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獅子

高架獅子

高架獅子是一種優秀的傳統民俗舞蹈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前來助興。舞獅子的習俗在華夏歷史悠久,東南亞國家也較盛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架獅子
  • 類型:傳統民俗舞蹈藝術
  • 盛行時間:元宵佳節
簡介,人文歷史,

簡介

據《漢書·禮樂志》記載,舞獅在漢代開始流行,初時人們因崇敬獅的威猛和王者之風,石刻其形立於宅門作為鎮宅和驅邪之用,後來人們身披製作的獅被,模仿獅子的動作跳躍翻騰,每逢春節鬧社火或有重大喜慶活動,都要舞獅,藉以抒發民眾的歡娛情感,同時也有驅逐百邪求保全康之意。
舞獅在中國流行地域廣泛,品種繁多,形式各異。有羅漢獅、南嶽獅、誇誇獅、常獅、贊獅、少獅等,按地域區別則有南獅和北獅之分。在表演上可分為“文獅”和“武獅”兩類。 “文獅”在表演上主要刻畫獅子溫馴的神態,表現獅子搔癢、舐毛、打滾、抖毛、打哈欠等生活習性。“武獅”主要通過獅子的撲、跳、縱、衝來表現其勇猛的性格,技藝性很強,特別是廣州東莞的舞獅,表演者除了翻滾、跌扑、跳躍之外,還走梅花樁,動作驚險,形態逼真。

人文歷史

皋蘭縣的舞獅屬北獅的一種,遍及各鄉村,獅身多為麻皮染成桔黃色或綠色的獅被,獅頭多用紙漿裱糊壓縮成型後彩繪而成,現今已將獅眼、獅耳作成可活動的材料,獅頭直徑約50厘米—60厘米,獅身長約1.5米—2米左右。表演時兩人配合,一人撐獅頭居前,一人躬身在後,一手抓前者腰帶,一手持獅尾晃動,舞者上身披獅皮,下身穿黃色長褲,足蹬與獅身同樣色調並著了毛的球鞋,舞時只見獅子不見人。另一領獅者多為習武之人,一身武生打扮,手持彩珠(繡球)逗引獅子隨其指揮表演。舊時,春節社火中的舞獅多在鑼、鈸、鼓等打擊樂的伴奏下,在社火隊前邊走邊舞,在人群集聚的廣場地段圍開場子,用農家的長條木凳和數台方桌組合成三四層的表演台,地灘舞后跳方桌,先跳方桌四角,而後逐層到最高層,此為舊時舞獅的高峰。舊時,在舞獅表演中還有“過獅子”、“掃堂”等迷信習俗,有年輕媳婦不生育者,從獅下鑽過,有養兒不存或病災較多者,讓獅子從身上跳過,以求子嗣、保佑平安。有的人家常有病者或蓋了新房的也請獅子到家中“掃堂”,先在院中騰跳後,進門上炕跳躍一番,後從窗而下,意為驅邪帶走病災,“獅王在此魔鬼休來”,現今這些舊俗已基本革除。
近幾年來,皋蘭的舞獅由低層向高層發展,在原來“跳方桌”的基礎上用鋼筋角鐵焊接成十多層的表演台,置於農用車或載重汽車之上,高達十幾米。表演時,數十面鑼、鈸、鼓亂點齊轟,在接連不斷的鞭炮聲中,獅子在領獅人繡球的引導下,打開園場,跳、躍、翻、閃,先仰望高高的台架,試跳數次,給觀眾造成高不可攀狀,然後兩人配合,猛然躍起,輕快地跳上第一台,接著在觀眾一片叫好加油喝彩聲中,躍上更高一層。這樣一層一層,最後躍上最高層,作出搔癢、舐毛、匍匐、搖頭、格鬥等動作,剛柔相濟,動靜適度,千姿百態,妙趣橫生。現今又增添了新的內容——口中吐出一長條宣傳標語,令人耳目一新。在最高層,舞獅者中的後者抱起前者成直立狀,繞轉一圈後兩人脫獅皮向觀眾鞠躬致謝,然後逐層下架,這種表演形式和技巧已成為皋蘭舞獅的一絕。1992年在省城蘭州舉辦的首屆中國絲綢之路節上表演引起了萬人注目,藝術家撰文稱:皋蘭舞獅舞出了大西北人剽悍、直率、豪爽的情懷和勇於攀登、不畏艱險的精神風貌,堪稱精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