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1、樓房向外伸出遮蓋著人行道的部分。如
巴金《
秋》序:“我和幾個朋友蹲在四層洋房的騎樓下。”
2、跨在街道或胡同上的樓,底下可以通行。如
許傑《我和魯彥》:“把這臨馬路的樓房,修理了一下,改作一字騎樓形式,租給人們,當作臨時宿舍。”《新華月報》1979年第6期:“
弄堂口上空,離頭頂不太高的地方,懸掛著一座跨街騎樓。”
發展歷史
作為一種典型的外廊式建築物,騎樓的淵源最早可上溯到約2500年前的希臘“帕特農神廟”,那是雅典衛城的主體建築。現代意義上的騎樓最早起源於
印度的貝尼亞普庫爾(Beniapukur),是英國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稱之為“廊房”。十九世紀初,
新加坡總督
萊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設計中,規定所有建築物前,都必須有一道寬約5呎、有頂蓋的人行道或走廊,向外籍人提供做生意的場所。從此,新加坡出現了連線的廊柱構成的5呎寬的外廊結構的建築,新加坡稱之為“
店屋”,或叫“五腳氣”、“
五腳基”。
這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可以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因此在東南亞十分風靡,隨後也傳入華南地區。騎樓是我國
福建、
廣東、
海南、
廣西等沿海僑鄉特有的南洋風情建築,都是當年華僑從東南亞返鄉所建。
1878年,
香港殖民地政府為改善居民擁擠的住宿情況,頒布了《騎樓規則》,並開始建造騎樓。10年之後,兩廣總督
張之洞從香港得知騎樓的功用,便參考西方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香港的經驗,建議在
廣州興建類似騎樓的“鋪廊”。1912年,廣東都督
陳炯明將廣州城的騎樓正式列為城市管理條例之中。1918年,廣州政府開始鼓勵興建騎樓。
建築組成
水門
Water Gate
房屋樓上臨街的一面,特設洪水時人出街入市使用的活動板門,稱作“水門”。
鐵環
Iron Ring
騎樓外的磚柱上,鑲嵌有圓形的鐵環,以供洪水期間作繫船之用。
功能特點
騎樓是城鎮沿街建築,上樓下廊。騎樓下廊,即人行道,叫“五骹基”。這個名稱與東南亞(印尼等地)的叫法有淵源關係。騎樓下的廊,遮陽又防雨,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內外的過渡空間。
主要功能:
1、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
2、騎樓發端於改善生活環境,進而成為商業謀生的場所,以商業活動為主,表現出開放意識和洋為中用的創造性思維;
3、連廊連柱,立面統一,連續完整,中西合璧,多元共存的獨特風貌;
4、衝破了居家單門獨戶的束縛,變成顧客的共享空間,並體現相互尊重的現代意識。走在騎樓下,自在閒適,溫馨親近,腳無沙塵,清潔整齊,透出關心互動良好的人際關係;
5、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成為品茗、聊天、納涼、會客、交流信息、晚間涼眠的地方。還是小孩做作業、
跳橡皮筋等玩耍的空間。
建築特點
仿哥德式
這種形式較為少見。 強烈的垂直線條和拱形窗體現出哥德式裝飾風格。立面以垂直構圖為主,設哥特窗,底層騎樓廊也處理為仿哥德式窗形式,使人感覺到濃厚的
哥特風格。
南洋式
這種騎樓有南洋地區的獨特且有創造性的形式———在女兒牆上開出一個或多個圓形或其它形狀的洞口,是一種建築智慧,預防颱風襲擊,減少對建築物的風負荷,也因此形成了獨特的建築藝術形態。
古羅馬券
這種騎樓底層有券柱,券心處以漩渦裝飾,風格雄偉,一些部分還運用簡化了的羅馬柱。
仿巴洛克式
這類騎樓採取了巴洛克式裝飾,多運用在山花裝飾及女兒牆的曲線中。
現代式
這種騎樓建於上世紀80年代以後,在尺度、結構、材料、造型風格等方面與傳統騎樓區別明顯。一般來說,立面處理上捨棄了複雜的裝飾,運用了簡潔、明快、實用的功能主義的處理手法。
各地騎樓
福建省
福州
