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士翽

馮士翽

馮士翽,又名馮三官,北燕馮氏後裔。北燕亡後,族人逃亡新羅,父馮暄。馮士翽歷任隋朝岡州刺史,唐朝的羅州竇州刺史、上柱國合浦郡開國公、右武衛將軍。唐武德六年七月,時任隋朝的岡州刺史的馮士翽據廣東新會起兵反唐,廣州刺史劉感出兵討伐,以官復原職為條件勸降,馮士翽投降了唐朝,後任羅州剌史。

基本介紹

  • 本名:馮士翽
  • 別稱:馮三官
  • 家族:北燕馮熙後裔
  • 官職:隋朝的岡州刺史
  • 唐朝官職:唐朝的羅州、竇州刺史
  • :馮暄
平生,《萬年宮碑銘》,神化,

平生

馮士翽,又名馮三官,北燕馮氏後裔。北燕亡後,族人逃亡新羅,父馮暄。
唐合浦郡轄區唐合浦郡轄區
馮士翽歷任隋朝的岡州刺史,唐朝的羅州、竇州刺史、上柱國合浦郡開國公、右武衛將軍。
唐武德六年七月,時任隋朝的岡州刺史的馮士翽據廣東新會起兵反唐,廣州刺史劉感出兵討伐,以官復原職為條件勸降,馮士翽投降了唐朝,後任羅州剌史。
永徽五年,馮士翽在萬年宮事件中站在高宗皇帝一邊被任竇州剌史,封上柱國合浦郡開國公、右武衛將軍。代替馮盎成為嶺南當地的俚僚眾酋首領,後馮士翽在竇州(今廣東信宜市鎮隆鎮)建萬年宮,刻立萬年宮碑銘,歌頌唐朝高宗皇帝及武后恩德,迫害被流放嶺南的褚遂良及其家人。
顯慶五年,馮士翽與龐孝泰率領嶺南兵隨大軍征高麗
龍朔三年,五月,壬午,柳州蠻酋長吳君解反叛;朝庭遣冀州長史劉伯英、右武衛將軍馮士翽發嶺南兵討伐,馮士翽負責討石磨嶺叛軍。
馮士翽名負其實的上柱國合浦郡開國公、右武衛將軍,擁有合浦郡的軍政大權,經營海上絲綢之路,並為馮氏家族退守海南南洋準備了條件。
年老死於零綠(在現化州)並妻吳川夫人墓在吳川縣西五十里特思山(頂山嶺)。
馮士翽,其妻梧川夫人。馮士翽是馮氏家族繼馮盎後又一成為當地的俚僚眾酋首領,他及他的後人對開發海南海北、南海南洋有重大的貢獻。

《萬年宮碑銘》

靈山作鎮,挺秀岐陽。遠圖天柱,迥儷瑤房。鸎嬌淑氣,花泛韶光。樹含冬霰,岩留夏霜。構宇重巘,裁基疊岫。石砌披錦,山窗點繡。佩小蘭新,峰殘蓮舊。雪徑如花,冰溪恆晝。標途天外,聳闕雲端。煙霾邃谷,霧宿危巒。澗曲回湍。彤闈潛暑,翠幌凝寒。憩駕離宮,淹留禁苑。柳初眉細,潭深鏡遠。蓋逐雲穿,苔隨雨卷。葉冷帷秋,莊濃( )晚。泉飛嶺腹,景鏤岩心。霞疏錦薄,草密袍深。露荷傾玉,風螢散金。檐空燕靜,山昏日沈。丘壑怡神,林篁賞性。千里眺覽,八州澄鏡。玉燭調序,薰琴動詠。仰則高山,刊規遠映。
右武衛將軍行竇州刺史上柱國□□郡開國公臣馮□翽.

神化

馮士翽死後被神化,在信仰冼夫人的信宜地區,現還流傳著請馮三官的請神歌:
僅請指揮馮三官,
調在北胡擋眾兵,
帶兵征討石磨嶺,
攻打石磨山太平,
零綠嶺 頭失了雲,
抬回尖山嶺頂葬,
千年香火千年敬,
萬年香火萬年神,
日管陰兵數百萬,
夜管陰兵數萬千,
日行千里人恭敬,
夜行百步魁神怪,
在海行船急急到,
在岸拍馬快搖鞭。
調在北胡擋眾兵是征高麗,帶兵征討石磨嶺是征柳州,零綠嶺 失了雲是死在化州,抬回尖山嶺頂葬是葬在梧川尖山嶺的意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