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論批評:體驗論美學是在認識論美學於20 世紀80 年代喪失盟主地位,並逐漸分裂成碎片的時候脫穎而出的。它發源於中國古典美學,並且借鑑西方體驗美學,是一種注重個體的非邏輯的當下瞬間直覺的批評方式。它強調用詩意和評點的方式把握作品。從孔子的“興於詩”開始,中國的古代美學呈現出一條體驗詩學或體驗美學的傳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體驗論批評
- 所屬學科:美學
- 類型:名詞
體驗論批評:體驗論美學是在認識論美學於20 世紀80 年代喪失盟主地位,並逐漸分裂成碎片的時候脫穎而出的。它發源於中國古典美學,並且借鑑西方體驗美學,是一種注重個體的非邏輯的當下瞬間直覺的批評方式。它強調用詩意和評點的方式把握作品。從孔子的“興於詩”開始,中國的古代美學呈現出一條體驗詩學或體驗美學的傳統。
體驗論批評:體驗論美學是在認識論美學於20 世紀80 年代喪失盟主地位,並逐漸分裂成碎片的時候脫穎而出的。它發源於中國古典美學,並且借鑑西方體驗美學,是一種注重個體的非邏輯的當下瞬間直覺的批評方式。它強調用詩意和評點的...
《體驗批評一種新的文學批評觀》是2008年黑龍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奎志。作者簡介 張奎志,男,遼寧省新民人,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文藝理論、美學的教學和研究。致力於體驗美學、體驗批評的研究,所發表的有關體驗批評、體驗美學方面的文章多次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等摘編。內容簡介 ...
感興修辭批評,簡稱興辭批評,是一種把審美文本的感興修辭問題置於中心地位的批評方式。這是由注重個體體驗的感興論與突出特定語境中的語言效果的修辭論兩者融會起來的批評框架。它是在以往美學批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綜合了語言論批評所標舉的語言性與傳統批評中所看重的社會效果論,吸取了修辭論批評中追求語言效果...
內省批評法(introspective criticism)是指根據自己的內心體驗來理解分析、評價藝術作品的一種文藝批評方法。這類方法被認為主觀色彩太濃厚、切實性較差、表述不確切,常受到批判,在心理學中的地位不及實驗法。但在文學藝術活動中,卻得到了普遍運用。文藝活動極具有個性色彩,作家追求個性,作品要有個性,對文藝作品的...
這些作家創作的心靈奧秘和獨特的個人風格深深地吸引了新時期批評家,他們希望通過結合作家生平經歷、情感體驗和創作活動剖析的方法,來透視作家的意識構成與文本的深層關係,從而解釋創作主體為什麼“這樣寫”的原因。關於作家的無意識心理學批評文章數量很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見之作。王曉明的《所羅門的瓶子──論張賢亮的...
審美批評往往附屬於倫理批評,甚至也附屬於社會批評。它作為一種形態而言的基本特點如下:(1)審美批評首先是一種情感性評價,它著眼於作品以什麼樣的情感並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成功的表現和引起了讀者的心靈震盪與情感激動。(2)審美批評又是一種體驗與超越矛盾統一的批評,這種批評往往具有“超功利”的性質。(3)...
《體驗與文學》是202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奎志 / 亓元。內容簡介 本書贊同伽達默爾所說的, “體驗”和審美之間存在著一種“親合勢(Affinitat)”認為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都離不開“體驗”。因為文學作品是作家通過“體驗”的方式創作出來的,批評家也要用“體驗”的方式來理解作品,只有...
《體驗與評論:建築研究的一種途徑》是2019年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支文軍。內容簡介 《體驗與評論:建築研究的一種途徑》是由同濟大學支文軍教授歷年發表的學術論文整理而成的專著。支文軍教授主持並擔任《時代建築》雜誌主編多年,特別是作為一位以學術期刊為媒介的建築評論工作者,在建築批評理論、中國...
設計批評,這是大眾為了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對設計作品所進行的帶有創造性的感知,想像、體驗、理解和評價活動,它能使人獲得精神上的愉快。設計鑑賞是一種具有廣泛民眾性的活動,對這種鑑賞進行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的考察,是設計鑑賞的主要內容。這裡我們主要研究設計鑑賞的條件和心理活動過程。內容 《設計批評》...
文藝學的從游體驗式教學(代序)理論篇 第一章 從想像論文學批評 第一節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啟發 第二節 從文學史寫作的想像到文學批評的想像 第三節 批評想像的自覺 第二章 批評想像的含義 第一節 批評想像的含義 第二節 想像、想像與思維 第三章 批評想像的主體 第一節 閱讀鑑賞主體 第二節 分析研究...
馬斯洛的人性需求研究中的自我實現論、高峰體驗論、內在價值論等更應是廣告人把握消費者接受心理的依據,現代行銷非常強調“顧客滿意”,顧客滿意要求複雜多樣,但只有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需求都得到滿足後,才能真正滿意。尤其是高層次的精神需求的滿足,既能促成物質銷售的成功,又能使顧客感到人性最終的滿足,特別應...
體驗建築:建築批評與作品分析 《體驗建築:建築批評與作品分析》是同濟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支文軍,徐千里 。本書作者力圖澄清在建築批評範疇中的許多誤區,並致力於建設一個系統的建築批評理論框架,以大量的實例剖示了建築的本質意蘊、建築的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建築活動的全過程等命題。
二、中國傳統印象式批評 (一)中國傳統印象式批評的特點 1、意會體悟 “熟讀玩味,自見其趣”“不落言荃,自明妙理”2、以形象說詩 採用比喻的方式,取譬引喻,將幽微的心理體驗化為某種感官形象。悲慨:大風卷水,林木為摧 典雅:白雲初晴,幽鳥相逐 金聖歎:“前文何等匆遽,此文何等舒緩,疾雷激電之後,...
