馱山嶺古道

馱山嶺古道

馱山嶺古道,是塘下最有名的一條古道,將塘下和瑞安、溫州市區串聯。在這條羊腸小道上,千百年來,塘下人曾肩挑背扛運送商品,維持生計;屯兵紮寨,修築軍事要塞;建立紅色根據地,為新中國而奮鬥。

馱山嶺古道,始於瑞安塘下鎮羅鳳馱山社區,終於潘岱街道飛雲江畔的前垟村,海拔高度約350米,全長8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馱山嶺古道
  • 起點:瑞安塘下鎮羅鳳馱山社區
  • 終點:潘岱街道飛雲江畔的前垟村
  • 長度:8公里
  • 海拔:350米
現狀,歷史,紅色足跡,

現狀

沿著彎曲的山路盤旋而上,經過10多分鐘的車程,便至馱山。村落間有些地方已修上了平坦的水泥路,不過錯綜複雜的羊腸小道依然聯繫著這5個村落,最後匯集於村後一條1.5米寬的石板路,這裡便是馱山嶺古道的起點。
沿古道而上,石階平緩,沿途梯田、山園錯落;路上植被茂盛,主要種植木荷樹防火林;一路上視線開闊,山腳下溫瑞平原盡收眼底,半山腰的馱山村落清晰可見,當地人稱古道所經山麓為“馱山嶺”(“馱”是瑞安方言“大”的諧音)。行至半道的塔白尖埡口,從東北向西南行走,經過門前山、岩前山,便可到達前垟村。
馱山嶺古道
由於經馱山下山後,有連線溫州和瑞安的驛道,為此古時潘岱一帶的人會攀越古道,經馱山下山,走陸路或水路前往州城。
馱山嶺古道的繁華一直延續到上世紀80年代初。後來,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馱山的農作物已不再像以前那樣暢銷,馱山村民也逐漸減少了走古道的次數。
到了1993年,馱山的5個村落的村民移到山下,馱山嶺古道也隨之落寞。近幾年來,駝山人一直計畫在馱山嶺修路。今年年初,馱山公路開始動工修建。不久的將來,平坦的公路將取代崎嶇的小道,馱山嶺古道將以全新的面貌發揮新的作用。

歷史

馱山嶺古道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12世紀。在山頂北側,有一座石構城牆,城牆所在村落叫李山寨(原為瑞安地界,現歸屬甌海)。
馱山嶺古道
根據《瑞安市志》卷二十三“古寨堠”篇記載:“宋宣和二年(1120)瑞安知縣王公濟為拒方臘義軍,令境內築關隘10處,並在全縣征鄉兵4萬,分守。”其中就記載有馱山嶺古道旁的李山寨——“李山寨,在今仙岩鎮西李山上,沿南塘驛路(溫瑞驛路)通溫州。”
現在的李山寨,古城牆遺址依然存在。

紅色足跡

由於地處偏遠,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馱山嶺一帶是地下黨和游擊隊的活動地區,前垟、山岱底、燈岱廠都有革命者活動的足跡。
在馱山中爿村,有一幢紅色的房子,這是陳卓如故居。
陳卓如故居陳卓如故居
陳卓如出生於馱山一戶顯赫家庭,先祖是南宋永嘉學派代表人物陳傅良。1926年,陳卓如在溫州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年冬天,陳卓如以辦學為名,在家鄉附近擔任龍溪國小校長,組織農民協會,提出“打倒軍閥貪官污吏,一切權力歸農會”口號,並先後建立了馱山、沙瀆等中共支部。
1928年,陳卓如等人在馱山建立農民武裝——浙南第一支農民赤衛隊。赤衛隊建立之初只有16人,每位隊員在腰間扎紅布,以大刀、長矛、土槍等為武器,同土豪劣紳展開鬥爭。白天隊員們換上便服,有時去種地、砍柴,有時裝扮成賣茶葉、生薑等馱山特產的生意人,摸清國民黨軍警及地主豪紳的底細;夜間執行任務時就穿上軍裝,拿起武器展開戰鬥。
由於赤衛隊武器裝備太差,陳卓如變賣祖業,籌集銀元千餘元,購買武器,縫製軍裝。他們先後攻克帆游、場橋、穗豐、閣巷警察所和稅警所,繳獲槍枝彈藥,壯大了農民赤衛隊,發展到50多人。在塘下一帶,農民赤衛隊打土豪、建農會、抗租稅等,給予國民黨地方政府有力的打擊。
1929年8月,永嘉、瑞安地下黨負責人在馱山陳卓如家中開會,配合全國革命形勢,將馱山農民赤衛隊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獨立第一團,陳卓如擔任東區區委書記、紅十三軍副師長等職務。
1932年,陳卓如被叛徒出賣犧牲,時年僅28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