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治綱

馮治綱

馮治綱(1908年—1940年02月04日),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龍西北指揮部指揮。1940年在與日本關東軍、偽興安軍鬥爭中英勇犧牲,時年32歲。後列入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介紹

  • 所處時代:中華民國
  • 出生地:吉林省懷德縣
  • 出生日期:1908年
  • 逝世日期:1940年2月4日
  • 本名:馮治綱
  • 出生地點:吉林省懷德縣(今公主嶺)南崴子鄉大榆樹村 
人物生平,被列入第二批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人物生平

1908年出生於吉林省懷德縣(今公主嶺)南崴子鄉大榆樹村的一個農民家庭里,幼年全家遷至黑龍江省湯原縣太平川耿貴屯。青少年時期,先後在太平川和湯原鎮讀書。國小畢業後,被湯原縣司法科錄用為雇員。1931 年“九一八”事變後,失業回家務農。1932 年,在格金河金礦局做文書、會計工作。下半年,數十股大小不同的抗日義勇軍在松花江兩岸風起雲湧,馮治綱加入護礦隊,匯入了抗日鬥爭的洪流。
1933 年冬, 馮治綱與來此地進行訓練的湯原游擊隊相會,並得到夏雲傑的幫助,使他認識到共產黨是真正領導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的黨,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是真正的抗日隊伍。為此,他積極建議金礦經理劉紀三協助、配合湯原游擊隊抗擊日偽軍。
1934 年4 月,因劉紀三對抗日前途悲觀失望而離去。馮治綱自己組建了一支名為“文武隊”的抗日小部隊,跟著湯原游擊隊與日偽軍展開了生死存亡的鬥爭。他率領“文武隊”配合湯原游擊隊,攻克了姜家屯,並以此為據點,又連續攻破長發屯和二道崗,創造了湯原太平川根據地。同年10 月,馮治綱協助湯原縣各級黨組織和抗日救國會,完成了接應張傳福及其自衛團反正抗日的光榮任務。同年秋,馮治綱的“文武隊”加入湯原游擊總隊,編為一個中隊,馮治綱任中隊長。
1936年1月初,湯原游擊總隊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馮治綱任參謀長。3月間,馮治綱與夏雲傑共同領導六軍三個團,襲擊了鶴崗煤礦警察隊,並兩次伏擊敵人的軍用火車。同時,運用游擊戰術與日本關東軍、偽軍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在殘酷的鬥爭中,馮治綱的階級覺悟不斷提高,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他指揮一支手槍隊,潛入鳳翔鎮,出其不備,迅速解除偽軍營部兩個步兵排和自衛團的武裝。秋天,根據軍部的決定,率部隊到松花江南岸開闢了依蘭、樺川抗日根據地。
1937 年4 月,馮治綱率領留守團襲擊湯原縣城,攻占縣公署,處決罪大惡極的日本副縣長,擊斃偽警官、偽職員多人,繳獲許多武器彈藥,並砸開監獄,解救七十名“政治犯”。
1938 年,日本關東軍增兵近三十萬,“討伐”三江平原,中共北滿省委決定西征,由馮治綱任軍事總指揮。同年7 月,率領首批西征部隊向大興安嶺西部地區進行戰略轉移。10 月初,與金策、王明貴率領的第二批西征部隊在海倫八道林子會師。12 月下旬,與李兆麟、李景蔭率領的第三批西征部隊會師。這期間,馮治綱指揮襲擊了一輛滿載偽警察隊的汽車,解除25 名偽警察的武裝,打死日本警衛一名,擴大了共產黨的政治影響,提高了抗日聯軍的軍威。
1939 年7 月,馮治綱指揮部隊將北興鎮警察署和自衛團繳械,武裝了訥河青年救國軍。9 月,一度攻進訥河縣城,活捉偽團長,繳獲幾百支步槍、三萬多發子彈和大批給養,解放三百多名“政治犯”,壯大了抗日隊伍。轉移時,又繳了龍河警察署和自衛團的械。攻擊訥河的勝利,給予日偽統治政權以沉重的打擊,提高了訥嫩平原人民民眾抗日必勝的信心。12 月,中共北滿省委任命馮治綱為東北抗聯三路軍西北指揮部指揮。
1940 年2 月4 日, 馮治綱所部在阿榮旗三岔河上游的任家窩堡與日本關東軍、偽興安軍遭遇,戰鬥中,馮治綱英勇犧牲。時年32 歲。

被列入第二批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為永遠銘記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勳,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戰精神,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於2015年08月24日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馮治綱名列其中。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