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是四川華西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完成的建築類施工工法;作者分別是羅進元、唐躍麗、段俊、何大平、晏毅、王玉嶺;適用範圍是鋼筋混凝土框剪、框筒結構體系或其他類似結構體系中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箱形轉換層結構。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主要的工法特點是:採用結構牆體與柱作為鋼筋混凝土箱形轉換層荷載支撐點;轉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積厚、自重大,可一次施工或分層施工;轉換層結構梁、板鋼筋相互穿插、交叉密集、複雜。

2009年10月19日,《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定為2007-2008年度國家一級工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
  • 工法編號:GJYJGF020-2008
  • 完成單位:四川華西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要完成人:羅進元、唐躍麗、段俊、何大平、晏毅、王玉嶺
  • 審批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主要榮譽:國家一級工法(2007-2008年度)
形成原因,工法特點,操作原理,適用範圍,工藝原理,施工工藝,材料設備,質量控制,安全措施,環保措施,效益分析,套用實例,榮譽表彰,

形成原因

隨著高層建築技術的發展和建築功能要求的增多,2007年前多數高層建築下部為大空間商業用房,上部為住宅或寫字樓,為滿足使用功能要求達到工程結構安全,設計時在下部與上部之間設定轉換層結構,保證大空間、多種變化的建築形式和滿足高層建築的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箱形轉換層結構由鋼筋混凝土上、下板與縱橫布置的承重大梁及密肋梁共同組成的箱形結構構成,結構厚度一般為1600~3000毫米,是工程主體結構的關鍵部位,其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積大、鋼筋交叉密集、模板複雜、支撐要求高、混凝土溫控、變形需嚴格預控、監測。在施工技術上不同於普通樓層結構施工,給施工帶來了不利因素和增加難度。
四川華西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針對以上工程實際,通過研究分析,組織技術攻關,在工程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形成《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

工法特點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的工法特點是:
一、採用結構牆體與柱作為鋼筋混凝土箱形轉換層(以下簡稱轉換層結構施工)荷載支撐點,解決轉換層自重和施工荷載大於轉換層下樓面的設計荷載能力,達到轉換層結構、施工荷載安全傳遞。
二、轉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積厚、自重大,方案選擇可一次施工或分層施工,採用一次性施工對支撐系統要求高,費用較大。將轉換層大梁的混凝土採用分層施工,能減輕支撐系統負荷、節約成本,並且降低了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引起的不利因素。
三、轉換層結構梁、板鋼筋相互穿插、交叉密集、複雜,需按結構實體進行放樣,模擬樣板段製作、安裝,確定施工工藝,滿足工程結構施工要求。

操作原理

適用範圍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適用於鋼筋混凝土框剪、框筒結構體系或其他類似結構體系中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箱形轉換層結構。

工藝原理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主要工藝原理是在常規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施工工藝基礎上,考慮大體積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載對工藝流程、模板支撐架支撐點的影響。重點是支模架荷載傳遞的工藝調整,將轉換層大部分荷載由工程結構承重牆、柱傳遞,轉換層結構分為一次或分層施工。

