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占祥論中國人格

高占祥論中國人格

《高占祥論中國人格》是2016年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占祥,什麼是人格?簡言之,人格就是人品的格調,是一種道德形象,內在於人的道德水準修為,外在於行為產生的形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占祥論中國人格 
  • 作者:高占祥
  •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 ISBN:978756990487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出版背景,

內容簡介

什麼是人格?簡言之,人格就是人品的格調,是一種道德形象,內在於人的道德水準修為,外在於行為產生的形象。人格這個概念,*早源於古希臘薩蹄兒歌隊所佩戴的角色面具。儘管與今日的人格定義已大相逕庭,但至少說明了人格的種種不同,人格與角色的對應,人格是一種角色的形象,人格具有人為的製作性。而具有角色的本來面目,是不可由他人替代的。

圖書目錄

序言:21世紀的生存智慧與中國人格/001
仁:仁者愛人
在人生之路入口處的兩塊路標/002
無尚者唯好仁,欲仁者仁自至/006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009
“愛”、“自愛”、“五愛”/013
讀一讀孟子的“養氣說”/018
與人為善,廣結千緣/022
人的品位在無私,人的價值在奉獻/027
待人以“四心”,足令世人悅服/032
惻隱之心:不可泯滅的人類良知/036
高明者容人,志大者能忍/039
“勇敢”面面觀/042
齊白石與梅蘭芳的“雪中送炭”/047
自助者自立,助人者自樂/050
良心:人身上優於禽獸的地方/054
目 錄
002
義:正義知恥
用青春熱血譜一曲當代“正氣歌”/060
人生大丈夫,無暇憂得失/065
忠肝義膽正氣,神敬鬼欽人懷/068
壞事做絕了,天人不容/071
古人的“一介不取”與領袖的“不便再薦”/074
有欲則剛方顯本色/078
不合道義,一飯不受;無違節操,天下可取/082
私以情論,公以事分/086
悔中求悟“三段論”/089
人知道自己錯時,便是走向偉大的開始/093
慎獨:暮夜有四知,畏己不畏人/095
對可恥行為的追悔,是對生命的拯救/098
恥莫大於無恥之恥/101
禮:道德之極
主敬涵養是人的價值與魅力所在/106
文明交往中的“三不失”與“三十忌”/110
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難成/114
養親是義務,敬愛為孝心/118
程門立雪與朱子嫁女雙美談/124
003
智:以學廣智
是什麼在決定你的社會生存等級/130
我的“三善”讀書法/134
墨染三池水,筆下自生花/136
學問之道的“五端說”/140
天才的定義是“不斷地注意”/144
信:守誠重行
明大臣的“偽”與澳總理的“誠”/150
衾影無慚,俯仰不愧/153
天下能感人成事者,唯“誠信”二字/156
謊言:林肯如是說/162
讒言不可聽,讒夫不可為/165
誹謗者:人類中卑劣而可憐的一個品種/169
薩迪說:只會講空話的人並不比畜生高明/172
愛因斯坦給青年人開列的“成功公式”/175
是什麼在決定你的命運/179
耳、目、心、足、手的知行“五到論”/181

