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家庭生活,
人物經歷
新中國成立後,父母拋棄香港的榮華富貴,回到廣州為新中國創建粵劇事業。馬鼎盛也隨父母來到廣州。八歲時,紅線女把小兒子馬鼎盛送到北京讀書,在北京育才國小和清華附中讀國小和中學,文革爆發後,他和哥哥到廣東東莞農村下鄉,當了四年農民。在農村,他和哥哥有過唯一一次的演戲經歷,他演李玉和,哥哥演狗腿子,雖然他日後沒有繼承父母的戲劇事業,但父母的藝術基因,已經遺傳進他的血液,在電視這個大眾舞台上,得到充分演繹和發揮。
1989年回香港定居,先後在《明報》、《大公報》、《天天日報》、《星島日報》、《文匯報》等報刊任職,撰寫時事評論、軍事專欄等,也曾經在香港電台等電子媒體任職。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在鳳凰衛視主持《軍情觀察室》大受觀眾好評,被稱為民間軍事評論家。
經歷四年的農民生涯後,他又當了六年的工人,恢復高考後,他考入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開始了軍事歷史的研究,畢業後,他分配到廣東省社科院工作,研究近現代軍事史,併到過法卡山前線,親自感受戰場的硝煙和體會戰爭的真實含義。
1989年,馬鼎盛定居香港,曾在大公報、星島日報、明報、文匯報及香港電台等媒體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新聞工作經驗,2004年正式加盟鳳凰衛視,成為《軍情觀察室》的節目主持人,也同時擔任《時事開講》、《時事辯論會》及《時事直通車》等節目的時事評論員。現為中山大學人類歷史學研究中心和客座研究員,也是香港知名的專欄作家,他最多一年發表過六十萬字的文章,每年保持三十萬字以上,並著有《國共對峙五十年軍備圖錄—台海戰線東移》等專著。
1995、1996年台海軍事演習期間,他的軍事分析和研究受到多方關注,邀請他接受採訪的要排隊預約,最多的時候有七八個新聞機構同時到達他的辦公室。他取得這一與家庭文化傳統“背道而馳”的成就,得到他的母親紅線女的理解和讚賞。
2013年1月14日,政協第十屆廣東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在廣州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十一屆廣東省政協委員名單,馬鼎盛連任政協委員。
主要作品
《國共對峙50年軍備圖錄──台海戰線東移》馬鼎盛 著,香港天地圖書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ISBN9629930463
《馬鼎盛:與香港名人談讀書》馬鼎盛 著,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2005年5月初版,ISBN 7-80709-012-X
《馬眼兵書》,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馬鼎盛自述:我與母親紅線女》
家庭生活
馬鼎盛於1980年結婚,1983年誕下一女。
哽咽憶母
2013年12月17日,一代名伶紅線女的遺體告別儀式當日舉行。
遺體告別儀式上,紅線女之子馬鼎盛哽咽著說:“紅線女與祖國榮辱與共,善始善終,她的生命屬於藝術,她的藝術屬於人民。母親紅線女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