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龍中學

馴龍中學

馴龍中學地處安岳縣馴龍鎮,是1942年7月創辦的一所私立中學。依據古隆康縣建於此而命名,解放初期叫安岳縣一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馴龍中學
  • 創辦時間:1942年7月
  • 類別:私立中學
  • 所屬地區:安岳縣
地理,歷史,傳說,地圖信息,

地理

馴龍鎮位於安岳縣城西部45公里處, 居東經104度 58' 49" --105度06' 08",北緯30度 01' 1" --30度05' 31”之間,平均海拔400-500米。東鄰自治鄉、建華鄉,南接千佛鄉,西接華嚴鎮,北與雁江區回龍鎮、樂至縣的通旅鎮接壤。已創建為縣級文明場鎮。全鎮幅員面積46.01平方公里。轄區內有17個村、1個社區、222個村(居)民小組。現有31個黨支部;830名中共黨員。總人口為32551人(農業人口為29262人)、總戶數10662戶,有耕地30100畝(田14600畝、土15500畝)。行政舉照烏白在編幹部24人。 “馴龍”,是古蒙溪河上一個神奇而美好的傳說。
馴龍中學馴龍中學

歷史

馴龍中學校齡已有66年的歷史。首屆校長王思贊,曾任過縣長、省教育廳秘書長、中師校長;首屆榮譽校長陳靜珊,即陳酷歡鑽循離,祖籍馴龍人,曾任過師長、副軍長。該校的建立,還與浙江省教育廳秘書、安徽省教育廳廳長、四川省教育廳廳長楊廉,字光賓,號默然,馴龍魚棧村人的大力支持有關,同時與國民黨軍長傅鏡芳、傅作義也有關係。隆康中學創立時,傅家自願讓出“傅氏宗祠”作教室,給培育學子提供了挨嫌循很好的條件,後遷鎮上辦學。“傅氏宗祠”離鎮約7里路,是村小所在地。尤其“隆康中學”的命名,繼承了古隆康縣地名,給我們研究古永康縣、隆康縣、普康縣提供了可考的證據。

傳說

相傳,古蒙溪河經常發生洪水泛濫,不斷地給兩岸人民帶來災難。後來,人們在大禹治水精神的鼓舞下,組織起來,整治河流,疏通溝渠,修築塘埝,植樹造林,保持水土,使水利排蓄有序——澇則能排,旱欠估挨則能蓄。從此以後,這裡的人民不再受到澇旱災害的折騰,真正過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因此,人們相傳,說是古人“馴服”了河裡的“逆龍”的結果。“馴龍”的傳說故事就此產生,並一代代傳承下來,印入了子孫後代的腦海里,永不消失。 依據這個傳說,北周建德四年(557)在此建“永康縣”,是希冀蒙溪河上的人民永遠康寧;隋開抹墊皇十八年(598)改永康名隆康,是希望人民更加幸福安寧;明朝習舉承在此建“永康鄉”,亦承永康本意;清朝在此建“馴龍場”槳敬禁,給“馴龍”的傳說貼上了正名的標籤;民國時在此建“隆康中學”,不僅是繼承“古隆康縣”舊名,而且是希望學子突起學業,將來事業興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