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夫拉姆·馮·里希特霍芬(馮·里奇德霍芬)

沃爾夫拉姆·馮·里希特霍芬

馮·里奇德霍芬一般指本詞條

沃爾夫拉姆·馮·里希特霍芬男爵(Wolfram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95年10月10日-1945年7月12日)軍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將軍和空軍元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沃爾夫拉姆·馮·里希特霍芬
  • 外文名:Wolfram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 國籍德國
  • 出生日期:1895年10月10日
  • 逝世日期:1945年7月12日
  • 職業:航空隊司令
  • 出生地:巴爾茨多夫
  • 軍銜:空軍元帥
人物生平,職務,

人物生平

沃爾夫拉姆·馮·里希特霍芬於1895年10月出生於西里西亞施蒂爾高州的巴爾茨多夫。父親是一名皇家侍從官。里希特霍芬從縣立高中畢業後,就開始從軍。1913年見習於西里西亞驃騎兵第四團,同年晉升少尉。一年後隨團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冬季,他被派往哈雷航空學校受訓,結業後調到其堂兄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指揮的驅逐機大隊服役。曼弗雷德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聞名於世”的德國飛行員。在這個飛行大隊里,里希特霍芬前後共擊落敵方飛機7架。
沃爾夫拉姆·馮·里希特霍芬
沃爾夫拉姆·馮·里希特霍芬
戰爭結束後,里希特霍芬退役並進入漢諾瓦大學學習機械工程。1923年,當他參加特許工程師考試及格後,以少尉軍銜重新入伍,加入了擁有10萬人的德國陸軍
1929年他晉升為上尉,並擔任德國駐義大利使館武官,實際上是秘密的軍事飛行組代表。1932年回國後,被派往駐漢諾瓦的技術兵第四汽車運輸大隊眼務。這一年,他在柏林工業大學獲得工程博士學位。1933年,他調到新成立的航空部,與施佩勒爾和格賴姆共同從事空軍的組建工作。3年後晉升中校,並任航空兵將軍施佩勒爾的參謀長,隨“禿鷹兵團”赴西班牙作戰。
1938年,里希特霍芬晉升上校,任駐呂內堡的航空大隊大隊長。9個月後又前往西班牙接替施佩勒爾的指揮職務並晉升少將。這一任職絕非偶然,德國國防軍在對西班牙的戰鬥中首次將新試製的武器用於實戰,通曉現代技術知識的里希特霍芬理所當然地擔任了這支軍隊的指揮官。1939年回國後,他獲得了德國參戰西班牙鑽石十字勳章和西班牙的金質“軍事勳章”。
在波蘭戰役中,里希特霍芬擔任新成立的近戰航空軍指揮員。1940年,他指揮俯衝戰鬥機部隊有效地支援了陸軍對比利時阿登和馬斯河要塞工事的攻擊。5月10日,里希特霍芬獲騎士十字勳章並越級升為空軍將軍。
1941年4月,德軍第十二集團軍越過塞爾維亞邊境時,航空部隊對貝爾格勒進行了突擊,在以後飛行極為困難的情況下轟炸了英軍在希臘的補給線和登入港口。里希特霍芬的第八航空軍的俯衝戰鬥機發揮了“飛行炮兵”的功能,轟炸對方的城鎮和陣地,追擊潰逃的英軍。
南斯拉夫和希臘被打敗之後,英軍在克里特島的空軍基地就成了德軍的下一個目標。里希特霍芬奉命在航空兵空降作戰期間擔任克里特島上空的警戒。
為了阻止英國海軍進入愛琴海,確保德國從希臘到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必經的海峽和航道,為從英國人手中奪取他們可用於對普洛耶什蒂石油區進行空襲的空軍基地,德軍計畫規定主要從空中奪取該島。
里希特霍芬的航空兵第八軍編有280架轟炸機、150架俯衝轟炸機和180架殲擊機,兵力不足以支援傘兵在克里特島相距甚遠的4個地點同時著陸,所以空降分兩個波次實施。
1941年5月20日清晨,里希特霍芬指揮各俯衝戰鬥機部隊飛臨克里特島,攻擊開始。對英國海軍的壓制轟炸和對地面戰場實施的空中突擊,雖然給英軍打擊很大,但德軍航空兵與傘兵的配合出現了問題,首先派出的兩個加強傘兵團,一個在哈尼亞以南,另一個在馬萊邁機場都落到了英軍隱蔽得很好的陣地上,遇到了激烈的抵抗,損失極為嚴重。在馬萊邁機場附近,一個德軍傘兵營落到英軍在制高點上的火力區內,著陸時幾乎全部被殲滅。另一個傘兵營被迫用手槍手榴彈穿過英軍的機槍陣地去爭奪空投的武器箱。只有預備隊營降落到沒有英軍的地域,稍做整頓後開始向機場的英軍陣地進攻。在哈尼亞地域空降的傘兵團無法突破英軍陣地,陷於苦戰中。里希特霍芬命令轟炸機加強攻擊,支援傘兵部隊擺脫困境,直打到日終前,這兩個德軍傘兵團才在空中強擊的配合下勉強立住了腳。 第二次的德軍傘兵雷西姆農和伊拉克利翁機場採取的行動,因飛機起飛延緩,缺乏空降的連續性,戰鬥力減弱,遭到在空襲後及時恢復常態的英軍的頑強抗擊,致使傷亡慘重,兩個機場一個也沒能奪占。