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馬鹿洞人
- 別稱:蒙自人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
- 生活時間:距今1萬4千年
發現歷史,生存環境,外形特徵,研究成果,研究意義,
發現歷史
2012年,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團隊曾發表在雲南、廣西地區發現四具石器時代人類化石的訊息,認為從雲南蒙自馬鹿洞人頭骨形態上看,推測其具有十萬年以上的人類體質特徵,認為是此前從未在人類進化史中出現過的全新人種。在這一新發現之前,大家曾以為現代人,即智人獨占東亞大陸,沒想到曾有其他和現代人不同的人種也曾生活在這片大陸上,只是其血脈由於種種原因消失於無形。
2012年3月中旬,國際知名學術期刊集《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發表關於“雲南鹿洞人”、“廣西隆林人”的一篇長達28頁的論文。隨即,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給予高度評價。
2012年3月21日,雲南“馬鹿洞人”考古隊中方科學家、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馬鹿洞人”可能是人類進化晚期一個旁支,可能代表東亞地區一種未知的已滅絕的古代人群,具有晚期智人和早期智人之間的鑲嵌特徵,進行確認工作。
2015年12月17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線上發表了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國西南晚更新世與古老型人類有密切關係的人類股骨》。這一發現肯定了馬鹿洞遺址存在全新的古老型人類種群。
生存環境
對雲南蒙自馬鹿洞人類股骨的研究顯示,雖然其年代距今1萬4千年左右,但其特徵卻與最古老的人類極其相似,且可能與早期現代人共存在同一區域。
外形特徵
“馬鹿洞人”可能代表一種新的過去未知的人群;“馬鹿洞人”可能是隨著歐亞大範圍遷移的融合產生的,具有非洲、西方等人群的雜交特徵。
發現的化石有“高度獨特”、混合了現代人和古代人的特徵,生活在距今14500年到11500年前之間,以獵食大型鹿科動物為生,因此而得名“馬鹿洞人”。
“馬鹿洞人”沒有現代人的下巴,有巨大的臼齒。眉脊粗壯,十分醒目,而左右眉脊間呈波狀;眉額溝顯著,在眉脊與額骨間,形成一條橫向凹寬的溝;頭骨較厚,最厚處為7毫米。
研究成果
“馬鹿洞人”所處的年代正是人類從狩獵採集時代向農業時代過渡階段。但是這個距今1萬多年前的“馬鹿洞人”,卻有10萬年以上人類的特徵,這是很少見的。據專家進一步分析,之所以古老特徵保留比較多,與雲南本身的環境、溫度、潮濕、海拔關係密切,使得具有古老特徵的人類進化得慢一些。
研究者認為,在這個被稱為“古老物種的避難所、新物種的起源地”的雲南,成為不同人群遷移的相對集中的通道,其他地方無法生存的物種卻能在此地生存。
與此同時,“馬鹿洞人”的發現顯示,現代人在東亞地區起源和演化要比先前所知的複雜很多。這類化石可能代表早期智人倖存最晚的記錄,或可能代表東亞地區一種未知的已滅絕的古代人群。
“馬鹿洞人”所出現的年代,同時期中國多個地方都有晚期智人,他們要比“馬鹿洞人”先進得多。
為破解中國雲南地區人類演化的謎團,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3年底啟動了“雲南晚期智人及其文化多樣性研究”課題,新的調查和研究已獲得一些重要發現和成果,隨著研究的深入和古DNA研究的開展,更多的謎團將被解開。
蒙自馬鹿洞人考古研究項目中方負責人、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吉學平認為,馬鹿洞是中國雲南東南部一個受西南和東亞季風氣候影響的東南亞熱帶北部邊緣更新世末期的一個含化石的人類活動洞穴遺址,洞穴的沉積層序明顯地表現為人為堆積,並保存了幾乎延續了1000多年的用火遺蹟,以及人化石和動物化石。馬鹿洞可能記錄了一個全新的在蒙自盆地古湖泊邊緣,古老型人群與早期現代人相互作用的生業模式、持續控制用火、行二次葬禮儀實踐的生態和行為情景。
200萬年以來歐亞大陸就有人類存在,馬鹿洞遺址不同人群共存是歐亞大陸多波人群遷移交流的結果。這一發現對解決人類起源的“多地區起源模式”和“走出非洲模式”這一廣泛爭議的國際熱點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考,不斷刷新的我國古人類學發現和研究成果或許能用全新的視角解譯東亞早期現代人起源模式。
研究意義
雲南“馬鹿洞人”考古隊中方科學家認為最顯著的意義在於,“馬鹿洞人”是晚期智人,但具有早期智人特徵。但要說這種人是中國人的祖先,有點誇張。可以理解為,馬鹿洞人是當時人群中的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