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共分為八個部分。第一章主要是論述高校學術資本的若干基本問題。第二章主要對高校多樣資本的基本類型、相互轉換及意義展開分析。第三章是從學術資本到學術資本化的視角分析中世紀大學之興衰。第四章主要論述學術資本視角下19世紀德國大學之崛起。第五章主要是從學術資本的視角來分析德國大學之滑落。第六章主要論述了20世紀70年代以後,從學術資本到學術資本主義的發展狀況。第七章主要論述了20世紀70年代以後,從學術資本到創業型大學的發展狀況。第八章是以學術資本為中心論述中國新時代一流大學和高等教育強國建設。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高校學術資本的若干基本問題 第二章 高校多樣資本:基本類型、相互轉換及意義 第三章 從學術資本到學術資本化:一個中世紀大學興衰的分析視角 第四章 學術資本視角下19世紀德國大學之崛起 | 第五章 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學術資本視角下德國大學之滑落 第六章 從學術資本到學術資本主義:動因、表現及展望 第七章 從依附走向自主:學術資本視角下創業型大學的興起 第八章 多樣資本與新時代一流大學建設:以學術資本為中心 |
作品思想
胡欽曉在對資本、學術資本與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等的關係分析的基礎上,認為:“所謂學術資本是指在特定學術場域內(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個人或組織,通過所擁有的稀缺性專門知識、技能等高深知識,逐步形成學術成就和聲望,以符合學術內在規律的道德標準為約束,通過商品的形式與外界(或在組織內部中)進行交換,進而實現價值增殖、提高自身存在和發展競爭力的學術資源總和。”由於學術為大學之根,因此學術資本是大學中核心的部分。學術資本具有複雜性、歷史性、非均衡性、無形性等特點。“學術資本是與學術資本化和學術資本主義性質截然不同的一個中性詞語,其在轉化中既可能產生正面效用,也可能因衍生學術資本的出現而產生負面效用”,走向學術資本主義。
胡欽曉從學術資本促進大學三大職能發揮的角度作了深入的分析。學術資本對大學發揮培養人才職能的作用在於:可以擴大生源範圍,提高生源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培養質量;訓練學生綜合能力,擴大學生就業。學術資本對大學發揮發展科學職能的作用在於:在大學內部可以促進學術資本再發展,形成強者愈強的“
馬太效應”;在大學外部可以形成廣泛的科研聯盟。學術資本對大學發揮服務社會職能的作用在於促進國民經濟建設,提升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全民教育素質。
作品評價
《高校學術資本論》從理論、歷史、比較、現實等維度,全面深入闡述了高校學術資本的概念、性質、轉換、積累、消亡、新生等一系列問題,既有理論的創新,也有現實的關懷,既有巨觀的把握,也有微觀的切入,是近年來教育學界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
(中國教育新聞網評)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胡欽曉,男,山東巨野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曲阜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山東省社科聯副主席(兼),青年長江學者,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山東省社會科學名家,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訪學學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歷史與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