施工工藝

  • 工藝流程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的工藝流程(以分二次施工為例)見圖1。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
圖2 施工工藝流程
  • 操作要點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的操作要點如下:
一、轉換層施工層劃分及荷載傳遞方式
1.轉換層結構可分為一次或分層施工,首先需施工完成澆築轉換層下牆柱,然後分一次或分層施工轉換層梁板,分層施工需根據施工設計中荷載承載力驗算後確定。
2.轉換層下牆柱混凝土澆築至轉換層梁板下口處。對有轉換層梁主筋倒錨人內的牆柱,該部分混凝土僅澆築至梁與牆下倒錨入鋼筋下標高,此部位未澆築混凝土則同轉換層下部梁板一同澆築。
3.如轉換層梁板分為二次澆築,先澆築主次轉換梁下部混凝土,並與梁筋倒錨入柱牆部位的混凝土和下層板同時澆築;等第一次澆築的梁板混凝土強度≥75%後,第二次澆築樑上部混凝土,並與上層板混凝土同時澆築。
4.如轉換層分為二次施工,第一次混凝土澆築的主、次梁荷載均由支撐系統承擔,由鋼管架支撐傳遞至框架牆柱,轉換層下板荷載由鋼管架支撐傳遞至下樓層板下傳。第二次混凝土澆築的荷載靠支撐系統和第一次澆築的下部梁共同承擔,然後通過牆柱和轉換層以下的梁板下傳。
二、模板工程
1.模板及支模架選擇
(1)模板的選擇
模板的選材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如圖2所示為工程中採用的一種模板形式。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
圖2 轉換層箱梁內支模示意圖
梁模板側模:可採用木、竹膠合板或其他材料模板,釘木枋作背枋,採用對拉螺桿及雙木枋對夾固定,箱內用上、中、下三道木枋,水平縱橫向的木龍骨架作內撐,龍骨立柱用木枋,以保證其剛度。
板模板:上、下板底模均可採用木、竹膠合板或其他材料模板,組合鋼模板等。
對主、次梁間距小,上板不能留孔的(需考慮上板留洞後鋼筋預留筋的因素形成孔洞過小)封閉部分梁側模、上板底模板及木龍骨支撐因不能拆除,應一次性攤銷。
對主、次梁梁間間距大,在上板採用留孔待板混凝土強度達到100%後,可對封閉部分梁側模、上板留孔周邊的底模板及木龍骨支撐拆除後再次利用,其後再對上板留孔部分進行再次支模、鋼筋連線(搭接或焊接)、混凝土澆築施工,該部分及洞邊上板底模板及木龍骨支撐因不能拆除,應一次性攤銷。對上板留孔的大小及模板設計,需滿足及考慮以下因素:
上板留孔外露預留筋的二次連線(搭接或焊接),需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204、《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範》JGJ 18及有關規定。上板預留洞口減去預留筋尺寸後能大於拆除的模板尺寸,並能順利從洞口轉出。
梁側模、洞周邊上板底模需分塊組合,其單塊尺寸應小於板預留筋內淨空尺寸,方便拆出及轉運出洞口。
洞口上板邊下底模採用木枋,與上板洞口四周邊底模脫開,立撐採用木枋,作為永久性支撐,使在拆除梁側模、洞口四周上板底模及洞口二次支模、鋼筋綁紮、混凝土澆築等時留洞周邊上板不受到破壞。
(2)支模架選擇(圖3)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
圖3
轉換層主梁支模架:轉換層主梁荷載大,經過多種支模方式進行技術、經濟、安全性等比較後,確定採用Φ48×3.5扣件式鋼管架,以斜撐桿傳力至框架柱與牆方式作為主梁的模板支撐架。
轉換次梁和下板採用Φ48×3.5扣件式鋼管架支模,由立桿將荷載傳至轉換層下樓板及以下各層樓板。
轉換層上板和箱內梁側模採用木枋搭設立的龍骨架支撐。
2.模板及支撐系統的拆除
轉換層梁板模板及支撐需轉換層第一次澆築的混凝土強度達到100%後方可拆除。
三、支撐系統的選擇與設計
1.主梁傳力方式
梁自重及施工荷載→梁底模→底模下橫桿上→橫桿傳至斜桿上→斜桿傳至柱或牆。
2.主梁支撐系統
(1)主梁支撐設計與轉換層模板及支模架受力驗算。