福州自古以來是福建的政治中心,是一座綜合性的城市。舊時福州泉州乃大閩之二都,福泉兩城在福建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的北京與上海。福州是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是閩江的入海口,也是曾經琉球古國與朝廷聯繫的紐帶和驛站。福州的騎樓最為代表性的是茶亭街,可惜的是,茶亭街騎樓在2003年前後被拆遷拆除,而重建的茶亭街也未能再現騎樓的身影。由於茶亭街地處福州市中心,是個交通瓶頸,由於現代城市的發展,很難再將其變為商業步行街,必須拓寬緩解城區交通壓力。也因為當時的城市規劃者對閩派建築文化的不了解,雖然福建各地的建築專家都大力反對,但還是不如人願。
福州茶亭街最早是一個驛道,因一僧人在此建立涼亭煮茶施與過往路人而得名。茶亭街曾是福州最為繁華的手工藝老街,各種手工產品如刀剪銅鐵、竹藤製品、樂器家具等一應俱全,90年代是其最為繁盛的時期,如今我們只能通過照片來回顧它昔日的風光了。
廈門
清代以來,西風東漸,廈門作為全國被打開的5個通商口岸之一,源於古希臘的外廊式建築,開始傳入廈門。現代意義上的騎樓最早起源於印度的貝尼亞普庫爾(Beniapukur),是英國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稱之為“廊房”。這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一種建築形式可以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因此在東南亞十分風靡。
約在鴉片戰爭後,不少從南洋回來的閩南人建商鋪經商,他們把異國他鄉的建築形式用在本地建築上,騎樓這種“商住合一”的居所應運而生。他們最早在中山路、大生里一帶建騎樓。這種建築標新立異,下做商鋪,樓上住人,其跨出街面的騎樓,既擴大了居住面積,又變成與顧客的共享空間,既可以遮風擋雨,讓顧客倍感舒適,又擁有精緻考究的店面,顯示出店主與眾不同的品位。而最為特別的是,由於建築融入了西方元素,讓人們眼前一亮,成為時尚,逐漸傳播開來,成為閩南極有特色的建築。
泉州
泉州南北大街後改稱“中山路”。老城區最著名的街道 中山路本身也是老城區最著名的街道。它形成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沿街廊柱式騎樓濃縮了南洋式建築精華,正所謂“南國多雨天,騎樓可避風”,是我國僅有、保存最完整的連排式騎樓建築商業街。“東西兩座塔,南北一條街。”後一句說的是泉州的中山路。“南國多雨天,騎樓可避風。”中山路濃縮南國建築風格,是我國僅有,保存最完整的連排式騎樓建築商業街。
在長達2500多米的街道上,它那騎樓式建築是
閩南文化和東南亞文化相結合的產物,體現著泉州僑鄉人民和海外僑胞共同珍視的歷史價值和情感色彩。
泉州中山路形成歷史悠久,至上世紀20年代修建成列柱式騎樓建築,全長約2.5公里,蘊含著豐富的建築文化,既結合泉州民居的傳統特色,又融入海交文化的建築精華,是歷史上中西合璧的成功範例,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於2010年5月14日,泉州中山路入選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
廣東省
廣州
1878年,
香港殖民地政府為改善居民擁擠的住宿情況,頒布了《騎樓規則》,並開始建造騎樓。10年之後,兩廣總督
張之洞從香港得知騎樓的功用,便參考西方國家和地區,特別是香港的經驗,建議在
廣州興建類似騎樓的“鋪廊”。
1912年,廣東都督
陳炯明將廣州城的騎樓正式列為城市管理條例之中。在1912年頒布的《廣東省警察廳現行取締建築章程及施行細則》第14條有規定:“凡堤岸及各馬路建造鋪屋,均應在自置私地內留寬八(英)尺建造有腳騎樓,以利交通。”這是“騎樓”第一次出現在官方文獻上,文中的“鋪屋”即是昔日鋪廊之意,而“有腳騎樓”則十分形象地說出了騎樓的樣子。1918年,廣州掀起拆城牆運動,此後4年間,廣州到處在拆房子。最先從西門開始,但西關商人卻激烈反對,商人們組織了很多抗議示威活動,但政府派出軍隊、警察、消防員把城牆夷為平地。很多人還沒搬走,他們的房子已經被政府拍賣了,有些“釘子戶”企圖頑抗到底,政府便出動消防隊強行拆房。隨著城牆、西關商人的房子被拆除,騎樓也發展起來,取而代之。1921年,廣州市政府公布《廣州市促進馬路兩旁空地騎樓地建築規程》,進一步規定修築馬路時必須預留空地給兩旁興建騎樓時使用。
