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務德

阮務德

阮務德(1914―1938),化名張德民。河北山海關人。1933年就讀於天津法商學院。積極投入抗日救亡活動,為法商學院學生自治會負責人之一。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後,參加天津學生大示威,為天津學聯負責人之一。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10月,時任冀東抗日聯軍第23總隊政治主任的阮務德隨二十三總隊在灤縣為日偽軍包圍,於激戰中犧牲,時年24歲。

2015年8月,夏次叔名列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阮務德
  • 別名:張德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北山海關
  • 出生日期:1914年
  • 逝世日期:1938年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天津法商學院
  • 信仰:馬克思主義
  • 主要成就:冀東抗日聯軍第23總隊政治主任 
    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人物生平,求學,抗日運動,殉國,主要事跡,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阮務德1914年4月19日生於一個教會家庭。祖父是基督教會的牧師。父親阮志珍是一個愛國的知識分子,曾參加過辛亥革命,後在天津市私立匯文中學任教,期間教授前國家副總理姚依林,阮務德與其共同探討進步思想。

求學

阮務德1922年起上國小、中學,在校屬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1933年春,日軍占領熱河省,大舉進攻長城各口,不少學生流亡到天津。當年,阮務德正值高中畢業,由山海關逃到天津,為報考大學暫住在父親工作的匯文中學內複習功課。期間,他接觸該校不少學生,經常向他們講述東北淪陷後中國人民深受迫害的悲慘情景。不久,他考入天津河北省立法商學院大學部的法律系。那時,法商學院已有了黨組織的活動,在該院任教的地下黨員楊秀峰、溫健公、阮慕韓、聞永之等的指導下,阮務德積極參加了進步學生組織“經濟學會”、“政治學會”和“時事座談會”等民眾性同體,積極開展抗日教亡宣傳活動,由於他工作出色,在該院成立學生自治會時,他被選為學生會的負責人之一。
當時,在天津各院校中抗日救亡活動開展得很不平衡,南開大學、法商學院、北洋工學院等少數幾個大學較好,大多數中學都較差,匯文中學屬基督教會創辦的教會學鉸,更是比較典型的一個空白點、阮務德利用法商學院學生會負責人的身份,加上他在匯文中學住過一段時間的基礎,經常到該校找進步學生談心,指導他們宣傳抗日救國,團結同學建立救亡組織。在他的具體幫助下,匯文中學抗日救亡的組織學生自治會很快建立起來。後來,該校成為天津市學聯開會的秘密地點之一。
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1935年11月1日,《平津十校學生自治會為抗日救國爭自由宣言》發表,要求國民黨尊重約法精神,開放言論、集會、結社自由,禁止非法逮捕學生。在十校內天津有法商學院、女師學院、中西女中和匯文中學。
1935年12月9日,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北平各大中學校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國大遊行。高呼“反對華北白治”、“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口號,掀起了以學生為先鋒的人民抗日救亡運動。
一二九運動爆發後,天津各院校代表立即召開聯席會,確定在12月18日舉行天津市學生的遊行。當天上午,10餘所大中院校學生5000餘人,分南北兩路舉行抗日大遊行。法商學院的教授、地下黨員楊秀峰、溫健公等與學生一起上了街。下午,遊行隊伍在南開中學操場召開全市學生大會,宣布成立“天津市學生聯合會”,並決定從19日起全市學生總罷課。大會選出法商、南大。北洋等校的代表為學聯常委。阮務德參加了學聯工作,主要負責聯絡工作。為了加強學運的領導,28日,天津地下黨負責人李鐵夫,指定法商學院學生黨員朱紀章(朱光)負責學聯的黨團工作。轉年初,阮務德經朱紀章介紹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阮務德參加黨組織後,工作更加有了方向和積極性,他深入各院校聯絡,對一些愛國心切、追求真理、意志堅強、不怕犧牲的青年人,耐心進行教育和培養。“五·二八”大遊行前後,他先後介紹了法商學院商職部的可與之、田雨霖、劉瑞方、劉增奎,南開中學的吳祖貽,匯文中學的姚大衡,河北女子師院附中的安琳、於瑞英等加入黨組織,為黨在天津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發展壯大了骨幹隊伍。
1936年5月下旬,林楓代表北方局與天津市委易吉光等領導人,在天津西郊開會,傳達了北方局劉少奇的指示,決定再次組織天津的學生和廣大民眾舉行示威大遊行,壯大抗日力量,打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氣焰。
1936年5月28日,天津市各大中學學生按計畫舉行了反日大遊行。遊行隊伍分南北兩路同時出發,高呼“反對日本增兵華北”、“徹底清查海河浮屍案”等口號。兩路隊伍在金鋼橋匯合後,在官銀號召開了市民大會。在世界書局大樓的二層樓涼台上,阮務德發表了演說,號召各界民眾加強團結一致對外。會議通過了《反對華北特殊化》等議案,還宣布從次日起全市學生罷課3天。市民大會後,遊行隊伍又繼續前進到南開中學操場。阮務德又在大會上發表演說,闡述了此次遊行示威的重大意義,號召學生與各界人士緊密團結,為抗日救國努力奮鬥。會上還通過了抵制天津當局在暑假會考的決定。“五·二八”大遊行後,朱紀章因工作需要調往北平,天津學聯的工作由阮務德、王綬昌等負責。
由於阮務德經常活動在天津各大中學校,又在公開場合出頭露面,遭到了反動當局的監視。
1936年10月下旬,經法商學院院長秘書、反動分子莫子瑞告密,市公安局傳訊了當時擔任法商學院學生會常委、法律系四年級學生、地下黨員阮務德,和另一個學生運動骨幹、該院經濟系四年級學生莊金林,以及該院輔導課主任、黨員聞永之。學生會、學聯聞訊後,立即組織營救。開頭組織全院罷課,當學生們得知是莫子瑞告密時,紛紛提出要驅逐他。這時反動當局為了壓制營救活動,逮捕了營救學生8人。學校趁機宣布開除了他們的學籍,這一來更加激起全院師生的憤怒。反動當局怕事態擴大,一方面把阮務德、莊金林偷偷押往北平監獄,一方面審訊8個學生,釋放後恢復了學籍。
阮務德在獄中經受了各種酷刑,他無所畏懼。敵人又誘迫他在自首書”上籤字,又被他大義凜然嚴辭拒絕。他說:我渴望自由,但要靠鮮血和生命去換取!向你們郵屈膝,是革命者政治上的自殺!酷刑有何懼,黑牢不可怕,個人生死無所惜!我只盼革命早日成功,就這樣,他在牢中堅持了300多天,1937年七七事變後,經黨組織多方營救才被釋放出獄。出獄後他就地參加了北平西山抗日游擊隊。在一次戰鬥中,阮務德腿部受傷,只好返回天津養病,後又轉到河北灤縣姑母家去養傷。這時他化名張德民。在養傷期間,他四處尋找黨組織,不忘向周圍民眾宣傳抗日道理。

