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架田(也稱為葑田)
- 外文名:jiatian
- 用途:種植莊稼、擴大耕地面積、抗旱
歷史,用場,
歷史
五代時期,一本名為《玉堂閒話》的書中曾記載了一個菜地被盜的案子,說的是廣州番禺縣有人到縣衙告狀,稱自己的一塊菜地被人盜走,現發現這塊菜地就在某處,請縣官做主,追回菜地。縣官雖覺蹊蹺,但還是進行了調查,原來這個被盜走的菜地是一種飄浮在水面上的,由泥沙自然淤積水草根部而形成的,並由人工加以開闢利用的人造耕地。
有一本名為《南方草木狀》,據說由晉代人稽含所編寫,書中記載南方人開始用蘆葦編成筏,筏上作小孔,浮在水面上,把蔬菜種子種在小孔中,就如同浮萍漂浮在水面上,種子發芽後,莖葉便從蘆葦的孔中長出來,隨水上下,成為南方一種特奇的蔬菜。這種浮田,用蘆葦或相近似的材料編成筏,浮於水上,其上面沒有泥土覆蓋,主要用於種植水生植物,如蕹菜(通菜)等,這種用浮田種植蕹菜的方式,幾個世紀以來,主要流行於廣東和福建等地,直到今天,廣東廣州地區仍實行在筏上種植水蕹,其方法是等到新梢長出30厘米左右,即拔起以棕繩或竹支夾緊,四周固定,浮於水面。因此,人們把這種從造耕地稱為“浮田”。但這種用蘆葦等物編織而成不帶土的浮田與後來稱為葑田或架田的浮田還有所區別。
葑田的葑,和今天的茭白屬於同種植物,古代又稱為菰,不過古代食用的並不是它的嫩莖,而是它的子實,稱為菰米,或稱雕胡。葑田最初是由泥沙淤積菰葑根部,日久浮泛水面而形成的一種自然土地,利用時先要將上面的菰葉割去,經耕治之後便成為葑田。葑田之名最早見於唐朝,唐詩中便有“路細葑田移”的詩句。而在此之前,人們也許早已開始了對葑田的利用。東晉郭璞的《江賦》中,有“標之以翠翳,泛之以浮菰,播匪藝之芒種,挺自然之嘉蔬”的文句,其中的“泛之以浮菰”,可能指的就是漂浮在水面上葑田,“芒種”與“嘉蔬”則指的是長於葑田之上的水稻之類的作物。
在利用天然菰葑的基礎上,人們從自然形成的葑田中得到啟發,便做成木架浮在水面,將木架里填滿帶泥的菰根,讓水草生長糾結填滿框架而成為人造耕地。不過這種人造耕地,在宋代以前仍舊稱為葑田。為了防止它們隨波逐流,或人為的偷盜,人們用繩子將其拴在河岸邊;而有時為了防止風雨迫打,毀壞莊稼,人們又將其牽走,停泊在避風的地方,等風雨過後,天氣好轉,再把它們放去到寬闊的水面。元代則正式將葑田命名為架田。架田已突破了葑田的限制,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造耕地。(王禎農書架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