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之(冀東人民抗日暴動領導者之一、吉林省人民政府交通廳原副廳長)

高敬之(冀東人民抗日暴動領導者之一、吉林省人民政府交通廳原副廳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敬之(1903年2月—1997年5月),原名高文祥,字奎圃,河北省盧龍縣沈官營(今屬灤州市)人。

曾任國民黨盧龍縣臨時登記處幹事、偽盧龍縣教育局局長、內蒙古五原縣政府禁菸委員;1936年任盧龍縣簡易師範學校校長;1938年在盧龍縣無稅莊(今屬灤州市)率領300餘人舉行冀東暴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冀東行政公署民政科長兼教育科長、交通部航務局副局長、吉林省人民政府教育廳副廳長等職,為吉林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常務委員會委員;1982年7月離休,1997年病逝。

基本介紹

  • 本名:高敬之
  • 別名:高文祥
  • :奎圃
  • 出生地:河北省盧龍縣沈官營(今屬灤州市)
  • 出生日期:1903年2月
  • 逝世日期:1997年5月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

人物生平

1903年2月,出生於河北省盧龍縣沈官營(今屬灤州市)。
曾任國民黨盧龍縣臨時登記處幹事、偽盧龍縣教育局局長、內蒙古五原縣政府禁菸委員,因反對日偽統治而被革職,然後受聘當了校長。
1936年,任盧龍縣簡易師範學校校長。
1938年6月,高敬之在盧龍縣簡易師範學校教員劉蘭香的幫助下,見到了山海關籍共產黨員阮務德。當時阮務德正在灤縣負責冀東大暴動的準備工作,這次見面給了高敬之極大的鼓舞和力量。
1938年7月13日,高敬之在盧龍縣無稅莊村外的孫家墳(今屬灤州市)率300餘人舉行抗日暴動,定名為“華北人民抗日第八路軍第九總隊”,下設三個大隊,任總隊司令。
1938年8月8日,率暴動隊伍包圍盧龍縣城,俘虜日偽軍500餘人。後來,高敬之暴動隊伍被編為冀東抗日聯軍第23總隊,任總隊長。當月上旬,配合冀東抗日聯軍第5總隊李潤民部攻克雙望鎮。9月17日,率部在今撫寧區平坊店地區殲滅偽治安軍一個營,隊伍發展到300餘人。之後,率部進入長城以北,到青龍縣建立抗日根據地。不久,又配合兄弟部隊攻克樂亭縣城。10月,在西撤途中受敵偽軍圍擊。11月8日,轉移到盧龍東安河,又遭灤縣偽軍偷襲,起義隊伍被打散。高敬之在油榨鎮找回失散隊員300多人,並找到了冀東抗日聯軍司令李運昌,在黨的領導下,繼續投身到抗日救國鬥爭中。
193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併到晉察冀黨校學習。
1940年—1949年,歷任豐(潤)灤(縣)遷(安)聯合縣縣長,中共遷灤盧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遷灤盧聯合縣委書記,遷盧撫昌聯合縣辦事處主任、遷盧撫昌聯合縣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冀熱邊特委第3地區區委常委,冀熱邊第3地區行政公署督察專員兼12軍分區司令員,冀察熱遼禁菸局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冀東行政公署民政科長兼教育科長,冀東長盧區鹽務總局副局長,民政廳副廳長,湖南省民政廳副廳長,中央交通部航務總局副局長,中央交通部航道工程總局副局長,交通部航務局副局長,吉林省人民政府交通廳副廳長、黨組成員。為吉林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常務委員會委員。
1982年7月離休,1997年病逝。

軼事典故

  • 高敬之罵城
1938年8月8日,高敬之帶領由60多名精幹隊員組成的起義軍敢死隊,開始進攻盧龍縣城。當時,城內的日軍顧問已出城躲避,守城的偽軍有500餘人。
在敵我兵力懸殊的情況下,高敬之首先派人切斷了縣城周圍的電話線,然後採取了喊話的攻心戰術。他面對城樓上荷槍實彈的偽軍警,大義凜然高喊:“有熱血、有骨氣的中國人不能為日本鬼子賣命,不能當漢奸,應該抗日救國,血灑疆場,留名千古,歡迎你們掉轉槍口對準敵人。”
高敬之
高敬之罵城
接著,他讓城上的偽軍傳話給“牛犢子”,讓他出來見面。盧龍偽縣長叫牛會卿,“牛犢子”是他的綽號。牛會卿露面後,明確拒絕讓暴動隊伍進城。
見城上沒有什麼舉動,高敬之便安排敢死隊在太陽落山時待命出擊,從東南角集中火力攻城。隨後,他帶著一名戰士,從城牆東南角開始,邊走邊衝著城上大聲揭露“牛犢子”漢奸的真面目,一直罵到北門。
到了傍晚,敢死隊員們按計畫開始攻城。槍聲一響,高敬之機智地衝著莊稼地喊道:“傳我的命令,不準開炮,不準打機關槍,城裡都是自己弟兄,別打了老百姓!”然後他又朝城上喊:“東門已經打開了,立了頭功。你們還不立第二功?立功者有賞!”在巨大的攻心戰術震懾下,城頭的守軍紛紛扔下槍枝和軍帽,打開了城門。敢死隊隨即沖了進去,盧龍城就這樣被攻下。“牛犢子”嚇得從西北角跳城而下,摔斷了腿,由外甥背著逃走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