經對多種支模方式進行技術、經濟、安全性能等比較後,確定採用Φ48×3.5扣件式鋼管件,以斜撐桿傳力至框架柱牆方式作為主梁的模板支承架。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
圖4 支架斜撐桿受力簡圖
受力驗算內容:
①荷載計算(模板結構自重,新澆築混凝土自重;鋼筋自重;施工人員及施工設備荷載;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新澆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傾倒混凝土產生的荷載)。
②斜桿受力承載力計算荷載組合。
③斜桿件內力計算、頂部水平桿受力計算及桿件受力驗算。
④扣件受力驗算。
⑤主梁模板及小橫桿受力驗算。
⑥主梁側模支撐受力驗算(對拉螺栓、模板面板、背槓)。
⑦柱上預埋件抗剪驗算(型鋼焊縫受力驗算、型鋼水平肢受力驗算、錯腳抗剪抗拉驗算)。
⑧柱與牆混凝土局部承壓驗算(鐵件錨腳傳遞壓力至混凝土柱局部承壓驗算)。
(2)轉換主梁的支撐系統主要依靠斜撐將荷載傳至柱與牆。施工轉換層下層柱牆時先在柱牆腳處預埋鐵件,先施工完柱牆混凝土拆模後,在預埋件上焊型鋼作為荷載轉遞支點。
(3)搭設時,先搭設樓板滿堂鋼管架、立桿,再搭設掃地桿,縱橫水平桿,梁底一道頂桿。後再搭設主梁斜撐,斜撐間距必須按經驗算後所確定的方案布置。斜撐頂橫桿必須頂緊梁底模,斜撐頂橫桿與斜桿連線處必須增設一個防滑扣件。斜桿增設鎖腳桿,縱橫水平桿,立桿與斜撐分開搭設,並與柱相連線,以增強其整體性。
3.次梁的支撐系統
轉換次梁的支撐系統由間距600毫米×600毫米的立桿,縱橫各一道掃地桿和兩道水平桿組成,其受力驗算內容:
(1)荷載計算(模板、新澆混凝土、鋼筋、施工荷載、支模架自重、轉換層下層樓板承受荷載組合)。
(2)樓板承載力驗算(轉換層以下各層樓板承載傳遞驗算)。
4.轉換層板支撐系統
板下立桿間距由設計計算確定,縱橫掃地桿和水平桿按要求設定。
5.轉換層以下樓層結構傳力措施
由於轉換層自重和施工荷載大,需覆核驗算,對超出轉換層下樓板設計使用荷載時,採用以下各層支模架不拆除,由以下各層樓板及地面分擔,共同形成傳力體系。
6.模板及支撐系統的拆除
轉換層梁板模板支撐及支撐拆除,按荷載覆核驗算中各層樓板所分擔的情況與轉換層混凝土齡期強度確定各層拆除時間。
四、鋼筋工程
1.鋼筋工程施工從原材料進場控制、鋼筋製作、鋼筋綁紮均嚴格按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204進行施工。
2.對工程轉換層結構的特點,可採取特殊措施處理,如:
(1)板的鋼筋網必須每點綁紮;保證板筋位置準確。板上層鋼筋網,採用Φ14鐵支撐通長布置,排距800毫米,以防止上層板筋被踩蹋。
(2)梁中部分穿插難度大的箍筋可以設定開口箍,以便於上部鋼筋的施工。開口箍上下搭接,採用單面焊,焊縫長度大於10d,搭接部位錯開設定。
(3)在綁紮梁時,先搭設滿堂腳手架和梁鋼筋骨架的支承架,將樑上部鋼筋放置支承架上,穿入箍筋,再放下部鋼筋,用Φ25的鋼筋做撐鐵,間距1200毫米一道,每道在梁高的上、中、下設定三根撐鐵,長度為梁寬,以支撐梁面附加的縱向負彎矩筋和作為梁模內撐,並在梁內間距1200毫米加設一道Φ16鋼筋剪刀撐,與梁主筋焊接牢固,以保證梁骨架的穩定。
(4)梁主筋保護層採用Φ25橫向鋼筋作墊塊,間距@800毫米,梁多排鋼筋之間,當梁主筋直徑>25毫米時,採用與梁主筋同直徑的鋼筋作墊塊,間距800毫米。當梁主筋直徑≤25毫米時,採用Φ25鋼筋作墊鐵;間距@800毫米。
五、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等級及性能要求
(1)需考慮實際澆築混凝土的可操作性,避免發生混凝土強度等級錯用的情況,需將轉換層梁高範圍內的梁、板、牆、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統一為一種混凝土強度等級澆築。
(2)因轉換梁配筋密集,為保證轉換梁混凝土澆築密實,採用同強度等級細石混凝土澆築。對轉換梁主筋倒插入柱牆高度範圍內的混凝土,採用提高一個強度等級的細石混凝土澆築。
