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7號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於1967年用“高原4號”作母本,“高原3號”作父本雜交, 1972年育成並命名, 1973年開始推廣, 1978年經青海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繼續推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原7號
  • 選育單位:青海省農林科學院
主要性狀,適種地區,栽培技術要點,

主要性狀

株型直立,株高80cm左右,莖綠色生長勢強;葉綠色,複葉大,側小葉4~5對;花序總梗淺綠色,花冠白色,雄蕊黃色,柱頭 3裂,花柄節無色天然不結實:塊莖橢圓形,黃皮黃肉,表皮光滑,塊莖大而整齊,結薯集中;半光生幼芽基部橢圓形、紫紅色,頂部鈍形、淺紫色,塊莖休眠期特短,耐貯性中等。中晚熟,生育日數 120天左右;蒸食品質中等;加工品質:乾物質20.9~29%,澱粉14.2~18.3%,還原糖 0.2%;粗蛋白質 1.53%,維生素 C7.7mg/100g;輕感晚疫病,較抗環腐病,較耐澇;在西北高原水澆地,667平方米產量為 2500~3000kg,高產可達4000kg,旱地1500~2000kg。

適種地區

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肅、寧夏,山東、江蘇、河南等地也有栽培。

栽培技術要點

該品種高產、結薯早,要求施底肥、水肥條件好的地塊,提早進行田間管理;植株粗壯,宜於等行距種植,水地密度 667平方米3300~3500株,旱地 667平方米3500~3800株;塊莖休眠期特短,適於二季作區栽培,播前需催芽處理,以打破休眠期,促進苗齊;塊莖表皮薄,易受傷,癒合慢,收運時注意減少碰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