 編著 
  • ISBN:978-7-122-20615-2 
  • 頁數:562頁 
  • 定價:¥98.0元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 裝幀:平 
  • 開本:16K 787×1092 1/16 
前言,目錄,

前言

大學基礎有機化學主要介紹有機化學的官能團化學。本書是大學基礎有機化學的後續教材,新版的主題與前相同:仍主要就結構性能及反應機理和有機化學的二級學科領域展開討論。
拙作《高等有機化學基礎》於1994年出版,2001年作為“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出版了修訂本,2009年作為 [“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化學與套用化學叢書]之一出版了第三版。時隔5年,本書再次做了全面的修訂增補。為更好地適於高等有機化學的課程教育,刪去了前版中有機化合物的四譜綜合解析和有機合成設計兩章的內容,增加了有機分子的內外性質、酸和鹼及立體化學三章內容。其他各章,包括活潑中間體、周環反應、有機光化學、金屬有機化學、天然產物化學及有機反應機理和測定方法的框架基本與前版相同,但全文均已逐句逐段重新編寫並充實了大量較新、較重要的內容。希望讀者學完全書能對涉及有機化學各個領域的基本概念有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並有足夠的理論基礎應對工作和學習中遇到的與有機化學有關的問題,在學到有關知識的同時,領悟當代有機化學全貌,並能欣賞有機化學學科發展所帶來的新景象和新成果。
本書的編寫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依據教育部化學類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制定的套用化學專業和化學專業化學教學基本內容中對有機化學部分的高標準要求來選材。書中的部分內容超出本科要求範圍,教師可根據專業特色、學生對象和不同課時的要求作適當取捨。本書也可用作有關專業的研究生教學用書。
2、要努力為培養科研創新型人才服務,能反映出有機化學學科本身的巨大進步及其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滲透和套用發展。本書在前版基礎上進一步介紹了過去數年間有機化學所取得的令人鼓舞的新進展和新觀點。全書主要以運用物理的和化學的實驗成果來介紹有機化學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論、概念和進展,努力提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本書並未對一些具體的多為描述性的如加成、消除、取代、重排和氧化還原等有機反應作專題專章討論。讀者在了解和熟悉本書所介紹的內容後已有足夠能力能夠通過自學相關文獻和參考書去理解這些反應。
3、熟悉及學習相關國內外專業期刊和著作是學生從事畢業論文和日後進行科研工作所必備的基本科學素養之一。本書精選了截至2014年初與書中所論內容相關的按年份和詞序排列的2770多篇文獻,其中近半數文獻是2000年後發表的,近1/6是2010年後發表的以綜述性進展為主的論文。讀者對某個專題感興趣或想深入了解擴展時,可方便地通過這些參考文獻得到更為寬廣、堅實的專門知識和實驗技巧。

目錄

1有機分子的內外性質1
11共價鍵1
111雜化和價電子對排斥規則1
112八隅律2
113價鍵理論3
114分子軌道理論3
115σ鍵和π鍵4
116電負性4
117鍵能和鍵序6
118極性、偶極矩、極化和誘導6
119鍵長、原子半徑和鍵角8
1110離域和共振結構9
12張力11
13取代基效應12
131誘導效應和場效應12
132烷基的供(吸)電性13
133共軛效應14
134超共軛效應15
135位阻效應16
14比共價鍵弱的作用力17
141范氏力17
142氫鍵18
143電荷轉移作用20
144分子識別和超分子化學22
15溶劑和溶劑化效應23
151溶劑的分類23
152綠色溶劑25
153溶解性25
154溶劑化效應26
155水相反應體系26
156相轉移催化28
157其他反應介質28
16有機反應29
161類型29
162成名反應、試劑和縮略詞29
163電子源(坑)和電子移動的彎箭頭符號30
164熱力學要求33
165動力學要求36
166熱力學控制和動力學控制40
167反應過程的理論研究和實驗觀測42
168分子的穩定性、活性和持久性42
17綠色有機化學45
171無毒無害的原料46
172安全的工藝47
173環境友好的化學產品48
174環境因子、環境商和原子經濟性49
習題50
參考文獻51
2酸和鹼57
21Bronsted質子理論和酸性強度57
211質子、水合氫離子和酸鹼平衡反應57
212強酸和弱酸58
213熱力學酸度和動力學酸度59
214拉平效應60
215酸度函式61
216介質效應和氣相酸度64
217碳氫酸的酸度測量65
218影響Bronsted酸性強度的因素66
219鹼、鹼性和親核性69
2110有機反應中的Bronsted酸鹼72
22Lewis電子理論和軟硬酸鹼73
221Bronsted酸鹼和Lewis酸鹼的異同73
222有機反應中的Lewis酸鹼74
