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花燈

騰衝花燈

騰衝花燈明初,兩湖、川、廣、蘇、浙等地官兵到騰衝屯墾落籍,引入中原的民間小調、舞蹈以及小型劇目,騰衝原有的歌舞匯集、融合,逐步發展演變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騰衝花燈。節目多為以舞蹈為主或唱調為主的花燈歌舞,如《採茶調》、《放羊調》、《花鼓調》、《送郎調》等;也有容量較大、情節較完整的花燈。戲,如《王氏勸賭》、《柳蔭曬鞋》、《四狗鬧家》、《駝子回門》、《補瓷引鳳》等。早期的騰衝花燈有仙燈、魚燈、茶燈、大舜多田、八仙賀壽等傳統劇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燈
  • 外文名:Tengchong festive lantern
  • 騰衝文化:仙燈,魚燈,茶燈
[仙燈],[魚燈],[茶燈],

[仙燈]

是花燈的標誌性劇目,每年春節演出花燈時,總是以燈開場。騰衝各地的仙燈表演,形式和內容大同小異。主要有;朔仙、土地神、青菜湯、童子、仙女十二人或六人等,有的地方也加上笑和尚、猴子頭等角色。仙燈語言通俗活潑、詼諧風趣;曲調輕鬆明朗、優美抒情,並富於喜慶色彩,是騰衝人民最為喜愛的民間藝術形式。騰衝縣各地仙燈在繼承民間優秀傳統的同時,也注重了形式和內容上的改革與創新。使其具有深厚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時代特色。老韻新唱,別有風味。
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

[魚燈]

是騰衝更古老的花燈劇目,多於春節表演,僅流傳於曲石、打直等少數偏僻山區,魚燈舞蹈隊形多變,情緒熱烈,起彼伏,宛如游龍。表演導具有紙紮鰲魚、青魚、黃魚、綠魚、紅魚、花魚各一對,閏年則加泥鰍一隻;另有漁翁、鴛鴦、蚌等角色。演出時,以木搭架,飾成龍門,以人舞魚,作“魚躍龍門”遊戲,舞魚者兩人一對,作“高把”、“矮把”、“金龍抱柱”、“編花籬笆”、“打螺絲結”、“鑽龍門”等表演。

[茶燈]

流傳於界頭、典石等山區,是古老的圓場採茶歌舞其故事內容為:北宋時期,楊六郎被困幽州,余太君為救其子,自扮茶婆,命兒媳、女兒們喬裝採茶姑娘、貨服 一路說說唱唱,載歌載舞,混入敵營,裡應外合,救出了楊六郎。表演時,上述內容只作背景,在開頭結尾敘述;大量表演內容為採茶歌舞,歌唱勞動與愛情,自然風光、歷史人物、歷史故事等。茶燈曲調具有濃厚的山歌小調風味,舞蹈動作較為簡單,但氣氛熱烈,風格吉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