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位於粵西南部,東近南海,南踞鑒江平原,西連廣西,北靠雲開大山,扼粵桂六縣市要衝,是廣東省茂名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交通便利,通信發達,基礎設施完善,配套服務齊全,自古以來便是的粵西重鎮。位於廣東省西南部,史稱潘州。東西最大距離79公里,南北最大距離65公里。全市總面積32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377萬畝,耕地面積80萬畝,現有人口約170萬,市府駐中山街道。轄23個鎮和5個街道辦事處。市區現有面積33平方公里,人口35萬。437個村委會,40個居民委員會,5770個村民小組,市人民政府駐潘州街道。
基本介紹
- 地理位置:粵西南部
- 占地面積:3276平方公里
- 史稱:潘州
- 人口:35萬
- 市區面積:33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年俗簡介,正窮節吃艾籺,年廿六、七做籺吃,除夕,年廿三 送灶君 掃灰塵,做年例 睇大戲,春節,
歷史沿革
高州地處粵西山區,秦以前為百越民族中西甌和駱越兩部族雜居地。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高涼縣,屬合浦郡。三國吳從合浦郡分出高涼郡,依舊設高涼縣。南朝宋國將高涼郡廢去高涼縣。梁武帝時置高州。隋朝設茂名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高州為高涼郡,轄茂名。唐設潘州,治茂名縣。宋朝並潘州入高州,治電白。北宋開寶五年(972),廢潘州及南巴,潘水2縣入茂名縣。南巴縣治為今電白麻崗鎮南巴坡——2000年《電白縣誌》;潘水縣治為今吳川市博鋪鎮。據《廣東省志·地名志》載:“博鋪鎮吳川縣轄鎮。在縣境中東部。鎮區唐武德五年(622年)為潘水縣台。原稱博畔,後改博鋪。古越語水口村。1984年建博鋪鎮。”可知當時的茂名縣地域寬闊,南部東到麻崗鎮東,西至梅菉。南頻南海。後逐縮減地域。 元朝改高州為路,仍治電白。明、清年間茂名縣為廣東省高州府台。 明朝成化三年(1467)電白縣從舊城遷治神電衛(今電城)時,把縣治舊城的付郭及懷德等六鄉劃歸茂名縣,茂名縣則把下博鄉即原南巴縣地(霞洞、林頭、大衙、麻崗等今電白西面)劃給了電白縣。1951年,電白縣從電城遷治水東。 “1958年,茂名縣覃巴約56平方公里的地域劃屬吳川縣。”(1997年《茂名市志》) 1958年5月12日,成立茂名市政籌備處。23日改為茂名工礦區城市籌備處。8月26日成立茂名工礦區市。9~10月,將茂名縣南部的原公館鄉和袂花鄉、鰲頭鄉的部分地域(今金塘、公館、新坡、高山、鎮盛、鰲頭、袂花等7個鎮,茂南城郊經濟開發試驗區和河東、河西、紅旗、新華、露天礦、官渡、站前等7個街道辦事處)劃給茂名工礦區市(1959年5月9日更名為茂名市);將原小良鄉(今茂名市茂港區小良鎮)劃入電白縣;將原石鼓鄉的南盛(今化州市南盛街道局部,下同)、鰲頭鄉的蘭石和龍首鄉劃入化州縣;1961年化州、吳川分縣後,蘭石、龍首等劃給吳川縣,南盛劃給化州縣。[2] 1958年11月茂名、信宜兩縣合併為茂信縣(未發印信),後正式定名為高州縣。縣治高州鎮。1961年4月1日起分為高州、信宜兩縣。原信宜縣除古丁、馬貴、深鎮三個公社劃歸高州外,全部劃歸信宜縣;原屬茂名縣的其餘地區和古丁、馬貴、深鎮為高州縣。(見1984年《高州文史》第三期) 1987年,根據民眾的要求和上級批准,將分界公社的山閣、燒酒、霞池、黃杰、祿村、合益、金塘嶺、福居等八個大隊劃歸茂名市,成立山閣公社,現為山閣鎮。(見1984年《高州文史》第3期) 經國務院批准,1993年6月8日,高州縣升格為高州市。
年俗簡介
正窮節吃艾籺
農曆正月最後一天為“正窮節”,即正月結束的意思。高州市“正窮節”還有另一層含義,因本地“正”與“蒸”同音,“正窮”即“蒸窮”,是將窮苦病患從人世間“蒸發掉”之意。這天,鄉間戶戶飲艾茶、插艾花、吃艾籺。人們都到田野里採摘艾菜,拿回家中洗淨、曬乾,搓成茸狀,放進鍋中煮熟,搓乾水,伴以米粉、紅糖搓勻,做成艾籺。因艾有去塵排積、鎮災驅邪的作用;艾籺還可使身體健康,無病少痛,人們非常喜歡吃。
年廿六、七做籺吃
每年到了農曆十二月二十六或二十七,高州市民間都有做籺吃的習慣。相傳,從前本地是一片荒蕪之地,五穀不生,後來來了一群躲避戰亂的人,見此處丘陵連綿,了無烽煙,便紮根開荒種作,繁衍生息。人們初時只能種些薯類等雜糧,聊以充飢。為充分利用糧食,人們便將雜糧用木槌搗成粉,加水攪成糊狀蒸煮,令其體積增加幾倍,成為木薯糊、玉米糊之類的食物。再後來,人們已成功地在這塊土地上種上了稻穀,並連連獲得好收成。為慶祝豐收,也為調換口味,人們便按先前之方法,將米搗成粉,並配以蔬菜之類簡單的餡料,做成了有一定形狀和一定味道的食物,這就是“籺”了。初時,人們還只是用梗米(俗稱“粘米”)粉做,後來發現糯米粉黏性更強、造型更易,口感更佳,便專門用糯米粉做籺,年復一年,漸成風俗。
高州糯米籺式樣很多,有煮湯籺、菜包籺、壽桃籺、水籺、糖心糍、糖板籺、槌撻籺、灰水籺、艾籺、糯米糍、發籺等。各種籺都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形狀、不同的吃法、不同的味道。每年在過年前幾天,即臘月二十六、七的時候,我市民間便興起做籺的習俗,一來表示送舊迎新,二來可準備一些以“擺年”(即將籺放在家中跨越新舊兩年),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生活美好。
