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縣茂腔劇團,茂腔演出團體。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蔡站勝利劇團,1955年改為高密縣勝利劇團,王省策任輔導員,後改稱膠州專區勝利劇團。1956年定為現名。創作...
由高密茂腔劇團演出的現代戲《盼兒記》曾於1990年應邀晉京演出,頗受好評。2006年5月,高密茂腔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曰,又被評為“...
茂腔,山東省高密市、膠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茂腔是流行於濰坊、青島、日照等地的地方戲曲,最初為民間哼唱的小調,稱為“周姑調”,傳說...
高密市觀音堂在眾信友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於農曆三月在闞家鎮遠家屯村遷建落成...即將到來,為增加廟會(集市山會)的歡樂祥和氛圍,觀音堂特邀高密市茂腔劇團前來...
諸城茂腔早期以家庭戲為主,班社有“順和”、“春和”、“共和”等;建國後,李玉堂等在高密組建了“群力”業餘茂腔劇團;l955年,該團劃歸諸城,成為“諸城縣茂腔...
膠南縣茂腔劇團 1960年成立,1962年撤銷,1965年復建,時主要演員有王仙美、陳艷芹、孫義明等。...
青島市茂腔劇團建團於1950年,前身是青島金光茂腔劇團,1958年青島金光茂腔劇團調至膠縣,更名為膠縣茂腔劇團,1986年改建為“青島市茂腔劇團”並加掛“膠州秧歌...
高密市轄1個開發區、3個街道、7個鎮:開發區、朝陽街道、醴泉街道、密水街道...”俗稱“拴老婆橛子戲”, 由高密茂腔劇團演出的現代戲《盼兒記》曾於1990年...
茂腔戲的起源,眾說紛紜,至今難以統一認識,初期流傳於高密、膠縣等地。叫法上有...茂腔最盛時流行於山東、遼寧、蘇北等地,有十幾個專業劇團。1958年,金光茂腔劇...
膠州、高密在相互交融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非常接近的民俗文化。膠州大秧歌馳名中外,兩地都喜歡茂腔,有專業的茂腔劇團,民眾基礎雄厚。高密三絕--剪紙、泥塑、撲灰...
“桿花”,除臨近村民蜂擁圍觀外,還吸引了濰縣、安丘、高密、諸城、臨沂等地...1956年,五蓮縣茂腔劇團建立後,對傳統劇目進行了挖掘、整理,改革的同時又移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