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副傷寒

傷寒是由馬流產沙門氏桿菌引起的馬屬動物的一種傳染病。臨床特徵是孕畜發生流產;公畜表現為睪丸炎、髻甲腫;幼駒主要表現為關節腫大、下痢,有時還見支氣管肺炎。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驢副傷寒
  • 多發群體:馬
  • 常見症狀:母驢發生流產
  • 病原體:馬流產沙門氏桿菌
[病原],[症狀],[治療],

[病原]

本病的病原體為馬流產沙門氏桿菌(又稱馬流產副傷寒桿菌),革蘭氏染色陰性,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強,用0.5%甲醛溶液、3%石炭酸、3%來蘇兒15~20分鐘可將其殺死。
[流行病學] 各種年齡的驢均可發病,初產驢和幼駒易感性高。
主要經被污染的飼料、飲水由消化道傳染;健畜與病畜交配或用病畜的精液人工授精時也能發生感染。初生駒的發病可因母驢子宮或產道內感染而引起。
本病常發生於春秋兩季,以第一次妊娠母驢發生流產較多,流產多在妊娠中、後期即4—8個月。流產過的母驢,由於獲得一定免疫力,很少再次流產。

[症狀]

(1)流產母驢的症狀 流產前,病驢有輕微腹痛,頻頻排尿,乳房腫脹,陰道流出血樣液體,有時戰慄、出汗,繼而發生流產。但有的病驢不呈明顯的臨床症狀而突然發生流產。
流產後,從陰道流出紅色的黏液,以後變為灰白色,多數自愈,但有少數病驢因繼發子宮內膜炎,從陰道流出污穢不潔的紅褐色腥臭液體,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敗血症而死亡。
(2)公驢的症狀 主要表現為病初體溫升高和睪丸炎。睪丸、陰囊及陰筒發生局限性熱痛腫脹。病程稍長者,腫脹變硬,往往失去種用價值。有的發生關節炎、署甲部膿腫;腫脹破潰後,流出黃色膿汁,易形成瘺管,很難癒合。
(3)幼駒症狀 病初體溫升高40℃以上。病駒有的出現腸炎症狀;有的表現為支氣管肺炎;有的發生四肢多發性關節炎,有熱有痛,觸摸有波動,跛行,嚴重的躺臥。有的在臀、背、腰或胸側等處,出現熱痛性的腫脹,有時能自然消散,有時化膿壞死。
[診斷] 根據臨床症狀、流行病學和病理變化,雖能提供診斷的依據,可做出初步診斷,但確診必須用細菌學和血清學檢查。

[治療]

套用鏈黴素、土黴素肌肉注射,連續用藥5天,停藥2天為一療程。流產母驢陰道有惡露流出時,用0.2%高錳酸鉀溶液5000~10000毫升沖洗,每天1次,直至無分泌物流出為止。伴發子宮內膜炎時,用金黴素膠囊2~3個放人子宮內,投服下列中藥:黃芪35克、當歸25克、川芎25克、白芍15克、丹皮15克、雙花35克、連翹35克、紅花25克、桃仁15克、土蟲12克、茯苓15克,共為末,開水沖,候溫一次內服。每日1次,連用5劑。發生睪丸炎時,每天套用複方醋酸鉛散加常醋調成糊狀,塗擦睪丸腫脹部,直至消腫為止。如睪丸腫脹時間較長,而且較堅硬,可用10%松節油軟膏塗擦1~2次,再用複方醋酸鉛散加滷水調成糊狀塗擦,效果更好。鬐甲部瘺管可用外科療法進行治療。
病駒關節腫大時,關節腔內注射環丙沙星或葸諾沙星、普魯卡因和強的松龍,間隔5天再注射一次。腹瀉的病駒,口服氯黴素和黃連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