除夕
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是除夕,高州稱年晚或年三十晚。這一天,農村的生產活動基本停止,家家戶戶開始貼春聯、鬥神,門額上貼上利是,灶頭、水缸、豬欄、牛欄、谷桶等也要開始貼上一張小紅紙,以示吉利。還搞一些祭祀活動,備辦雞、豬肉、魚等酒菜,燒紙燒香祭祠堂、廟宇、社稷、祖宗、灶君等。
除夕晚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團圓飯基本上是一年之中最豐盛的一頓。外出的人一般都回家過年晚,與家人團聚吃年飯。吃時,若家裡有人外出未歸時,則要給外出的人留下1個座位和1副碗筷,以寄託思念之情,團圓飯也要剩些到第二天(即第二年)。團年飯的菜式多樣,但一定要有魚,表示年年有餘的意思。
家家戶戶做好團年飯之後,首先必須祭祖宗。祭畢,將祭祖用的飯菜重新熱過,設大桌於大廳,一家人團團圍坐,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
當晚,長輩要給孩子分壓歲錢,還要在家中擺上一些生蒜、蘑菇、甘蔗、糯米、煎堆、果品、蒸糖籠等,此謂“擺年”,都是表示來年多福多壽、甜甜美美、平安幸福的意思。此外,家中每間房子還要點上燈,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守歲。直到交年時分,家家燃放煙花炮竹,以示除舊迎新。
年廿三 送灶君 掃灰塵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高州俗稱“小年晚”,也稱“祭灶節”,家家戶戶備辦茶酒、素菜、果品、甜品,在廚房中燒紙敬祭灶君,送其升天,然後從裡到外清潔衛生、打掃灰塵。
祭灶,是一項在我市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灶王爺像上大多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到了臘月二十三,人們便備辦茶酒果品等,燒紙祭灶,送灶君上西天,以表達對灶君的尊敬之情。
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大庭小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街小巷,各家各戶洋溢著忙忙碌碌、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我國春節,俗稱“新年”、“陰曆年”,是我國漢族人民最隆盛的節日。據了解,殷商時,每年的首日是從農曆十二月開始,秦朝和漢初則從農曆十月始。漢武帝太初元年採用“太初曆”,規定以孟春正月為歲首。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後,採用陽曆紀年,以陽曆元月一日為歲首,將農曆正月初一改稱春節,沿用至今。
在高州,過年一般是指從臘月二十三開始至正月結束這一段時間,主要的地方習俗有祭灶、掃塵、做籺、貼春聯、貼鬥神、吃團年飯、燃放煙花炮竹、分壓歲錢、守歲、拜年、派利是錢、做年例、唱大戲、吃艾籺等。
做年例 睇大戲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我市俗稱“年例”。但高州的年例日卻各地有所不同,大體上是從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也有些地方是在農曆二月份的,其餘一些“翻秋”年例則每個月都有,年例節一般一個村莊為同一天,少數兩天。也有附近數條村莊的年例節都是在同一日的。年例節多集中在元宵節前後。
年例是高州民間過年最隆重的一個節日,在農村素有“年例大過春節”的說法,也是高州最具特色的一個節日。年例期間,家家張燈結彩,村鎮街道布置彩樓、彩廊、畫廊等,路旁插滿彩旗,鞭炮聲及鑼鼓聲此起彼伏,各種民間藝術表演力竭所能,盡獻於眾。粵劇、電影、歌舞、木偶戲、採茶戲、雜劇以及各種各樣的文娛活動紛紛亮相。其中尤以粵劇最為受歡迎。粵劇本地俗稱“大戲”,是各地年例日必備的表演節目。一般在年例日前後連演數天,觀者絡繹不絕。此外,醒獅班前來舞獅助興,也是年例日的必備項目。
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游神、擺鐘、祭禮社稷,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一村過年例,周圍村莊民眾都來看熱鬧助興,家家戶戶大擺宴席招待親朋戚友,不論是否相識,一律熱情款待茶飯酒菜。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是新一年的開始,也叫“新年”,是最隆重的節日。自古以來,高州人過春節,一般由年初一延續到初五、六。初一這天凌晨,各地燃放炮竹慶賀。早上起來,孩子首先給長輩拜年,長輩則給孩子派“利是錢”,以示吉利。人們則互相拜年,見面互道“恭喜發財”、“添福添壽”等吉利話,預祝新年萬事如意,順順利利。在我市一些地方,這天禁忌很多,如:要吃素、不倒垃圾、不能爭吵、不向人討債索錢、水缸要裝滿水、灶膛里要保持有火種、出嫁女不在娘家住宿、千萬不要損壞家中器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