1918年至1920年,市政廳成立後,公布了《馬路兩樓鋪物請領騎樓地繳價暫行簡章》,主要就騎樓地價和度量方法作了規定,並將廣州市建騎樓的地塊分成7等:甲等是一德路、永漢路(今北京路)、惠愛中路(今中山五路),乙等是惠愛西路(今中山六路和中山七路)、惠愛東路(今中山四路)、桂香南路(今市政府之南)、豐寧路,丙等是大南路、歸德路、公園路、萬福路、財政北路、越秀南路,丁等是長庚路、文德路、吉祥路,戊等是越秀中路、文明路,己等是盤福路、大東路(今中山三路、中山四路),庚等是盤福北路、越秀北路。當時規定在80英尺馬路允許建15英尺的騎樓,但底層高度不得低於15英尺;在100英尺的馬路建20英尺的騎樓,底層高度不可低於18英尺。鑒於廣州興建的騎樓多為15英尺底高,政府又專門頒發了《廣州市市政公所取拘建築十五英尺騎樓章程》,對騎樓的結構和構造作了非常詳細的技術要求,由於鋼筋混凝土技術已漸普及,該章程有“其柱如用士敏土鐵條結柱”,騎樓可蓋到五層樓的高度。馬路大多是廣州城加大了舊城改建的範圍和力度。
1923年,又公布了《廣州市市政章程例規》和《廣州市催迫業戶建築騎樓辦法》、《本市新辟各馬路承領騎樓地征費辦法》,從而加快了廣州騎樓建築的興建速度。短短10年間,廣州市建成了近40公里長的騎樓街,這些騎樓建築的範圍是北至德宣路(今東風路),西至龍津路,南至河南同福路,東至東華東路,最密集的騎樓建在今天中山路以南、越秀路以西以前被稱之為“老城”的地方,這一帶的騎樓街長度是25500米,占全市騎樓街的六成以上。當時羊城街道兩旁,一幢幢“長了腳”的房子架在半空,特別是騎樓的商業空間,被房地產商充分利用,下鋪上居,前鋪後居,騎樓建築,好睇好用,風行一時,成了廣州城市街景的顯著特色。
1929年,時任國民革命軍廣東編遣區特派員的
陳濟棠對於騎樓街道則另有看法,當時廣州的騎樓街道發展到頂點,各種商店總數達2萬多間,平均每50個廣州人便有1間商鋪,陳濟棠笑言廣州是一個“大商場”。此時受西方近代城市“花園住宅區”和“田園城市”的理論影響,人們認為廣州城內的街道因為有騎樓而不能種樹,於是現代新式馬路是複式車道(雙行線)、綠化隔離帶、無上蓋人行道的設計,並率先在廣九車站至川龍橋間嘗試。這種商業街過於密集的做法引起了一些人士的批評,
程天固在《廣州市工務之實施計畫》中說早期廣州城市建設是“
畸形的設計”,“無一不以資產階級之利益為前提,而以平民生活之惡化供犧牲”。1932年的《廣州市修訂取締建築章程》,專門公布了市內不準建騎樓之馬路名單,其中有白雲路、盤福路、長庚路、文德路、廣衛路、廣仁路、吉祥路、德宣西路等。
梅州
梅州老城區位於
梅城江北,縱橫交錯的老街在滄桑中顯露出獨特的僑鄉風情。梅州(原名嘉應州)古城自宋朝築城以來,歷經元、明、清至今,城址不變,形成了具有傳統地域特徵的老城風貌區,並且分布了較多的文物古蹟和傳統民居群。老街民居展現出濃郁的客家風情。凌風路街區內保存了為數眾多的中西混合騎樓式客家民居,梅州的騎樓老街是由好幾條街組成的,包括
中山路、油羅街、中華街、
仲元路、凌風西路、
元城路、
文保路、泰康路、輔廷路、
周增路、和平路、義化路等。
凌風路位於江北老城區,始建於1932年,全長1000米,街道寬8.5米左右,兩邊多為中西混合式的騎樓式商業建築。
汕頭
汕頭騎樓的建造汲取了外廊式建築許多處理手法,在街道和店鋪之間形成一個連續的有遮蔽的交通空間,非常適合本地炎熱、多雨、多颱風的氣候特點。
汕頭騎樓始建於二十年代,建築形式顯然受到歐陸風格的影響,是在特定地理環境、傳統文化及外來因素等影響下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建築類型。其典型代表是小公園的沿街騎樓。小公園及周邊的安平路、昇平路、國平路等街道形成放射狀分布,是汕頭“百載商埠”的歷史見證。
小公園片區的
騎樓和街路,基本仿造巴黎街區樣式,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加上兩側的舊街坊“四永一昇平”,東部的舊“鹽埕頭”、北面的
紅亭、南面的“
汕頭港”,形成了具有20世紀30年代建築特色的繁華商業區、居民區。片區內的
百貨大樓高7層,前身是1932年華僑集團集資創辦的“南生公司”,為解放前汕頭第二高樓,是老汕頭的標誌性建築及小公園的象徵之一。
惠州