抗日運動

1938年7月,冀東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掀起抗日武裝暴動。阮務德這時參加了灤縣暴動隊伍——冀東抗日聯軍第五總隊,在政治部工作。第五總隊隊長李潤民,是原紅軍團政委,1937年11月由北方局派到冀東負責培訓暴動骨幹的。政治部主任是高培之。
五總隊在楊家院一仗首戰告捷,在冀東抗日大暴動的歷史上首創戰功。到月底,隊伍發展到5000人。轉年初,五總隊,一、二支隊與灤縣南部一帶暴動隊伍高志遠部會合後攻下樂亭縣城,經高志遠部工仲華(原天津學聯負責人,黨員)的證明,阮務德恢復了黨的關係。是年8月初,五總隊決定東征盧龍縣,當隊伍到達時,盧龍縣城已解放。原來是盧龍簡易師範校長高敬之,自發地在家鄉沈官營一帶率400人起義,號稱華北抗日軍,8月8日占領了盧龍城。高敬之一心投奔共產黨,遂將起義隊伍編為抗日聯軍第二十三總隊。後應高敬之的誠懇要求,李潤民派阮務德擔任了二十三總隊的政治主任。由於他平易近人。講求工作方法,體貼同志,深受幹部戰士們的敬佩,大家稱讚阮務德象塊磁鐵一樣,吸引團結著人們。

殉國

1938年11月初,抗聯二十三總隊奉命返回豐灤遷山西堅持游擊戰爭,當部隊進駐灤縣的東安河和楊莊附近,與日偽遭遇。
1938年11月8日天剛亮,總隊長高敬之率隊伍從東安河村突圍,參謀長和阮務德隨後掩護。這時,迎面開來的日軍汽車架著機槍開火射擊。在戰鬥中,阮務德不幸中彈,犧牲時年僅24歲。戰鬥結束後,當地人民在掩埋烈士遺體時,發觀在阮務德身旁有一堆紙屑,原來是他在生命最後一息,忍著劇痛毀掉了身上攜帶的檔案和名冊。他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主要事跡

