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體仁閣
- 地理位置:太和殿前廣場內東側
- 時代:清乾隆
- 分類:閣
體仁閣位於太和殿前廣場內東側,面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文樓,嘉靖時改稱文昭閣,清初改稱體仁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六月毀於火,當年...
體仁閣大學士是清朝的一個官名。乾隆十三年(1748),增體仁閣大學士官位,屬正一品銜。比較著名的體仁閣大學士有楊廷璋、劉墉等人。...
(清朝體仁閣大學士)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扎哈里,金佳氏。鑲藍旗佛滿洲人,祖系東海女真瓦爾喀部,...
體仁院總裁,古代官名,出自《紅樓夢》。...... 《清史稿》卷一百十四《官職一》載:乾隆十三年,於內閣中“省中和殿,增體仁閣”。又同卷《官職二》中又“國...
弘義閣位於太和殿前廣場西側,面東,與體仁閣相對而立。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武樓,嘉靖時稱武成閣,清初改稱弘義閣。清代為內務府銀庫,收存金...
保和殿大學士傅恆 大學士”為“體仁閣大學士”,成為“三殿三閣”。從品級上講,大學士都一樣,均為正一品,實際地位會有些許差別。在裁撤中和殿大學士之後,諸殿...
清大學士系殿閣銜,本來有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凡四殿二閣。乾隆十三年(1748),省中和殿,增體仁閣,遂以三殿三閣為定製。...
嘉慶十年(1805)起任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從政謹飭清慎,頗有遠見,為嘉慶時重臣。歷任侍讀學士、軍機大臣、體仁閣大學士等職,...
孫毓溎(1803-1867),清代文科狀元,字犀源,號梧江。山東濟寧人,體仁閣大學士兩江總督孫玉庭之孫。...
葉名琛(1807年~1859年4月9日),字昆臣,湖北漢陽人,近代著名歷史人物,清朝中後期著名疆臣,官至兩廣總督擢授體仁閣大學士。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俘,自詡“海上蘇...
乾隆年間改“中和殿大學士”為“體仁閣大學士”,成為“三殿三閣”。設滿漢大學士各二人,又有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作為替補。因前有議政王大臣會議,後有軍機...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
先後晉武英殿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管理兵部。鹹豐二年曾參與鎮壓太平軍和捻軍。英法聯軍入京時任北京國防大臣,慷慨不屈。祺祥政變後,深得慈禧寵信。賈楨是清代...
乾隆13年,開始設三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三閣:東閣、文淵閣、體仁閣。每殿閣設大學士一員,正一品,其班位次序不以殿閣為序。從此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