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築鋼結構設計

高層建築鋼結構設計

《高層建築鋼結構設計(第2版)》匯集部分國內外關於高層建築鋼結構的設計資料和經驗,並結合2001-2003年我國相繼頒布的有關標準、規範,以及《高層民用建築鋼結構技術規程》(JGJ99-98)、《鋼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YB9082-97)的有關規定,系統地敘述高層建築錦結構設計+以及與此相關的鋼骨混凝土結構設計和鋼-混凝土結構設計。《高層建築鋼結構設計(第2版)》共有12章,除列舉較多的工程實例外,主要包括鋼結構材料選用、結構類型和體系的選擇、結構內力分析方法、鋼構件和鋼骨混凝土構件的承載力計算和連線構造設計、組合樓蓋設計等,也包括鋼結構的製作、安裝、防鏽,以及防火塗料的套用和設計圖紙的編制等。《高層建築鋼結構設計(第2版)》可供建築結構設計和科研人員、鋼結構製作和安裝人員以及高等院校土建專業師生等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高層建築鋼結構設計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頁數:627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作者:陳富生 邱國樺
  • 出版日期:200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12064023, 978711206402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高層建築鋼結構設計(第2版)》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第二版說明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概論
第一節 國內外高層建築鋼結構發展情況
一、國外超高層建築發展概況
二、國內高層建築鋼結構發展概況
三、國內鋼材生產和鋼結構製作安裝技術概況
第二節 鋼結構、鋼一混凝土結構及鋼骨混凝土結構的套用
一、高層建築鋼結構
二、高層建築鋼一混凝土結構
三、高層建築鋼骨混凝土結構
第三節 結構體系的分類及套用
一、高層建築鋼結構的結構體系分類
二、結構體系的選用
第四節 高層建築鋼結構的地震震害經驗
一、1985年墨西哥城地震
二、1994.年美國諾斯里奇地震
三、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
四、震害的經驗教訓
參考文獻

第二章 鋼結構材料及強度設計值
第一節 結構鋼材
一、鋼材的分類
二、鋼材的力學性能
三、影響鋼材材質的主要化學成分
四、Q235及Q345鋼的質量等級和保證項目
五、
六、日本及美國的建築鋼材標準
七、H型鋼的套用及可選用的規格
第二節 連線材料
一、焊接材料
二、普通螺栓
三、高強度螺栓
四、錨栓
五、圓柱頭焊釘
第三節 高層建築鋼結構的鋼材選用
一、鋼材的選用
二、“高鋼規程”對鋼材材質要求的規定
三、“鋼骨規程”對鋼材材質要求的規定
第四節 鋼材及連線材料的強度設計值
一、鋼材強度設計值
二、焊縫強度設計值
三、螺栓連線的強度設計值及高強度螺栓的強度值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荷載效應組合、風荷載及地震作用
第一節 荷載效應組合
一、承載力極限狀態的荷載效應組合
二、結構側移驗算時的荷載效應組合
第二節 風荷載標準值計算
一、“荷載規範”(佃50009-2001)關於風荷載的計算規定
二、“高鋼規程”規定的風荷載標準值計算
三、上海“高鋼設計規定”關於風荷載的計算規定
第三節 地震作用
一、“抗震規範”(GB500-2001)關於地震作用計算的規定
二、“高鋼規程?關於地震作用計算的規定
三、“上海高鋼設計規定:關於地震作用計算的規定
參考文獻