(3)轉換層所有梁板混凝土可根據抗裂要求摻加聚丙烯微纖維,以增加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
2.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
(1)對水泥、粗骨料、細骨料應嚴格控制,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
(2)外加劑採用高效流化泵送劑和早強型減水劑。
3.混凝土配料攪拌要求
(1)由商品混凝土公司試驗室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試配工作,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嚴格執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T 55和《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J/T 10。
(2)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初凝時間需按泵送施工有關規定設計。
4.混凝土的運輸和布料
(1)混凝土的供應需確保澆築連續的供應量,以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築。
(2)混凝土從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到現場入模時間不宜超過90分鐘。
(3)操作層上混凝土的布料可採用泵送與塔吊方式進行。
5.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1)混凝土的澆築順序(分二次澆築轉換層時):
垂直方向:轉換層下牆與柱(不包括轉換層大梁倒插筋部位)達到設計驗算覆核強度後→第一次轉換層大梁下部及下層板混凝土達到75%強度後→第二次轉換層大樑上部及上層板。
水平方向:根據轉換層結構平面確定。
(2)混凝土澆筑前對模板、支撐系統、鋼筋、預埋件等進行檢查,符合要求,辦理好隱蔽工程驗收和混凝土澆灌許可證後,方可進行混凝土的澆築。
(3)混凝土的澆築高度:梁採用分層澆築,第一層澆築梁40~50厘米和下板,以後每層澆築50~60厘米,下一層必須在前一層初凝前澆築完畢。
(4)同一作業點(面)混凝土下料順序:先下料澆築梁與梁間柱節點混凝土→澆築梁→澆築板。
(5)轉換層第一次澆築時,必須先澆築梁混凝土,待板周邊梁均澆築完一層,梁內混凝土振搗密實,從梁側模下擠壓出一定量到板模內後,再接著澆築板。板應由中間下料向四周梁方向澆築振搗,以避免梁底混凝土出現缺陷。
(6)混凝土振搗採用Φ50插入式振搗棒,梁、柱接頭處用Φ30插入式振動棒。每一振搗延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出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為止。在澆築後層混凝土時,振動棒應插人前一層混凝土5厘米以上。
6.施工縫的處理
轉換梁第一次澆築振搗後不收光,以增加混凝土抗剪能力。第二次混凝土澆筑前用高壓水清除混凝土表面鬆動的石子、水泥膜,表面充分濕潤。
7.混凝土的養護和保溫
(1)混凝土養護採用灑水養護(板)和覆蓋塑膠薄膜(梁)的方式進行。梁第一次澆築高度較大屬厚大體積混凝土,需對混凝土內外溫差進行控制測溫,根據測溫情況採取保暖及降溫措施。測溫採用埋設電熱感應片等方式進行。測溫需對工程轉換層結構特徵作測溫專題方案,按方案要求的布點位置布置測溫點。梁表面採用二層薄膜及保溫材料進行保溫或降溫方式。施工前應準備足夠保溫材料,以解決測溫期間出現的氣溫突變。加強混凝土測溫工作,密切注意觀察混凝土內外溫差的變化,並根據內外溫差情況採取相應的保溫或降溫措施,使內外溫差的差值控制在25℃以內。
(2)由於需要分階段拆除轉換層以下各層支撐系統,轉換層的混凝土試塊組數需多做,根據轉換層以下結構層次及結構支撐體系驗算層次確定組數,並與轉換層梁混凝土同條件養護。按各齡期混凝土試塊的試壓結果,決定各層支撐系統拆除時間。

