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作風情

高作風情

《高作風情》是2015年9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作風情》編委會。

基本介紹

  • 書名:《高作風情》
  • 作者:《高作風情》編委會
  • 類別:地方文化
  • 頁數:265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9月
  • 開本:710×1000mm1/16
  • 版次:第1版 第1次印刷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由《高作風情》編委會編著的《高作風情》一書,主要介紹了高作歷史人文和風情風俗,內容包括鎮區概覽、現代人物、已故人物、歷史人物以及紅色記憶和高作地域風情等。
高作是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鎮。早在一千多年前的盛唐初期,這方熱土便以"高作"立名。悠遠的時光年輪,漫長的歷史積澱,為之打造了古老而厚重的文化底蘊。 明末顧炎武所著《天下郡國利病書》中這樣 描述高作"境內有著神奇傳統的古唐槐、七家橋和六里長街等"。明末清初,高作曾被列為鹽城"八大鎮"之一 ,這些都表明,高作的歷史源遠流長。再則,1941年建陽縣(今建湖縣)立縣之初,縣委、縣政府治所就曾設於高作境內長北灘,成為烽火歲月全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更給高作鎮增添了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
名人多,人文優勢凸現,系高作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穿行於一馬平川、鐘靈毓秀的這片熱土,歷史、當代、各類、各方面的名人軼事會讓您稱羨不已。回望歷史,這裡曾孕育了不少在鹽阜乃至更大境域留有芳名的仁人志士,他們在為這塊土地回饋添彩的同時,也為今天我們做人行事提供 了借鑑。高作是個革命老區。當年,劉少奇、陳毅、黃克誠、 粟裕和洪學智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這裡留有足跡;新四 軍和高作人民結下的軍民魚水深情被傳為佳話。高作是育人的沃土、幹部的搖籃。神奇的水土滋養了勤勞勇敢的高 作人民,紅色的土地鍛打出了一支胸有民眾、德才兼備、鐵心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幹部隊伍。這支隊伍以及在其引領、薰陶下的後代們不辱使命,不懈戰鬥,奮發工作,在各自的崗位上作出了超凡的業績與貢獻。這一切,成了今天每一個高作人的自豪和驕傲。

作者簡介

編委會人員名單
顧 問: 顏世貴 王春瑜 唐張新
執行主編: 王學言 許兆廣
編 委: 馬慧 王學言 紀雲梅 許兆廣 張萬康 李世安 杜乃彤 陳玉柱 季如華 金之愚 金學桂 姜茂友 陶天真 嵇紹波 彭淑玲 朱明安 游育林 凌炳奇(按姓氏筆畫排列)
校 對:洪錦明 王愛槐