第四章 結構布置及結構體系
第一節 基本設計規定及結構布置
一、各類結構體系的適用高度及建築高寬比
二、建築結構的不規則性限制
三、結構布置的連續性規定
四、柱距及內外筒之間的跨度
五、內筒和樓梯間及電梯間的結構布置
六、次梁的布置
第二節 結構類型及結構體系的分類
一、各種結構類型
二、各種結構體系
第三節 鋼結構的各類結構體系
一、框架體系
二、框架一支撐體系及框架-內筒體系
三、帶伸臂桁架的框架-內筒體系
四、外筒體系、筒中筒體系及成束簡體系
五、巨型支撐外簡體系
六、巨型框架體系
第四節 鋼-混凝土結構的各類結構體系
一、鋼-混凝土結構的構成及體系類別
二、鋼框架-混凝土內筒(或剪力牆)體系
三、帶伸臂桁架的鋼框架-混凝土內筒體系
四、巨柱框架-混凝土內筒體系
第五節 鋼骨混凝土結構的各類結構體系
一、鋼骨混凝土結構的構成及體系類別
二、組合式框架-混凝土內筒(或剪力牆)體系
三、組合式框架-鋼骨混凝土內簡體系
四、組合式外簡體系
參考文獻

第五章 結構內力分析與位移限值
第一節 結構內力分析的基本內容
一、高層建築結構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豎向荷載
三、風荷載
四、地震作用
五、溫度應力
六、荷載組合
七、側向位移限值
八、整體穩定
第二節 建立計算模型、選擇計算方法及結構內力調整時需要注要的問題
一、建立合理的計算模型
二、平面協同與三維空間矩陣位移法
三、二階段設計中的抗震驗算
四、多遇地震作用下高層建築鋼結構的內力調整
第三節 高層建築結構分析中常用的單元
一、梁單元
二、桿單元
三、柱單元;
四、薄壁柱單元
五、牆單元
第四節 地震作用下的反應譜法
一、單質點體系的計算模型
二、多質點體系的計算模型
三、考慮乎動與扭轉耦連的計算模型
第五節 地震作用下的時程分析法
一、時程分析法概述
二、地震波選擇
三、彈塑性時程分析的力學模型
四、動力方程求解
第六節 高層建築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施工模擬
第七節 溫度影響
第八節 結構的整體穩定與P效應
一、結構的整體穩定
二、P效應的計算方法
第九節 高層建築鋼結構及混合結構的水平位移限值
一、風荷載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限值及風振加速度限值
二、“高鋼規程”規定的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限值
三、“抗震規範”規定的水平位移限值
四、“高層混凝土規程”規定的混合結構水平位移限值
參考文獻

第六章 鋼構件承載力計算
第一節 梁
一、梁的強度
二、梁的整體穩定
三、梁的板件寬厚比
第二節 柱
一、軸心受壓柱
二、框架柱
第三節 中心支撐
一、中心支撐類型
二、支撐桿件長細比
三、支撐桿件板件寬厚比
四、支撐桿件的內力
五、支撐桿件受壓承載力驗算
第四節 偏心支撐
一、偏心支撐的基本性能
二、耗能梁段的設計
三、支撐斜桿的設計
四、設有偏心支撐的框架柱
第五節 其他抗側力構件
一、鋼板剪力牆
二、內藏鋼板支撐剪力牆
三、帶豎縫混凝土剪力牆
……
第七章 鋼結構節點設計
第八章 組合樓蓋設計
第九章 鋼骨混凝土構件設計與計算
第十章 鋼結構製作及安裝
第十一章 鋼結構防鏽及防火
第十二章 鋼結構設計圖的編制
附錄

序言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採用鋼結構建造高層建築以來,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大連等城市,已相繼建成約30幢鋼結構高層建築。在這些工程中,國內一些設計和施工單位既在一部分工程中自行設計和施工,又參與由外商主持設計和施工的一部分重大項目,通過兩方面的技術經驗積累,為我國高層鋼結構的繼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條件。
國外採用鋼結構建造高層建築和超高層建築已有較長時期的歷史,在國內也已有近15年的建造經驗。這些經驗表明高層建築鋼結構有較明顯的優點,如減少建築中結構所占的面積、降低基礎工程造價、縮短建築施工周期等,這些優點將使工程開發產生有效的綜合經濟效益。對建於地震區的高層建築鋼結構,在1985年墨西哥地震、1994年諾斯里奇地震和1995年阪神地震中均表明,按這些國家近期的設計規範進行精心設計的高層建築鋼結構,是一種抗震能力良好的結構類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