欣賞與體驗,即批評家首先要成為接受者,要對作品產生審美體驗。文學批評的主要對象是文學作品。文學作品是以情感與藝術形象來表現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的。因此,進行以文學作品為對象的文學批評時,必須充分注意到對象的這一特徵。也就是說,批評家應該以文學的方式閱讀文學作品,以審美的態度觀照與體驗作品中的藝術形象...
第一節 體驗流與話語流的審美關聯 第二節 文體意識與想像定式 第三節 審美認知與自由意志 第四節 創作自由與實踐理性之關係 第三章 審美價值體驗的詩學建構 第一節 本文詩學與理性詩學解釋之間 第二節 文化詩學重建的西方思想視點 第三節 現代中國詩學三大派別之得失論衡 第四節 文學批評解釋的本質與詩學的歸依...
藝術簡論 詩歌學ABC 藝術論 精神分析學ABC 藝術之社會的基礎 藝術論 藝術與社會生活 藝術哲學ABC 文學雜講 小說研究十六講 何謂文學 文學新論 藝術之本質 文學概論 文學研究法 文學入門 藝術論 文學概論講義 新興文學概論 中國文學體例談 文學通論 文學入門 文藝概論 小說原理 文學原理簡編 文學論 體驗哲學淺說 超...
藝術批評不僅要有關於藝術作品信息的描述,要有關於作品的意義的解釋,更重要的還要有關於作品的價值的評判。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評價可能根本不是批評的必要部分。對此格林伯格曾直言言:“藝術將會被解釋、分析和解讀,會在歷史地位、社會、政治等方面被提及。但是,那些把藝術作為藝術(而非別的東西)來體驗的回應卻...
提高到美學的原則要求批評家在批評中要有理論思維或哲學思維,不能只是體驗、感悟和表象的淺層次評點。文藝在美學上的意義是它以藝術的方式建構起人與現實之間的審美關係,使人能夠以情感和體驗的藝術方式去領悟現實、領略人生。我們當前的批評常常是在具體的層面上來完成對藝術作品的評析,而提高到美學的批評則是在...
它們的本義是講道德修養與辨別言辭是非的問題,後人引申到文學批評方面來,成為“文氣”說的理論根據。莊子的文藝觀受老子影響很大。老子認為客觀世界存在著混然一體的“道”,這個“道”是無形的,恍惚的,不可名說的,對於它,難以用語言和思維器官去把握,只能用“虛靜”的精神狀態去體驗。基於這種哲學觀點,他反對...
屬於跨學科、交叉研究的有關美學的學術專著,視野廣闊。作者在文學批評方面提出了體驗批評,這是一種全新的批評方法。目錄 第一章 文學的文化視野1 第一節 文化系統3 第二節 文化的不同類型11 第三節 文化演變的本源24 第四節 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溝通38 第五節 中國傳統文化面臨的挑戰59 ……
8泛體驗論:意識一路向下?神秘的火焰 理性主義的信念 各說各話 意識一路向下?麥金對泛體驗論的批評 合成個體與聚合物 意識一路向上 一個反對湧現的論證 9整合世界觀:過去的物質,現在的心智 恰當世界觀的標準 潛伏的觀念論?物質、心智和神秘 再論湧現 泛體驗論的解決方案 心智來自“物理”事件——反之亦然...
主要從事文藝理論、美學教學和研究,曾出版《體驗批評:理論與實踐》(人民出版社),並發表文藝學、美學方面論文多篇。近幾年致力於體驗美學、體驗批評的研究,所發表的體驗批評、體驗美學方面的文章獲得了較好的反響,曾多次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摘編。E-mail:[email protected] ...
自傳體是批評的最高形式,也是最低形式。死亡和庸俗是十九世紀僅有的無法用巧辯逃避的東西。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讀書太多,所以不再聰慧,思考太多所以不再美麗。有些作品很有耐性,長時間以為也沒被人了解,原因是這些作品為一些還未有人提出的問題提供了答案。這些問題在答案出現了很久很久以後才出現。那些自稱了解...
第一章 詩歌本質論 第一節 “詩言志”論 第二節 “詩緣情”論 第二章 詩歌創作過程論 第一節 物我雙會、生命共感——創作發生論 第二節 慘談經營、創構意象——藝術構思論 第三節 精雕苦琢、鑄造生命——藝術表現論 第三章 構思想像論 第一節 神恩 第二節 妙悟 第三節 靈感 第四章 審美體驗論 第...
129、共享經濟讓我們變成行走的工作機器,《社會科學報》(文化批評版),第6版,總第1574期,2017-9-7,獨立完成。128、基於跨學科研究的生態語言學,《中國社會科學報》(語言學版),第3版,總第1265期,2017-8-8,獨立完成。127、體驗現實主義:理論爭議和挑戰,《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
5、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如書籍、影視等。或者一些能引起情緒大幅波動的事情,如批評、受欺負、戀人或家庭成員的矛盾等。6、自身修養。自控能力,注意力集中程度等。對學習工作生活的規劃能力與白日夢頻率成反比。7、對社會或生活的不滿。8、藥物影響。利弊 至於真正成為疾患的白日夢,往往都有幻覺的出現。這時必須...
俄國托爾斯泰在《藝術論》(又譯《什麼是藝術》,1898)中對魏朗的看法提出異議,認為如果只表現情感而不傳達情感依然算不上藝術,藝術起源於一個人為了要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於是在自己心裡重新喚起這種感情,並用某種外在的標誌表達出來。康定斯基則從繪畫角度系統地論述了表現說,認為藝術作品的內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