圖書目錄

第一編 鎮區概覽
一、 建制 人口 人文
高作是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鎮。相傳早在盛唐初年,這塊熱土便以"高作"立名,明清時代形成集市。 民主建政後,鎮境屬鹽城縣第六區。建陽縣(建湖縣名前身)立縣時,首屆縣委、縣政府治所設於境內長北灘(今長北村),稱建陽縣一區,後改稱高作區。1957年成立高作鄉,1958年改稱燈塔人民公社,1959年更名高作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高作鄉,1987年撤鄉設鎮,2001年進行村組合併,現有15個11村1個居委會。
高作土沃水豐,宜居宜住。 建國初期,全鎮總戶數為11320戶,總人口 55845人。但隨著其後計畫生育、優生優育觀念深入人心,人口出生率得以控制,加之改革開放以來,不少青年向外發展,加之城鎮化步伐加快,村(居)人口構成發生變化。 2014 年,全鎮總戶數13641戶,總人口37041 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473 人,占總人口的39.1%。
高作人傑地靈,歷史悠久。古鎮境內不僅留有許多美麗傳說,而 且有文字見證。戰火紛飛年代,新四軍與高作人民結下了魚水深情; 解放後,當代高作人秉承先輩的豪情熱血,將他們的遺願和精神化 成前進動力,從這裡走出了一批名人才俊。 戰鬥在家鄉的高作兒女 乘改革開放的春風,三個文明一起抓,在經濟跨越發展的同時,高作鎮多次被省文明委評為"江蘇省文明鄉鎮"。高作是塊紅色的熱土。鑒於境內長北灘王家祠堂系當年建陽縣治所所在地 (後被戰火所毀),而且還是劉少奇、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曾經工作和戰鬥過的地方,因此,為弘揚革命傳統,激勵後來人,高作鎮各界人士和地方民眾自籌百萬資金,從 2012 年 3 月起對"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 進行恢復重建工作。 重建後的建陽縣委、縣政府舊址面容一新,氣宇 軒昂,現已對外開放,接待各地領導、嘉賓和遊客。
二、 氣候 土壤 河流
高作屬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春季,天氣多變,時冷時暖,多大風連陰雨天氣。夏季,天氣炎熱,尤其是七、八兩月,日最高氣溫在 35"C以上持續多日,且雨水集中,颱風、暴雨頻發。秋季,天氣日漸轉涼,降水量明顯減少,深秋之時,秋高氣爽,睛空萬里。冬季,寒潮不時入侵,氣溫驟降,特別是入冬後,境內受強冷氣團12控制,多刮偏西北風,天氣寒冷,雨水較少。多少年前,鹽阜建湖一帶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由於黃河奪淮,海岸線逐步東移,形成了衝擊平原,而高作正是這塊平原中的一部分。土壤類別大多屬水稻土類,系長期淹水種稻和脫水耕種熟化而成,土壤屬性以油泥土為主。高作境內溝河縱橫,水系成網。其中鎮四周大的骨幹河道有:古 老的西塘河、神奇的豆糧河、連線東西的北塘河、里下河泄洪通道射 陽河。境內中等以上的河流還有10餘條,即大陸溝、洗泥溝、黃泥溝、高作河十字河、戰備河和創業河等,他們有的因地域而得名、有 的因姓氏而得名、有的因村莊而得名、有的因史傳而得名。溝河港叉交錯,不僅有利於農業生產,而且為交通運輸與人民生活提供了便利。高作素有"水鄉明珠"、"魚米之鄉"之稱。
三、 工業 農業 服務業
高作歷史上以農業為主,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從發展鄉鎮企業起步,工業得以逐步加強。 至 1986 年,全鎮有 19 家工業企業,主要 產品有煤礦機械、油田機械等。"八五"期間,實施以工強鎮、招商引資、全民創業戰略,引進項目近70個,主要產品除機械外,新增了節能燈具、玻璃製品等。2000 年起,高作搶抓深化改革機遇,以開放的胸襟,相繼建成了高作民營工業園和十字河民營機械創業園,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投資者。 綠色新能源、系列建材、精密陶瓷、石油機械 等產業各展風采,高作鎮因此享有"私營工業新鎮"的美譽。
高作的農業生產曾長期以種植糧、棉、油為主,九十年代起,調 整內部結構,發展蠶桑、果木栽培,增加豬、雞、鴨、兔的飼養量。 2000 年,在西站村境內新建大型養鴨場,飼養名貴櫻桃谷鴨,效益良好。 2008 年,在大墩村新建萬頭豬場。2014 年,全鎮有養兔、養豬和水產 等專業合作社 53 個, 農民經紀人 11800 人,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8890 萬元。
三產服務業原是高作鎮的一個弱項。改革開放後特別是近10多年來,鎮黨委和政府採取積極措施,加大發展力度,滯後局面顯著改變。原有老項目得到發展,時尚服務內容不斷增加。2014 年,實現服務業產值34319萬元,在全鎮三業總產值中占比己上升到 37.5%。
四、 科教文衛 集鎮建設 人民生活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工業、農業、服務業協調發展,全鎮的教衛文體和集鎮建設等各項事業亦突飛猛進。 高作中學和鎮中心國小校舍面貌一新,校園書聲琅琅,教育質量逐年提高。 醫療衛生投入增加,用房擴展,設施改善,服務最佳化。 電視、於機普及,民眾文化生活豐富。小城鎮建設自 1996 年以來,己形成"兩縱兩橫"的井字型框架,道路四通八達,鎮政府所在地有通往縣城和鄉村的公路,交通方便快捷。房地產業持續穩步發展,鎮區商住樓鱗次柿比,店鋪林立,千年古鎮生機盎然,煥發出獨特的魅力。 伴隨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民生得到極大改善。 2014 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 12509 元。保障 體系不斷完善。 低保、新農保水平提升,新農合實現應保盡保,廣大民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居樂業,家庭幸福,社會和諧。喜看今日高作,全鎮人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精神振奮。 他們決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推進跨越發展,為建設美麗 高作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