阮務德,曾化名張德(得)民,漢族,山海關人,民國三年農曆三月二十四日(1914年4月19日)生。祖父是一位基督教牧師。父親阮志珍是一位愛國知識分子,參加過辛亥革命。務德幼年時,常聽父親講為推翻清朝的腐朽統治拯救中華的仁人志士的故事。他深受激勵,在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愛國的種子。務德8歲上國小,17歲入山海關田氏中學讀書。他天資聰敏,好學不倦,品學兼優,又肯於幫助別人,受到同學們的擁戴和老師們的器重。
阮務德
1933年,務德19歲高中畢業,考入天津法商學院政經系,學習成績優異,通曉英、俄、日三國語言。被推選為該學院學生自治會負責人之一,參加了中共地下黨員該院教授楊秀峰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
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阮務德積極參加了天津市“一二.一八”學生遊行示威。隨後,他以法商學院學生代表的資格加入天津市學生聯合會,從事領導工作,積極開展抗日活動。在此期間,因母親病故,務德趕回山海關。辦完喪事後,他對弟妹們說:“以後,我恐怕不能回來了。”弟妹趙君石問:“你不要家了?”他回答說:“沒有國,哪有家?”回校後,他更加勤奮工作,曾任天津學生會主席,天津學生會總代表,1936年出席全國第一次學生代表大會。不久,經法商學院地下黨員介紹,阮務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阮務德入黨後,一面為學聯工作奔走,一面培養黨的積極分子。經他介紹入黨和培養的青年學生都參加了革命,有的成為骨幹。由於阮務德經常活動於天津各大中學校,引起了國民黨反動當局的注意。
1936年10月7日,他在天津大經路的一次抗日大遊行中被反動警特逮捕。天津學聯立即組織營救,當局怕學生鬧事,就偷偷地把他押解到北平(今北京)。無論是在敵人的法庭上,還是監獄裡,阮務德都大義凜然,堅貞不屈,表現了共產黨員的鋼鐵意志。敵人對他軟硬兼施,要他在自首書上籤字,如果簽了字,就可以恢復他的“自由”。務德義正詞嚴地拒絕說:“我渴望自由,但這個自由我寧可用鮮血和生命換取,也不會向你們屈膝投降。向你們屈膝就是革命者政治上的自殺”。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爆發,阮務德經黨組織營救出獄。他不顧身體虛弱,立即離開北平,參加了平西妙峰山抗日義勇軍。因裝備差和缺乏武裝鬥爭經驗,抗日義勇軍被敵人打垮,領導人陣亡,務德腿部受了傷。由於北平形勢危險,他秘密回到天津養傷。不多久,又轉移到灤縣姑母家繼續養傷。他化名張德(得)民,暗地開展抗日活動,積極尋找黨的組織。
1938年7月,冀東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大暴動。阮務德參加了灤縣暴動隊伍——冀東抗日聯軍第五總隊,在政治部工作。7月底,五總隊和十總隊配合高志遠部攻克樂亭縣城。經高志遠部的王仲華(原天津學聯負責人,中共派入高志遠部的地下黨員)證明,阮務德恢復了黨的組織關係。
1938年8月,五總隊進駐盧龍,在冀東抗日聯軍第二十三總隊隊長高敬之的執意要求下,經上級批准,阮務德調到第二十三總隊,任政治部主任,是當時二十三總隊第一位共產黨員。
阮務德年輕好學,作風嚴謹,平易近人,講究工作方法,作戰勇敢。每次戰鬥,他都和高敬之沖在前面,深受二十三總隊官兵的愛戴。
1938年10月的一天,二十三總隊在灤縣東安河村宿營,遭到日偽軍的突然包圍。在突圍戰鬥中,阮務德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4歲,他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當戰鬥結束後,鄉親們掩埋他的屍體時,發現他身邊有一些紙屑,那是他在犧牲前忍著劇痛毀掉的隨身攜帶的機密檔案。

人物評價

解放後,阮務德烈士的遺骨,安葬在唐山冀東革命烈士陵園。
2015年8月,夏次叔名列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