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敬玉(1671—1727),字其相,號鐵庵,義烏赤岸村人。康熙末、雍正初的勤政賢臣,官至陝西甘山道道員、通議大夫。在任期間,興利除害,鞠躬盡瘁,曾屢受朝廷嘉獎,深受黎民百姓愛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敬玉
- 出生地:義烏赤岸村
- 出生日期:1671
- 逝世日期:1727
- 年代:清朝
- 字號:字其相,號鐵庵
個人簡介,歷史故事,
個人簡介
清順治十年(1671)六月初六,馮敬玉出生在義烏縣赤岸村。他少時即稟賦過人,聰靈穎悟,父母對他寄予厚望。年十四,父親不幸去世,面對辛勞持家的母親,馮敬玉愈加發奮勤學苦讀。康熙五十一年(1712),壯年的他由太學選拔授予直隸宣化府蔚州(今河北蔚縣)知州。馮敬玉到任不久,即著手興利除害,整治法紀,加強教化,其清廉勤政的作風,使黎民百姓從他身上看到了清初治河名臣、義烏同鄉朱之錫的影子。尤其是興修水利,解決了蔚州數十年沒有解決的洪災隱患,黎民百姓為此稱頌馮敬玉“能以實心行實政”。
蔚州地處河北西部,與山西交界。源出北嶽恆山的壺流河,雖是桑乾河的一條支流,但從3000米到200米的巨大落差,使壺流河的個性變得桀驁不馴,氣勢洶洶。位於峽谷口的蔚州城,每逢雨季就有水災之虞。況且明末清初幾十年戰亂,堤防失修,因此水災隱患嚴重威脅著蔚州百姓的生存。
歷史故事
一日,馮敬玉巡視城北堤壩,只見河水洶湧,濁浪滾滾,而年久失修的護城堤壩顯得老態龍鐘,且多處已有滲漏。馮敬玉意欲修固堤壩,然而由於清王朝基業初定,百廢待興,加之治河的重中之重是黃淮兩河,因此朝廷能夠下撥的治河費用幾乎為零。馮敬玉焦急地對蔚州的幾位豪門鄉紳說:“城北水勢兇險,多虧有堤壩攔著河水的衝擊,但一旦堤壩垮了,受河水衝擊的便是蔚州城了。城北堤壩看情形早晚要倒塌,所以我打算給它修築加固,怎奈心有餘而力不足啊:”但豪門鄉紳對修堤並不怎么熱心,馮敬玉為此憂心忡忡,寢食不安。
康熙五十二年(1713)春,直隸一帶多日連降暴雨,壺流河水位一漲再漲,眼見堤壩將潰,危在旦夕,一場百年不遇的洪災就要爆發。馮敬玉傾其全力,奔走疾呼於豪門鄉紳之間,並帶頭捐出俸祿,籌措資金搶修堤壩。因受他的感召,一時間,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全民總動員紛紛投身抗洪。馮敬玉率眾對北岸疏浚河淤,對南岸固以土石。馬不停蹄,連續奮戰,終於把原先千瘡百孔的河壩修築成高峻堅實的長堤,使泛濫的河水順暢東下,從而使洪水不再成為蔚州的隱患。百姓無不稱頌馮敬玉的功德,此後,這條河堤便被蔚州的父老鄉親們親切地呼為“馮公堤”。
馮敬玉為民勤政,興利除害,因而深得民心。《赤岸馮氏宗語》記載馮敬玉祈雨屢驗,被百姓奉為神靈。求雨即靈這顯然是不真實的,但從另一側面反映出當時當地的百姓對馮敬玉的敬仰之情。
馮敬玉盡忠職守,清正勤政,功績卓著,因此被連續升遷調用。康熙五十八年(1719),馮敬玉題補太原司馬,由巡撫引見皇帝。康熙帝詳細詢問了馮敬玉的任內事宜,充分肯定了他的成績。康熙六十一年(1722),馮敬玉升任汾州知府。雍正元年(1723),馮敬玉由巡撫引見雍正帝,因其“守清、才長、政勤”而被雍正帝褒為卓異知府,特準留京候用。不久,馮敬玉奉旨督理河南全省河務。雍正三年(1725)四月初四,雍正帝把馮敬玉召入瞻寧宮,特授陝西甘山道道員一職。同月初十,雍正帝又在專門用於諮詢政務、考察官吏的“南書房”召見馮敬玉,恩賜蟒套一領、聖諭三幅、貂皮二張、紫金錠二十錠,予以嘉獎。
馮敬玉深感皇恩,隨即動身赴任。也許是有某種預感吧,時年55歲的馮敬玉在離家前特意將兩個兒子叫到跟前,再三訓以事母撫幼之道、立身處世之法。到任之後,誡屬吏,剔積弊,處理政務不遺餘力,可謂席不暇暖、飢不及餐。終因積勞而成疾,於雍正五年(1727)六月二十八日溘然長逝於甘山官署,年僅五十有七。朝廷敕授其奉政大夫,升授通議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