223Lewis 酸鹼的強弱74
224酸鹼的軟和硬75
225軟硬酸鹼理論的套用77
23超酸79
231超酸的形成79
232超酸的類型80
233超酸與C—H(C)σ鍵的作用81
234超酸促進的反應82
24固態酸84
25酸鹼催化的反應85
251Bronsted酸鹼催化的反應85
252Lewis酸鹼催化的反應87
253酸鹼協同催化的反應88
附屬檔案一些酸的酸度(pka)88
習題91
參考文獻93
3立體化學97
31分子立體圖像的表達97
311鍵的指向97
312分子三維結構的表示方式99
32同分異構體的類型100
321構造異構100
322立體異構——構象、構型、對映和手性100
33旋光性、比旋光度和對映體過剩101
34手性分子的對稱特性103
341對稱元素103
342手性中心和立體源中心105
343前手性106
35手性分子的類型106
351帶手性中心107
352帶手性軸或手性面108
353環烷烴111
354表面手性113
36構型的命名114
361D/L 命名114
362CIP次序規則和R/S命名115
363軸手性和面手性化合物的構型命名116
364構型的命名與旋光方向的關係118
37幾組立體詞頭119
38等位和異位123
381構造的等價或不等價123
382等位面或異位面上的反應125
39絕對構型的測定126
391X射線衍射技術126
392旋光譜和圓二色譜126
393核磁共軛譜126
394已知歷程的化學反應127
310消旋體128
3101外消旋體和外消旋化128
3102內消旋體和非對映異構體129
311構象分析129
3111鏈狀分子的構象130
3112碳環化合物的構象132
3113優勢構象和構象效應134
312立體電子效應136
3121對構象穩定性的影響136
3122對光譜和酸鹼性的影響138
3123對反應的影響138
313手性分子的來源140
3131手性池140
3132拆分141
3133立體化學的反應142
習題146
參考文獻148
4活潑中間體153
41碳正離子153
411構型和產生153
412相對穩定性155
413非經典碳正離子161
414反應模式165
42碳負離子165
421構型和產生165
422相對穩定性169
423反應模式171
424碳負離子和互變異構171
43離子對173
44離子液體175
45自由基176
451構型177
452產生178
453相對穩定性180
454反應性182
455鏈反應的一般特點183
456加成反應184
457環合反應185
458碎片化反應186
459取代反應187
4510結合反應190
4511歧化反應191
4512重排反應192
4513氧化還原反應193
4514籠效應194
4515雙自由基195
4516檢測197
46自由基離子198
461產生199
462溶劑化電子及其套用199
463Birch還原反應201
464單電子轉移反應203
47卡賓205
471產生205
472自旋態206
473構型和穩定性206
474親電性和親核性208
475加成反應209
476插入和重排反應210
477生成離子或自由基的反應212
478類卡賓212
479穩定的卡賓213
4710氮賓213
習題214
參考文獻217
5周環反應226
51分子軌道的對稱元素226
52周環反應中的術語和符號體系227
53允許的和禁阻的反應228
54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228
55電環化反應230
551前線軌道理論231
552分子軌道能級相關理論232
553芳香性過渡態理論234
554順旋或對旋運動方式236
555非中性分子238
56σ遷移反應240
561[1,j]遷移反應240
562Cope 重排反應243
563Claisen重排反應245
57環加成反應249
571分類和定義249
572[2+2]環加成反應250
573DielsAlder環加成反應251
5741,3偶極環加成反應259
575螯合反應260
576烯反應260
58周環反應的選擇定則262
59周環選擇性264
習題265
參考文獻268
6有機光化學273
61有機分子的光激發273
611光能和LambertBeer定律273
612光吸收的禁忌規則274
613激發形式和發色團275
614多重態276
62激發態的物理失活277
621螢光和磷光的輻射失活277
622無輻射的失活278
623猝滅和敏化278
63基態熱化學和激發態光化學280
64化學失活和量子產率281
65烯烴的光化學283
651雙鍵的構型異構283
652加成反應285
653[2+2]環加成反應286
654重排反應288
66苯類化合物的光化學290
661苯的激發態和價鍵異構化290
662加成和環化反應290
663芳環上的光促親核取代反應291
664芳環側鏈的光激發重排反應293
67σ鍵的光化學294
68醛、酮的光化學295
681羰基的n→π*和π→π*激發295
682NorrishⅠ型反應297
683NorrishⅡ型反應298
684與烯烴的加成反應299
685在聚合物中的作用301
686烯酮和醌的光化學反應301
687有機金屬羰基配合物的光促脫羰反應303
69氧參與的光化學反應303
691氧的多重態303
692光氧化反應的類型和過程304