水東街位於惠陽縣城(今惠城區橋東街道辦),東西走向,東接惠新西街,與水東南路互交,西接東新橋,全長730米,寬14-18米,始建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據《惠州市城市建設志》記載:“1928年改建的水東街保留較為完整,建有劃一的騎樓,使整街兩邊成兩條長廊。騎樓上住人,下為人行道,雨天行人不憂雨。”當時,惠州的工商業都集中在水東街,水東街因此被稱為“旺地”。
抗戰初期,日軍侵襲惠州,一把火燒掉大半條街及200餘間騎樓店鋪。1941年水東街又一次遭日軍破壞。從那以後,老街就不如往日了。抗戰勝利後,惠州交通迅速恢復,電訊暢通,各商號相繼復業,僑匯源源而來,洋貨大量湧入,江面上往來於惠州與香港、澳門、廣州之間的船隻秩序井然,載出當地的大米、土產,運進英國、美國、德國等國生產的印花布、洋火、洋釘、鐘錶、煤油等。從東江上運來的貨物在東新橋下的碼頭交易,由搬運工從船上搬運到騎樓的貨棧。
東新橋碼頭邊,金鋪、布行、當鋪林立;小茶室、粥粉店、雲吞店繁多,通宵達旦營業;批發糧油店、綢緞布匹店、私人診所、教堂、影相館齊備,煙館、賭館相繼興起。騎樓鱗次櫛比,貨物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水東街上一派繁忙。談生意的商人和沿街叫賣的商販共同譜寫了當年水東街的繁華。
據《惠城文史資料》記載,當年水東街上有上百家商號,較有名的有:宏泰布店、永泰布店、大眾商店、亞東蘇杭店、恆升蘇杭店、廣壽堂藥材店、怡和隆菸絲店、益生隆、全和五金店、天成金店、黃惠和金店、瑞成陶瓷店、裕昌雜貨店、東益鹹魚店、順安山貨店、大德土紙店等。
東莞
東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離不開傳統的東西附麗。騎樓建築由獨特的中外歷史文化背景熔鑄而成,曾在20世紀三十年代盛極一時,不僅記載著東莞昔日的風土人情,而且在20世紀嶺南建築史上曾經記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騎樓主要分布在振華路、大西路、和平路、維新路、中山路、中興路等。為配合城市發展而進行的舊城改造,平定里、平樂坊等已被拆除,振華路上的幾十米範圍騎樓很多也被拆或損毀。關於騎樓的保護和發展、城市的經濟發展與歷史文物保護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討論。
湛江
廣東省
湛江市
赤坎區,有個歷史韻味濃郁的老街區,主要由
民主路、民族路、
民權路、
民生路所組成,故稱“三民”街區。該街區位於古埠赤坎區舊城東南部,與幸福路、和平路、大眾路、大同路、民主路連成一片,呈梯字形,方圓約1平方公里,擁有100多間建築風格各異的商鋪樓宇,為赤坎商旅文化保護區。分布在大眾路、和平路、幸福路和民主路的聯體騎樓屋,中西合璧,廳堂貫通,拱廊直檐,遮陽避雨,下鋪上宅,商住兼容,是涵容歐陸南洋風情的騎樓街。
這些騎樓屋建築大多始建於1920年代,是當時嶺南地區的城市商業街市一大特色建築,是西方建築與嶺南建築的有機結合。20年代,
赤坎港埠商業發展迅速,來往商船絡繹不絕,為適應當時經濟發展要求,在政府的主導下進行填海造地工程,到30年代初,已建成現存的騎樓建築群。街區內騎樓建築群主要在福建街、和平路及“三民路”(
民族路、
民主路、民權路)一帶,總長約1300米,多為磚木二層平頂結構,下店上宅,其最大特色在於臨街的騎樓部分既是道路向兩側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延伸,人們行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適應當時人們以步行為主、嶺南氣候多變的環境條件。
開平
江門赤坎騎樓有近600座。特別是堤西路、堤東路、中華路、牛圩路等幾個路段幾乎都由騎樓組成。堤西路的建築最為壯觀,構造也極為講究,絕大部分是一樓一項,各式的西洋屋頂壁面後,是傳統中式“金”字型瓦項。有的騎樓高達3層,長達40m-50m,其代表作為景輝樓。沿堤西路向里走,中華路等路段的騎樓樓頂裝飾逐漸簡單,牛圩路的騎樓多為兩層樓頂的裝飾也比較簡單。在沿堤聳立的騎樓群中司徒氏圖書館和關氏圖書館兩處雕樓夾雜於騎樓群間特別引人注目。
高州
高州的騎樓歷史悠久,形式獨特,主要分布於中山路,西關路,南華路等商業繁華的地區,其中高州中山路的騎樓在粵西地區最為經典!高州的騎樓其高度普遍不是很高,一般都是2層到5層,底層是商鋪用的,上層就住人。高州騎樓大部分都是建於清末民初,是很典型的嶺南的民國騎樓。雖然,歷史時代久遠,但保留下來的精品不少。
信宜
