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成果
自1980年以來領跨學術前沿,重點研究世界各民族藝術之間的差異和傳統社會向現代轉型期的藝術規律。《凱利的人體與肖像技法》(1983年,譯著,
湖南美術出版社)影響了一代人的畫風,多次再版。《英國繪畫史》(1990年,湖南美術出版社)是國內最全面介紹英國美術的專著,對認識民族文化藝術發展規律有一定幫助。《象徵派歷程》(1998年,
遼寧美術出版社)填補了國內美術研究的一項空白,系統闡釋了歐洲產生
象徵主義思潮的社會文化背景,對認識文藝現代變革具有很好的參考作用。《世紀末藝術》(1991年,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以綜合學科研究方法闡釋了現代社會轉型期的藝術狀態,成為1991年的熱點美術讀物,影響至今超出了美術界。天津美院美術史系主任
郭文堉教授提出:“我們今後美術史教學和研究應走馬鳳林的路子,這個人如果在學校,憑這本書就應該是教授(1991年語)”。《新藝術發展史》(1994年,
廣西美術出版社)超前地向國內讀者指出
現代美術的實用裝飾趨勢。《情愛畫廊》(2001年,
灕江出版社)是引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評析
西方美術的成功嘗試,對社會心理學研究有一定參考價值,兩個月內即再版。《十九世紀西方藝術主潮》叢書(10冊,2005年,
湖北美術出版社)從全新視角展示了西方傳統文化向現代轉型期的多元發展狀況,對中國當代藝術和文化研究極有參照作用。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翟墨先生多次在國內重要學術講座上推介馬鳳林的藝術研究視點,指出“馬鳳林是中國當代有社會責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的學者。馬鳳林對西方美術的介紹和研究起步早、起點高,學術態度沉實,雖然很少外在的炫耀,卻不乏超前的意識、新穎的創見,尤其能夠融會貫通、聯繫實際”(《世紀之交的遠眺近思——馬鳳林的西方美術研究》(《北方美術》1999年第4期,後收入《融創時代——當代藝術手記》2003年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央美院美術史系主任
袁寶林教授認為,馬鳳林的《十九世紀西方藝術主潮》叢書是以西方十九世紀影對當代中國,精闢地剖析了中國當前
西方美術研究的七大問題。他指出“在中國美術出版一直並不景氣的情況下,馬鳳林的一系列專著總能引起讀者的注意,本身就是耐人尋味的(2002年語)”袁寶林先生的研究生荷英就以“馬鳳林的美術研究”為研究選項(1998年)。1998年9月,天津電視台衛視部文化視點編攝組拍攝了專題片《走進馬鳳林》(
高嵐解說),在
天津衛視、天津電視一、二台黃金時間多次播出。2003年7月,參與了
文化部人才交流司關於全國文化系統工作人員職稱評定的學習教材的編寫工作,撰寫西方藝術介紹和
世界博物館的發展歷史。2005年5月天津財經大學召開大型研討會,中國藝術研究院美研所所長
王墉先生、中央美院
袁寶林先生、天津社科院
徐恆醇先生等十幾位教授研討了馬鳳林的學術成就和教學新思路。2007年,完成天津市社科科研項目《美術學通要》(15萬字),結項a類。2009年,《19世紀西方藝術主潮》叢書獲天津市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油畫作品
馬鳳林的畫風寫實,具有
印象主義色彩和
理想主義審美特徵,油畫作品在《
中國油畫》、《造型藝術》等重要專業刊物和報刊雜誌上發表,多次參加
全國美展並獲獎,有作品被港台人士收藏。《靜靜的場院》入選天津市“中韓友好交流書畫展”(1994)。《夕陽秋艷》入選
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94油畫沙龍展”(1994)。《蒙山晨曦》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又獲天津市慶祝建國45周年美展佳作獎(1994)。《秋雨過山村》獲天津市參評全國第八屆群星最佳作品獎(1998)、文化部社會文化司頒發的全國第八屆“
群星獎”(1999)、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天津展(2004)。《夕陽秋艷》等油畫入選《中國當代油畫風景》(
河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版)。《夕陽秋》入選
文化部主編《中國現代美術分類全集-油畫卷》(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版),《月亮灣的記憶》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分類全集-速寫卷》(湖南美術出版版)。
個人專著
簡目1.安格爾(20開),天津美術出版社1981年7月版。2.德加(20開),天津美術出版社1981年7月版。3.畢沙羅(20開),天津美出版社1981年12月版。4.凱利的人體與肖像技法(譯著,16開),
湖南美術出版社1983年7月版。5.英國油畫選(20開),廣東美術出版社1987年9月版。6.
比亞茲萊的
藝術世界(32開),湖南美術出版社1988年12月版。7.阿爾瑪-台德瑪,:
維多利亞的藝術嬌子(大16開),天津美術出版社1998年8月版。8.萊頓:永恆的藝術明珠(大16開),天津美術出版社1998年8月版。9.西方情愛藝術畫廊(大16開4分冊),北京
線裝書局2005年3月版。10.十九世紀西方藝術主潮(20開)分冊名次①新古典主義——現代生活與傳統美學②浪漫主義——從激越的追尋到沉寂的展望③
寫實主義——政治的寒暑與藝術的興衰④新浪漫主義——現實存在與理想寄託⑤
印象主義——明麗的世界與多彩的人生⑥
理想主義——文明進步與情操美育⑦
象徵主義——藝術家的亢奮與無奈⑧
自然主義——平實的視角與永恆的人性⑨世紀末——
悲觀主義與
享樂主義⑩新藝術——人民情感與貴族意識
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