693烯反應305
694環加成反應306
695酚的光氧化反應307
696活性氧和單數氧的生物及
環境效應307
610還原反應309
611消除反應310
612含氮分子的光化學反應310
613光激發的單電子轉移反應311
614化學發光、生物發光和螢光蛋白313
615有機合成中的光化學315
616開拓新領域的有機光化學316
習題317
參考文獻318
7金屬有機化學325
71有機金屬化合物的分類和命名326
711主族元素化合物326
712過渡金屬有機配合物327
713稀土金屬有機配合物328
72有機金屬化合物的鍵型結構328
721離子鍵型329
722共價鍵型329
723缺電子型多中心鍵329
724配位鍵型和反饋鍵330
725金屬簇334
73有機金屬化合物的製備334
74有機金屬化合物的穩定性336
741M—C鍵337
742反饋鍵337
743價電子數和配位數337
744熱力學和動力學338
75金屬有機配合物的結構338
751過渡金屬的分類和電子構型338
752配體339
753配位數和幾何構型341
754氧化態342
755dn構型343
756價電子數和1816電子規則344
757常見官能團衍生物346
76金屬有機配合物的代表性反應347
761配體的取代反應347
762氧化加成反應350
763還原消除反應353
764插入和消除(反插入)反應354
765配體與外來試劑的反應359
77幾個金屬有機配合物催化的反應360
771Wacker烯烴氧化反應361
772Monsanto乙酸合成反應362
773羰基化反應和氫甲醯化反應363
774水氣遷移反應365
775均相氫化反應365
776C—H鍵的活化反應367
777CO2的利用368
778鈀催化的交叉偶聯反應369
779烯丙基化反應372
7710複分解反應373
78均相催化和異相催化376
79過渡金屬卡賓配合物377
791類型377
792Fischer型過渡金屬卡賓配合物的反應379
793Schrock型過渡金屬卡賓配合物的反應381
794過渡金屬卡拜配合物382
710金屬有機化合物的光化學反應382
711生物金屬有機化學382
習題383
參考文獻384
8天然產物化學390
81概論390
811初級代謝和次級代謝390
812先導化合物391
813天然產物的分類和命名392
814化學生物學392
82生物鹼392
821古柯鹼的結構解析及其藥用衍生物的開發393
822生物鹼的類型394
83芳香族化合物396
831黃酮396
832醌397
833苯丙烯酸398
834木脂素398
835香豆素399
836酚酸和鞣質399
84精油和萜類化合物400
841精油的性質和組成400
842萜的分類401
843蒎烯碳正離子的重排反應404
844異戊二烯規則404
85甾類化合物405
851甾核的結構405
852甾醇和膽汁酸406
853甾體激素407
854皂苷和強心苷409
855甾體化合物的化學反應410
86二十碳烯酸411
87海洋天然產物412
88昆蟲激素和化學信息素415
89微生物代謝物417
810農用植物天然產物418
8101植物激素418
8102植物防禦素419
811維生素421
8111命名和分類422
8112脂溶性維生素422
8113水溶性維生素425
812毒品和違禁藥品429
813氣味分子的結構理論431
814中草藥433
8141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433
8142預試和提取434
8143分離純化436
8144活性測試437
815代謝有機化學438
8151糖、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代謝438
8152合成代謝441
8153構造單元和生源合成中間體442
8154同位素生源合成443
8155脂肪酸、萜和甾的生源途徑443
8156仿生合成446
習題447
參考文獻448
9有機反應機理和測定方法452
91提出的合理性452
92依據和研究方法456
921產物及副產物456
922中間體產物457
923催化和溶劑化效應460
924交叉實驗460
925同位素標記461
926立體化學463
927動力學測定464
928動力學同位素效應467
93幾個實例469
931苯炔469
932芳香性474
933自由基鏈式親核取代反應481
934鄰基參與效應485
935Favorskii重排492
936烯烴的臭氧解反應494
937碳酸二甲酯與苯甲酸/DBU的甲基化反應495
938鄰氨基苯甲酸酯的水解反應496
939正向和反向競爭的Knoevenagel縮合反應498
9310奎寧合成中的MeerweinPoundorf還原反應機理和金屬有機化學中的雜質問題499
94Hammett線性自由能方程504
941Hammett方程的相關分析505
942特徵常數506
943取代基常數506
944直達共振效應507
945Hammett方程的修正509
946Hammett方程的套用509
習題512
參考文獻516
部分習題參考答案523
主題詞索引537
西文(中文)人名索引553
西文符號及縮寫556
有機化學學科常用英文期刊及其縮寫56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