太平御覽《郡國志》曰:竇州(今廣東省信宜市)悉以高欄為居,號曰乾欄。“乾”“稻梗”的意思,“欄”是“房屋”之意。“高”應解釋為高屋了。《郡國志》說:竇州都是以乾欄屋作為居住。古越族的桿欄式建築未知怎樣,但也有學者把一種別於西式騎樓的磚板木街鋪稱謂桿欄式騎樓。
現存的實物所知,嶺南清代以前的騎樓以磚木混合為主要建築材料,主要是兩層建築,一般都由若干木樑、圓木、木板組成,一般桿欄式騎樓,闊窗窄門,上層多是木建築的廊橋、板牆,樓頂敷瓦於椽間,冬暖夏涼,去潮快,完全符合桿欄式建築特點。
廣西自治區
梧州
梧州素有“百年商埠”之稱,是昔日嶺南經濟、文化、政治中心,騎樓是昔日梧州繁榮的標誌。梧州騎樓文化已經成為當地一道亮麗風景線,曾被選入《正大綜藝》節目。梧州已修建好防洪堤,每年屢遭洪澇災害影響的現象已成為歷史,但騎樓這一獨特的建築風格已作為歷史的見證保存下來。現存騎樓街道22條,總長7公里,最長的達2530米,騎樓建築560幢,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國內罕見,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騎樓博物城”。以鐵環、水門為建築特色。
騎樓街主要分布在大東上路、大東下路、阜民路、大同路、中山路、竹安路、五坊路、沙街、九坊路、南環路、大中路、民主路、建設路、大南路、小南路、四坊路、桂林路、桂北路、北環路等街道上。
北海
北海老街——珠海路是一條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老街,始建於1883年,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
璧騎樓式建築。這些建築大多為二至三層,主要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我市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築的影響,臨街兩邊牆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牆面部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這些建築臨街的騎樓部分,既是道路向兩側的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的延伸,人們行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騎樓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頗有古羅馬建築的風格。
玉林城區
玉林容縣城區雖然在不斷擴大,新建了許多街道,但至今最熱鬧的商業街道仍然還是具有清末民初風格、以騎樓式店鋪為主要特色的西大街和西上街、新北街。此外,金珠街和楊梅鎮的楊梅圩也是騎樓街的典範。據《
容縣誌》記載,長500米共200多間店鋪的楊梅圩創建於清朝康熙中期,距今約三百年,光緒年間曾重修,至今仍保留著整條騎樓式街道的格局,成為容縣鄉鎮舊圩市一景,是一個頗具旅遊開發價值和歷史文化品位的資源,它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眼光。
玉林楊梅鎮
此外,在美麗的梅江河畔,也有一條約500米長,坐落在容縣楊梅鎮的騎樓老街顯得有些冷清寂靜,街道兩旁的騎樓已稍有破爛,牆壁有些脫落,露出一塊塊青磚,牆上用漆寫的字已經模糊,一些現代式的樓房鑲嵌在這條老街,“點綴”著這裡的古典。這是歲月給這條老街留下的斑駁痕跡。
走進這條老街,記者很難與繁榮熱鬧等字眼聯繫起來,然而,這條飽經滄桑的騎樓老街,曾經是整個楊梅鎮最繁榮喧囂的圩街。
梅街騎樓的房子寬度一般為3~5米,縱深30~80米,房子高度為二層樓,也有三層的。二樓及二樓以上的正面牆體也多為木板,木窗,也有青磚牆、木窗結構的,為了節約建房資金和用地,房子與房子之間共用一堵牆,楊梅街最古老的騎樓已經有200多年歷史,有800多人如今居住在這條老街。
1995年,楊梅鎮獲評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隨著綠蔭城的開發,水運的沒落,昔日繁華的楊梅圩逐漸蕭條,那種每逢圩日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景象在人們的記憶里漸行漸遠。
