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渣單獨粉磨已被不少水泥廠和粉磨站採用,礦渣粉磨系統廢氣中含有一定的水氣,且礦渣微粉的粘性大、粉塵剝離性差,對它進行淨化處理也比一般廢氣難度更大。該除塵器採用高壓離線行噴脈衝清灰方式,確保每條濾袋清灰徹底,設備阻力低,且離線清灰方式使得系統阻力穩定,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礦渣粉磨系統高阻力的矛盾,實現了收塵器高效、低阻、安全運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能滿足不斷提高的環保新標準的要求。
特點
1、粒度細,礦渣微粉的比表面積要求達到400m/kg以上,產品>45μm的篩餘一般<2%,3~30μm的含量為65%~70%,<5μm的含量一般≥20%;
2、礦渣粉塵比重輕,密度為2.80~2.90Kg/m;
3、粉塵的粘性大、剝離性不好等特點;
4、含塵氣體具有一定的溫度,一般為60~110℃;
5、含塵氣體具有一定的濕度,濕含量為5~8%,露點一般為40~55℃。
開發設計
(2)、清灰及自動控制
隨著過濾工況的不斷進行,濾袋外表面上的粉塵越積越多,設備的運行阻力逐漸增加,為了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高壓離線脈衝袋式除塵器阻力的上限通常維持在1200~1600Pa範圍內,當超過此限定範圍,由清灰控制器定時或定阻地發出指令,也可用手動來進行三狀態清灰。
本除塵器採用循環分室離線脈衝清灰方式,其清灰過程是清灰控制器發出信號,首先令一個袋室的提升閥關閉以切斷該室的過濾氣流,然後打開脈衝閥,在極短的時間(0.1~0.2秒)向箱內噴入0.4~0.6MPa的壓縮空氣。壓縮空氣在箱內高速膨脹,使濾袋產生高頻振動變形,再加上逆氣流的作用,使濾袋外表面所附的塵餅變形脫落。在粉塵充分沉降後,提升閥打開,此室再次進入過濾狀態,而且避免了噴吹清灰後產生的粉塵二次揚塵。經一定的時間間隔後再對下一室離線清灰,如此逐室循環清灰。
行噴脈衝噴吹清灰方式:清灰動能大,能逐排均勻地對收塵器內部濾袋每條實現徹底清灰,運行阻力小、濾袋可以較長(可超過6m)且長徑比大,體積小、占地面積少、重量輕。氣箱脈衝清灰方式:清灰動能較大,由於採用一至二隻脈衝閥給一個袋室清灰,要保證清灰乾淨,袋室不能太大,濾袋也不能太長。大型氣箱脈衝收塵器濾袋數量多,占地面積大。採用離線清灰方式,但設備內負壓較大時,不易實現不停機線上檢修、換袋。
通常按氣源壓力將脈衝噴吹清灰分為高壓脈衝噴吹清灰和低壓脈衝噴吹清灰,本項目選氣源壓力範圍為0.4~0.6Mpa,即高壓脈噴清灰﹐其依據如下:
①高壓清灰更徹底,所需清灰次數少,節約高壓氣源,帶入外部壓縮空氣少,減輕收塵器尾排風機負荷,因而能耗低,運行費用少。
②水泥廠常用收塵器所用壓縮空氣氣源壓力範圍為0.4~0.6Mpa,便於統一管理等。
③高壓清灰用最少的壓縮空氣誘導較多的經過濾後的乾淨熱氣清灰,有利於設備抗結露。
袋收塵器過濾風速計算公式為:V=k×Q/60F
式中V---風速m/min
k---風量波動係數
F---面積m
Q---風量m/h
高壓行噴袋式除塵器選用拒水防油滌綸針刺氈濾料,根據使用場合,當用於普通的磨機通風(含塵濃度小於100g/m),推薦風速為1.5~1.8m/min;當除塵器用於高效選粉機後續成品收集時(含塵濃度大於500g/m),推薦風速為1.0~1.2m/min。
當濾袋的長度及每排濾袋的數量確定後,噴嘴的孔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通過試驗,也證實噴吹孔直徑的大小是影響噴吹力大小的關鍵,以6~8mm左右為宜,圓型孔優於其它形狀的孔,且隨著噴吹孔距脈衝閥的遠近大小不等。脈衝閥的大小決定著每根噴吹管開孔的個數,要使一根噴吹管較多的濾袋,必須採用較大的脈衝閥。根據確定的收塵器處理風量,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後,我們採用G1/2脈衝閥,每閥噴吹8條濾袋。脈衝閥動作時產生的聲波還可以使濾袋產生微振動,起到輔助清灰作用。
(1)箱體結構設計
收塵器的箱體一般為矩形結構,它與一般袋式收塵器的不同之處,主要是固定濾袋的多孔板在箱體的上半部,且收塵處於負壓運行狀態,在濾袋內裝設防止濾袋被負壓吸癟袋籠。收塵器箱體承受壓力F=S×P
式中F—壓力KN
S—面積m
P—單位面積承受壓力Pa
根據設備承受壓力大小,確定箱體鋼板厚度及加強筋的布置形式和密度。設備承受的負壓根據使用工藝確定,一般小於7500Pa,為了安裝及更換濾袋方便,濾袋的形狀設計成單筒圓形。要把濾袋安裝在箱體內,首先要在箱體內設定一塊多孔花板,即根據濾袋直徑的大小在一塊鋼板上開數個大小相同的孔。孔中心距也很講究,過小,造成收塵器內部氣體嵌速度過高,易造成設備阻力大,不可避免濾袋之間的相互摩擦;過大,使設備體積增大,造成浪費。多孔花板的結構是確定收塵設備尺寸的關鍵。另外,多孔花板既要承受系統負壓,又要承受濾袋及袋籠的重量,稍有變形可能影響袋口處的密封效果,我們設計時對多孔花板已做了加強處理。
(2)進出風口設計
進出風口及風道風速降低,設計中應以降低風速為首選,進出風口及風道風速不超過10m/s為佳。同時進風道應考慮防積灰結構設計。即可降低阻力又能更好的均風,有的設計者在風道中設計擋流板(或叫均流板)以達到均風目的,筆者認為這樣會增加阻力損耗。
(3)進出風道底部設計
含塵氣體經風道進入灰斗,灰斗的溜角應大於60℃,這樣不容易積灰。此設計擴大灰斗上口尺寸,消除積灰面,同時增大了風道與灰斗間的通風截面,使風道與灰斗間的氣流速度降為1.58m/s。
(4)淨氣室及提升閥設計
閥口氣流速度對設備阻力有影響,一般為8~10m/s較為合理。經過運行數據比較,我們認為閥口氣流速度應不大於6m/s。
(5)密封及鎖風設計
設備的漏風主要來自頂部檢修門和灰斗的卸灰裝置。頂部檢修門採用橡膠密封條,其鑲嵌在門板與角鋼的溝槽內,兩垂直方向的密封條採用45℃對接,接縫設計成曲線。依據多年的使用經驗,大灰量且鎖風要求較高的場合不宜採用卸灰翻板式閥,為此我門設計了分格輪卸灰閥。該閥結構簡單,卸灰量大,密封效果好。與卸灰翻板式閥相比,採用這種卸灰閥,可靠性更高。依據除塵器運行時進出口溫差(8~10℃)計算,整機漏風率<4%,密封及鎖風設計較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