出版背景

什麼是人格?簡言之,人格就是人品的格調,是一種道德形
象,內在於人的道德水準修為,外在於行為產生的形象。人格這
個概念,早源於古希臘薩蹄兒歌隊所佩戴的角色面具。儘管與
今日的人格定義已大相逕庭,但至少說明了人格的種種不同,人
格與角色的對應,人格是一種角色的形象,人格具有人為的製作
性。而具有角色的本來面目,是不可由他人替代的。
那么什麼中國的人格呢?儘管人格的內涵有它的歷史性,
但談中國的人格,無論如何是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的。因為人
格的形成,既具有個體生理基因的秉賦,也有歷史文化的遺傳
與後天教化的養成。而中國人格的形成,影響力、滲透力
強大的,莫過於中國的傳統儒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孔孟之
道。儘管時過境遷已兩千餘年,但思想文化的傳承力,何止幾
千年?而人性的改變絕非以千年為計算單位的。而中國儒學經
典在今天仍然刊行於世,常銷不衰就是好的證明。因為它有
用,所以才流傳。而且其流傳不只限於中國。
002
現代的東方人羨慕西方人的物質文明與科學技術發展的高
水平,而西方人卻景仰東方人的淳樸典雅、注重倫理和家庭關
系。中華民族注重修養及其修養程度歷來是舉世著稱的。乃至
一九八八年全世界諾貝爾獎得主集會的宣言就宣稱: “如果人類
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二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
的智慧。 ” 而孔子的智慧卻是把人格的建樹,完全奠基在“修
養”的基礎之上的。
在中國倫理思想史上,很早就認為修養是把社會道德規範
變為人們的道德品質、道德行為的關鍵環節,修身養性受到特
別的重視。儒家典籍《大學》、《中庸》 , 不僅把“修身”與
“齊家” 、 “治國” 、 “平天下”並提,而且把修身作為前提和基礎
來看待: “身修爾後家齊,家齊爾後國治,國治爾後天下平。 ” 強
調“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 與儒家對立的墨
家學派,亦著有《修身》、《所染》諸篇,認為修身為人生所
必需。什麼是修身?無法是像冶金磨玉一樣的去打造光彩的人
格,光大人的形象。
中國傳統的修養觀還認為:修身首先要正心,修身的意思
絕不僅限於外表的修飾,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即所謂的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 這正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所在。在市
場經濟條件下成長起來的當代青年,更應該深刻認識進行道德
修養的必要。良好的道德品質不可能與生俱來,只有通過長期
的修養才能形成。所以說,這也是所有想成為合格的中國人畢
生必修的“功夫課” 。
003
修養是實現道德規範的關鍵環節,必然具有歷史的內容與
多層次的結構。在奴隸社會,強調修養,是為了維護奴隸主的
權威,形成奴隸對奴隸主的屈從和人身依附,以及對奴隸主的
忠誠。在封建社會,除了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外,還有圍繞
仁、義、忠、孝、禮、智、信、善等一系列道德規範的信條,
儘管其中摻進了許多封建毒液,但其中亦包含了不少合理的因
素,不可一概地批判拋棄。這八個字的本身,至今仍有它的價
值。天底下沒有把孩子與髒水一齊潑掉的,罌粟花的本身並沒
有罪過,有罪的是濫用了它的人。而且正是儒學中的這些道德
理念,為中國人格的形成,建構了基幹骨架,填補了血肉,並
為其灌注了靈魂。
孔子十五歲開始,立志研究學問修養道德,終於成為聖人。
從孔子的例子看來,偉大的人格,是從不斷的修養得來的。
封建社會的道德觀不免帶有歷史的局限,在科學昌明的今
天,人們的道德觀升華到新的境界,但“浩然之氣”的修養卻
始終是人生修養的核心內容。
誰想成為一個有道德的、高尚的人,誰就必須自覺地進行
道德修養,舍此別無他途。
向稱“禮儀之邦”的中華民族,歷來就講究道德修養,講
究高尚的情感和堅貞的節操。
修養,不是要我們成為畏首畏尾、謹小慎微的人。富於開
拓精神,亦是修養的重要目標。
修養,並不是把每個人都塑造成同一個樣式。人的才能和
004
性格各有不同,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稟賦和長處,向好的
一面儘量去培養和發展。
修養,是使人成為人才的通途,它的目的是使個體的人具
有人類中先進人物所共有的精、氣、神。
修養,不是束縛,而是解放。我們之所以如此強調修養,
因為它是形成高尚人格的必由途徑。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進行過一項連續三十年的實驗,他挑選
了一千名智力超常兒童進行跟蹤實驗。心理學家仔細研究了百
分之二十有成就的對象和百分之二十無成就的對象,發現
他們之間和顯著的差別,不在於智力,而在於意志、信
念、進取心等非智力因素。智慧與修養是一對孿生子。人的修
養程度,決定自身的潛在智慧能否充分發揮,從而決定人在事
業上的成敗。而人格的形成與品格的高下,同樣與人的主觀修
為是分不開的。
偉大的中國夢,為我們開闢了廣闊的前景。希望我們祖國
的花朵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的
實踐中,努力打造自己的人格,用我們每個人的高尚人格,構
築起“中國人格”新的長城,讓我們的國家不僅以富強以高度
發達面貌,也同時以高度的文明風尚為中國標誌,高高地自立
於世界民族之林。是為序。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