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慧(隋朝叛軍首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智慧(?-590年),越州會稽(今浙江紹興市)人。隋朝初年江南地區叛軍首領。

開皇十年(590年),起兵反叛,自立為帝。隋文帝楊堅派遣名將楊素、大將軍李景前往鎮壓。高智慧節節敗退,被斬首於泉州

基本介紹

  • 本名:高智慧
  • 所處時代:陳朝→隋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越州會稽
  • 去世時間:590年
  • 主要成就:起兵反隋
起兵背景,起義及覆滅,

起兵背景

北周國丈、隋王、相國楊堅玩了把政治遊戲,接受北周靜帝的“禪讓”,將年方九歲的外孫子周靜帝宇文闡攆下金鑾殿,自己坐上了龍椅,建立了隋朝,是為隋文帝。隋文帝是一個頗有作為的君主。開皇七年(587),兵不血刃地兼併了立國三十三年的後梁政權;二年後,志在一統天下的隋文帝,興兵南伐,大軍橫渡長江,一舉攻破南陳京師建康,擒獲了醉生夢死的昏君陳後主,滅掉了建國三十三年的南朝陳國,盡得南陳三十個州、一百個郡、四百個縣,完成了一統宇內的宏圖大業,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近三百年的“五胡十六國”、“南北朝”的混亂分裂局面,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繼秦、漢、晉後的第四次大一統。
由於東晉政權是依靠江南世家望族建立起來的,故此江南士族在政治上法律上享受特殊待遇,而南遷的北方寒門庶族則飽受冷遇,進入南朝亦是如此,二三百年來一直難得伸展。隋朝平定江南後,那些出身北方的隋朝地方官吏,完全改變了“南尊北卑”的政治弊端,江南人特權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加之,尚書右僕射蘇威撰寫了《五教》,令江南百姓不分男女老幼一律熟讀背誦,因而惹起了江南士民的極度反感與抱怨。趕巧江南民間又傳開了朝廷要將江南百姓都遷到北地定居的小道訊息,這一下子更弄得江南民眾驚恐不安了,於是引發了江南民眾的大造反,原先陳國境內幾乎遍地燃起反抗的烽火。

起義及覆滅

開皇十年(590)十一月,會稽(今浙江紹興市)人高智慧、婺州(治今浙江金華市)人汪文進、蘇州人沈玄懀相繼起兵造反,並且紛紛自立為帝,設定了文武百官,建起了小朝廷;同時,樂安(今浙江仙居西)人蔡道人、泉州(今福建福州市)人王國慶等人亦舉事反隋,各自號稱大都督。這些造反軍兵勢盛的有數萬人,實力弱的也有數千人,他們相互聲援,互為策應,攻破隋朝的州縣,殺死朝廷官吏,鬧得隋文帝大為光火,趕忙詔令楊素為行軍總管,率軍前去鎮壓。
在諸多造反軍中,高智慧的實力最為強大。他擁有上千艘戰船,數萬兵眾,手下將士悍勇矯捷,戰鬥力很強;而且還占有地理優勢,是官軍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高智慧得知朝廷派出名將楊素率軍前來征討,趕緊作出防禦部署,他據守住浙江東岸,築起綿延長達百餘里的營壘,戰船布滿了江面,嚴陣以待官軍的進攻。
楊素不愧為名將,出手不凡,他採取“先弱後強”的攻擊策略,相繼打敗了晉陵、無錫、蘇州的幾股造反軍,並且擒獲了稱帝的沈玄懀。楊素這個“先拿軟柿子捏”的戰術真挺高明,既鍛鍊了隊伍,鼓舞了士氣,又挫了造反軍的銳氣;連戰連捷後,楊素便移師南向,兵鋒直指據守浙江東岸的高智慧。
楊素採納了部將來護兒提出的偷襲戰術,命來護兒率領數千精兵,分乘數百艘輕型戰船直搗東岸。來護兒藉助黎明前的黑暗,率軍偷偷越過高軍的江防線,徑直登上浙江東岸,發動突襲,一舉攻破了高智慧的大本營。為了亂敵軍心,挫其鬥志,同時也是給對岸大軍報信,發兵總攻,來護兒偷襲得手後,當即下令縱火焚燒營壘,一時間煙焰沖天,光耀夜空。楊素望見“賊”軍大營火起,知道偷襲成功,忙揮軍從正面殺將過來。江防線上的高軍將士回望後方大營起火,又見正面官軍發起攻擊,雖然有些驚慌,但並未失措,馬上組織力量奮起抗擊,抵擋官軍的前後夾擊。雙方從清晨大戰至傍晚,造反軍終因沒有後援,抵禦不住精銳官軍的衝殺而紛紛敗退,高智慧見敗局難挽,只得率領殘部乘船逃入海中。楊素引軍緊追不捨,從餘姚渡海直追至永嘉(今浙江溫州),高智慧率領部眾迎戰,但官軍人多氣盛,高部抵敵不住,折損數千人,高智慧只好退保閩越。
高智慧來到閩越一帶,聯合泉州的王國慶繼續堅持反隋鬥爭。王國慶愚蠢地以為海路艱難險阻,而官軍多為北方人,不習駕船航海,難以踏海來攻,故此根本就未加防備。楊素利用王國慶的麻痹輕敵的驕狂心理,出其不意,揮軍渡海直抵泉州城下,嚇得王國慶棄城而逃。楊素暗中派人誘惑惶惶然如喪家犬的王國慶,除掉高智慧以立功贖罪。王國慶見到活命的機會,遂背信棄義出賣盟友,將毫無防範的高智慧捉獲送給了楊素,楊素在泉州將高智慧斬首。隋朝前期的江南民眾大造反,前後歷經數百戰,終被官軍鎮壓下去了。
高智慧自起兵稱帝到被俘遇害,僅數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