材料設備

一、材料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所用的材料明細如下:
鋼筋、型鋼、鋼板、焊劑以及常規土建材料等均按設計要求採用,並符合相應國家、行業標準規定。
二、機具設備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所用的機具設備明細見表1。
表1 機具設備
泵車
2台
電機
4台
鐵滾筒及木拖板
各2個
混凝土運輸車
14台
Φ30振動棒
Φ50振動棒
各8個
滾絲機
4台
彎曲機
2台
圓盤鋸
1台
對焊機
1台
鋁合金靠尺
2把
鋼筋切割機
2台
平板振動器
2台
註:機具數量僅供參考,實際需用按工程量大小適當進行調整。

質量控制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的質量控制要求如下:
一、必須遵照執行的規範、規程、標準
1.《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範》JGJ 130;
2.《鋼管腳手架扣件》GB 15831;
3.《建築結構荷載規範》GB 50009;
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204;
5.《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 18;
6.《建築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 81;
7.《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 59。
二、組織措施
在轉換層施工前制定出人員(管理人員、各工種人員)相應職責表、連續作業階段人員交接班時間表及名單,達到指揮、監控、操作實施各負其責。
三、技術措施
1.對於轉換大梁鋼筋較密的特徵,梁採用0.5~2厘米的細石混凝土,採用Φ30插入式振動棒進行振搗,對鋼筋密集部位使用加焊振動片的振動棒。
2.對梁鋼筋自重較大,上層鋼筋採用Φ25的撐鐵支撐,以保證骨架截面尺寸。上層板筋採用鐵馬凳作墊鐵,以防止上層板筋被踩塌移位。
3.對梁跨中穿插難度大的箍筋可以設定為開口箍,以便於上部鋼筋的施工。開口箍上下搭接,採用單面焊,焊縫長度大於10d,搭接部位錨開設定。
4.需將柱、牆、板與轉換梁重合部分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同轉換層梁板。
5.在混凝土中加入一級粉煤灰,以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能,降低水化熱。
6.為提高梁的抗裂性和整體性,轉換層所有梁板混凝土可根據抗裂要求摻加聚丙烯微纖維。需合理選擇配合比,選用水化熱低的水泥,在保證混凝土強度和拌合物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摻合料及骨料的含量,降低單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宜摻用緩凝劑、減水劑等外加劑,以減小水泥水化熱,或推遲水化熱的峰值期,宜摻入適量的微膨脹劑,使混凝土得到補償收縮,降低收縮應力。進行溫度監測控制,當發現混凝土的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以及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超過25℃時,應及時加強保溫或延緩拆除保溫材料,以防止混凝土因過大的溫度應力而產生裂縫。
7.專職實驗員隨機現場抽取試壓塊和檢測其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堅決不用。
8.施工縫處應清除水泥薄膜和鬆動石子以及疏鬆混凝土層,並沖洗乾淨,充分潤濕,不得積水,在澆筑前先在施工縫處鋪50~100毫米厚與混凝土強度相符的水泥砂漿,然後澆築。
9.為保證分層澆築混凝土的質量,減小沖剪力,在疊合面用長1.5米、直徑12毫米@200毫米抗剪插筋呈梅花形布置,也可在疊合面做混凝土抗剪槽,保證結構整體性不受混凝土分層澆築的影響。
10.樑柱受力鋼筋採用機械連線,保證鋼筋接頭的質量。
11.為確保下部結構安全,在第一次澆築轉換層混凝土前,應試壓以下各層樓板混凝土的同條件養護試塊,轉換層下層樓板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等級方可澆築轉換層上部梁板混凝土。
12.模板及支撐架
在支柱與牆模板前,先逐一檢查各部位預埋件是否準確、無遺漏,並辦理好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後,方可支模。
轉換層支撐系統承受的荷載大,在搭設支撐系統時,各種桿件間距必須嚴格按照經荷載計算後所確定的方案規定的尺寸進行,並採取彈線控制方式施工。轉換梁、轉換次梁下間距1800搭設一道剪刀撐,板下間距3200搭設一道剪刀撐,以增加支撐系統整體穩定性。
在澆築混凝土前,用測力扳手檢查支撐系統的扣件,保證扣件的緊固力矩為40~65牛·米。其主梁支撐系統必須全部檢查,合格率必須為100%,其餘次梁及板支撐系統按《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範》第8.2.5條執行。
模板的截面尺寸、平整度、垂直度、接縫等必須符合相關規範規定。
由於主梁第一次混凝土澆築荷載靠斜撐傳遞通過預埋件傳至柱與牆,在澆築第一次梁板混凝土時,轉換層下牆柱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設計驗算覆核強度以上,以保證預埋鐵件的錯固強度。
轉換層梁模板起拱為3‰。
轉換主梁的斜撐桿受荷載大於單個扣件抗滑允許荷載,因此模板底小橫桿與斜桿相扣的扣件下,均應增加一個抗滑移扣件。斜撐桿因受力較大,不宜接頭。
轉換層主梁斜撐鋼管宜採用整根鋼管,如確需搭接其搭接長度≥1.0米,並應採用3個扣件連線,相鄰桿件接頭儘量錯開布置。
支模架的各層水平桿與轉換層下柱相連拉接,增強支模架整體穩定性。