南寧
南寧騎樓的興起可追溯到二十世紀初的民國時期,由廣州流傳過來已有百年歷史,建築樣式多承廣州騎樓的影響,即“洋式店面”,並在歷史的演進中,更多地融入南寧元素。
現在中山路有座騎樓形式的基督教堂(當初叫“中華基督教傳道會教堂”),是由英國人建於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的,有著典型的西方教堂風格。1930年這座建築前面改建為三層的哥德式騎樓,有著尖塔形的墩柱和尖三角形的山花,還有拉長的尖券拱形窗門。1927年民生路西段(東起朝陽路西至當陽街)開始形成騎樓街,1928年興寧路(現南起朝陽路北至新華街)一段也建起了騎樓。到1932年,越來越多的騎樓出現在中山路、解放路(舊稱德鄰路)、南環路、仁愛路、民權路等商業街道。
2013年,一條騎樓造型的觀景走廊在邕江邊新建,這是邕江綜合整治示範段一個重要項目。仿建的風情騎樓從邕江北岸桃源橋到凌鐵橋段,總長約1.02公里,結合原狀建築物的立面,增加女兒牆、屋檐、屋頂坡面、窗套等方面的處理,運用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建築元素、符號。如今,這裡已是市民熟知的休閒娛樂場所。家住解放路的黃老伯也常常來這裡散步、駐留,每每從風情騎樓下走過,都讓他感到恍如隔世。
海南省
海口
1858年,根據《天津條約》海口被開闢為通商口岸,英、法、德等國隨後建起了領事館等建築。從此,海口逐漸變身為面向南洋的一個商貿中心,城市文化更是深受西方的影響。這時期需要一種能適應商品經濟發展的城市建築空間,騎樓於是應運而生。在這種背景下,上世紀二十年代,海口拆掉古城牆,拓寬街道,在海甸溪南岸逐漸建起了成片的騎樓群。19世紀,下南洋的瓊籍人士又將這一種建築形式帶回了海南。
海口老街的騎樓,一般為2-4層,進深約30米,分為廊部、樓部、樓頂三個部分。據記載,上個世紀30年代,海口已有35個行業572家商鋪,如“梁安記”、“遠東公司”和“廣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綜合性娛樂場所,如“五層樓”、“大亞旅店”、“泰昌隆”等等許多大商號都在老街的騎樓里。
海口騎樓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中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2009年6月10日,首屆“
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在北京揭曉,海口騎樓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騎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初建於1849年的
海口騎樓老街是現今國內騎樓建築保留規模較大、保存基本完好、極富中西特色的
歷史文化街區。集中分布在海口市
龍華區和
美蘭區的中山路、得勝沙路、
新華路等。柱廊相連、騎樓相依的建築群占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騎樓式建築達600餘座,中山路沿街兩旁保留的騎樓樣式最多,約有39座。這些騎樓,或中國傳統式,或歐亞混合的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或獨特的海口南洋式。
文昌
文南路
海南僑鄉
文昌市文南老街形成於清末民初,帶有濃郁的中西合璧式南洋騎樓風格,是海南省最具特色的古城鎮建築之一。文南街是文城鎮商業經濟的發源地,也是文城發展的縮影,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文化內涵,大部分建築為騎樓,是文城較繁華的商業街,為海南第三大騎樓群。
勝利街
文昌市
鋪前鎮勝利街南洋風格的騎樓,是海南第二大騎樓老街,僅次於省城海口騎樓老街。這裡有100多歷史的騎樓老街,南洋風情的騎樓建築。
騎樓是我國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沿海僑鄉特有的南洋風情建築,都是當年華僑從南洋返鄉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