22日,德軍空軍在里希特霍芬的指揮下集中全力對英軍機場陣地抂轟濫炸,支援空降兵經過一整天激戰,終於攻克了築有堅固工事的馬萊邁,肅清了機場地域的英軍部隊,使山地步兵部隊實施了機降。由於制空權被德軍空軍牢牢掌握著,使德軍地面部隊在隨後的戰鬥中不斷進行了人員和武器的補充,戰鬥力迅速加強。27日,德軍山地步兵師奪取了哈尼亞,次日東進,29日先頭分隊與被圍在雷西姆農以西的傘兵群會合,並進抵該市。30日,解救了雷西姆農以東和伊拉克利翁地域被圍的傘兵部隊,當天傍晚,進至島南岸耶拉派特拉地域。6月1日,空投和機降的德軍經過浴血廝殺,在戰死1070人、負傷2594人、失蹤1888人的代價下,終於消滅了島上的英軍,占領了這座島嶼。這次空中和空降配合作戰給里希特霍芬上了深刻的一課,也使希特勒十分懊喪,因此他禁止空降兵再實施這種戰役。 蘇德戰爭開始,德軍第八航空軍所在的第四航空隊有效地壓制住了蘇聯的空軍,在基輔戰役中,德軍空軍連續出動,對陸軍進行了不間斷的支援作戰,創下了極佳戰績。1942年2月里,里希特霍芬晉升為上將。
從1941年5月到1942年6月底,里希特霍芬的航空軍協同曼斯泰因的第十一集團軍作戰。由於戈林和希特勒的干擾這時還不多,他們之間的配合較默契。里希特霍芬曼施泰因有一個共同的優點,就是經常同作戰一線人員在一起,了解、熟悉情況,並親自靠前指揮。因此,蘇軍想要拯救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史達林攻勢”,被第八航空軍有力支援下的德軍第十一集團軍所阻止。
1942年7月初,里希特霍芬接任第四航空隊司令,並於8月間與曼施泰因的集團軍一同被投入列寧格勒戰線。希特勒未能利用攻克列寧格勒的較佳時機,致使攻擊行動停止。第四航空隊轉而配署A、B兩個集團軍群,以打通攻克史達林格勒的道路。
當史達林格勒地區30萬德軍被蘇軍包圍時,里希特霍芬接受了一項無法完成的任務:對被圍的第六集團軍實施空中補給。該集團軍司令保盧斯曾給希特勒發急電,要求準許突圍,但希特勒只要求他報告第六集團軍在空中補給中的需要量。該集團軍每天需要760噸物資,而里希特霍芬斷言,如果戰線緊靠史達林格勒,空軍只能運去此數的一半。儘管他向戈林大元帥報告了困難情況,後者仍向希特勒保證空中補給定能成功。戈林在11月24日晨舉行的最後一次會議上答應每日運去500噸物資,這種承諾使希特勒認為問題解決了,他向保盧斯保證:“將竭盡全力以適當方式保障他的補給並及時為他解圍”,可是,不管里希特霍芬如何竭盡全力,他手下的飛行員怎樣奮不顧身地戰鬥,包圍圈內德軍本來就不充足的空中補給也繼續在縮小。
在12月,德軍飛機在天氣有利時每天可出動3次,由於距離加大,這樣做已相當困難。殲擊機也不能對運輸機實行全程護送。蘇軍為了破壞德軍對其第六集團軍的空中補給,調來了大量高射炮兵進行空中攔截射擊。
這個月,里希特霍芬損失了246架飛機,對史達林格勒附近德軍部隊的補給負擔令他無法承受,被圍部隊的情況越來越糟,各種物資奇缺,人們經常吃不飽,身體日漸虛弱,不少人病死和凍死。塹壕里的哨兵只好每隔半小時換一次班。凍死和凍傷的人數很快增加到運輸機都來不及把他們運出去的地步。由於沒有暖屋,對傷員的安置和護理無法解決。
德軍在史達林格勒的形勢,日趨惡化,包括里希特霍芬在內的將領們都反對死守,要求能讓第六集團軍突圍。希特勒仍然嚴令固守和實施空中補給,這就注定了被圍德軍和進行空中補給的第四航空隊的厄運。第三帝國從此走上了失敗的道路,儘管宣傳部長戈培爾博士一再宣稱:“在我們的字典上沒有‘投降’一詞”,近10萬德軍還是成了蘇軍的俘虜,另10多萬德軍喪生。
里希特霍芬指揮第四航空隊的大規模空中行動也算沒白忙活,除在1943年1月14日皮托姆尼克機場失守前運送了大量物資外,還從合圍圈內搶運出了34000名傷員。另外,當4000多德軍和12000多義大利軍人在米列羅沃以北地域突圍時,里希特霍芬用龐大的空中兵力對合圍圈正面的蘇軍進行了猛烈的壓制,致使這部分突圍縱隊通過了20公里的最困難的路程,獲得了死裡逃生的成功。第四航空隊因此受到希特勒的讚賞。
1943年2月,里希特霍芬晉升為元帥,並奉調擔任駐義大利的第二航空隊司令,支援南戰場總司令凱瑟林元帥的作戰行動。在歷時一年的時間裡,里希特霍芬曾擔負掩護德軍在義大利的逐步撤退,並阻止同盟軍登入的任務。隨著同盟國空軍的日益強大,里希特霍芬的空軍部隊在對方的空中絞殺戰打擊下遭到嚴重的消耗,戰鬥力越來越弱。飛機和零件的補充,飛行員和技術人員的獲得都毫無希望。最後,德國飛機與同盟軍飛機的比例竟變成300∶4000。德軍弱小的航空兵做了可能做到的一切,它對港口以及敵方軍艦和炮兵的突擊轟炸,從未明顯減輕地面德軍在戰場上的壓力,在戰場上戰勝空中之敵的任務,更是它力所不及的了。
1944年9月初,里希特霍芬因車禍受傷回國,手術之後,他雖然重返前線,但終因精疲力竭而於10月27日辭去指揮職務而返歸故里。
1945年7月12日,里希特霍芬死於巴特伊施爾。

職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