安全措施

採用《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施工時,除應執行國家、地方的各項安全施工的規定外,尚應遵守注意下列事項:
一、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條例,結合施工單位實際情況和工程的具體特點,組成專職安全員和班組兼職安全員以及工地安全用電負責人參加的安全生產管理網路,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人員的職責,抓好工程的安全生產。
二、施工現場按符合防火、防風、防雷、防洪、防觸電等安全規定及安全施工要求進行布置,並完善布置各種安全標識。
三、各類房屋、庫房、加工場、料場等的消防安全距離做到符合公安部門的規定,庫房堆放易燃品需設特殊防護及安全措施,嚴格做到不在木工加工場、料庫等處吸菸,隨時清除現場的易燃雜物,不在有火種的場所或其近旁堆放生產物資。
四、氧氣瓶與乙炔瓶隔離存放,嚴格保證氧氣瓶不沾染油脂,乙炔發生器必須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
五、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範》的有關規範規定執行。
六、施工現場用電嚴格遵守《電氣安全技術》規定。用火嚴格按照《施工消防安全》要求執行。搭設腳手架應嚴格執行《施工腳手架安全規程》。
七、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符合《特種行業勞動安全規程》。
八、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保證體系,加強施工作業中的安全檢查,確保作業標準化、規範化。

環保措施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的環保措施如下:
一、施工單位根據工程的具體特點,成立對應的施工環境衛生管理機構,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政府下發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加強對施工燃油、工程材料、設備、廢水、生產生活垃圾、棄渣的控制和治理,遵守有防火及廢棄物處理的規章制度,做好交通環境疏導,充分滿足便民要求,認真接受城市交通管理,隨時接受相關單位的監督檢查。
二、將施工場地和作業限制在工程建設允許的範圍內,合理布置、規範圍擋,做到標牌清楚、齊全,各種標識醒目,施工場地整潔文明。
三、對施工中可能影響到的各種公共設施制定可靠的防止損壞和移位的實施措施,加強實施中的監測、應對和驗證。同時,將相關方案和要求向全體施工人員詳細交底。
四、設立專用排漿溝、集漿坑,對廢漿、污水進行集中,認真做好無害化處理,從根本上防止施工廢漿亂流。
五、定期清運沉澱泥砂,做好泥砂、棄渣及其他工程材料運輸過程中的防散落與沿途污染措施,廢水除按環境衛生指標進行處理達標外,並按當地環保要求的指定地點排放。棄渣及其他工程廢棄物按工程建設指定的地點和方案進行合理堆放和處置。
六、對施工場地道路進行硬化,並經常對施工通行道路進行灑水,防止塵土飛揚及污染周圍環境。

效益分析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將轉換層施工的常規施工(採用密集性多層支撐施工方法)轉入為將轉換層分為一次或分層施工及將轉換層大梁與施工荷載改由建築自身結構傳遞至基底的支撐體系,節省人力及模板支架材料,為2007年後框剪結構工程在類似情況下的施工提供了決策依據和技術指標,該工法技術將促進框剪結構工程轉換層施工技術進步,具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套用實例

《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的套用實例如下:
該工程建築面積為1.8萬平方米,框剪結構,地下兩層,地上十八層,其中地上1~3層為商場,4~18層為住宅。由於3層以上結構和使用功能發生改變,在第4層設定轉換層,其轉換層大梁共18根,梁長3.1~30.15米不等,寬度1000~2100毫米,高度為1600毫米,總重1367.2噸;轉換層次梁共30根,梁長為2.7米~15.58米不等,寬度400~1200毫米,高度為1600毫米,總重為520.43噸,主梁與次梁共重(不含樓面雙層板):1887.63噸。該工程轉換層採用二次分層施工及建築自身結構傳遞的施工方法,減少了施工難度,確保了工程質量,節約了成本。
該工程建築面積約為4.4萬平方米,框剪結構,地下二層,地上23層。該工程轉換層採用二次分層施工及建築自身結構傳遞的施工方法,減少了施工難度,確保了工程質量,節約了成本。
該工程建築面積約為3.9萬平方米,框架結構,地下二層,地上27層,1~3層為商場,4~27層為住宅。由於3層以上結構和使用功能發生改變,在第4層設定轉換層,其轉換層主、次梁與板類似實例1中某商住樓工程。該工程轉換層採用二次分層施工及建築自身結構傳遞的施工方法,減少了施工難度,確保了工程質量,節約了成本。

榮譽表彰

2009年10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建質[2009]162號”檔案發布《關於公布2007-2008年度國家級工法的通知》,《高層建築鋼筋砼箱型轉換層結構施工工法》被評定為2007-2008年度國家一級工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