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歷,傳唱作品,
演藝經歷
她早年在北京學藝,1937年(14歲)時來到天津演出,1940年在燕樂、小梨園等著名曲藝演出場所登台,名噪一時。1946年11月拜白鳳岩先生為師,為避乃師名諱改名為馬書麟。
她往返於天津與北京之間,還曾到東北等地。1947年開始在天津群英、玉壺春、侯家後義順、北京的昇平遊藝社等處演出,此時,她已逐漸成為底角,並由乃師白鳳岩先生為之伴奏,藝業大進。
解放初期,參加了天津市曲藝工作團,在燕樂攢底演出,後參加中國戲曲研究院的中國實驗曲藝團,(團址設在前門外鮮魚口內抄手胡同,該團系第一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曲藝服務大隊部分返京人員與新曲藝實驗流動小組聯合組成。),而後參加北京曲藝團,長期在該團工作至退休。曾與劉淑慧、劉淑珍等人合唱的群唱梅花調《五姑娘拜年》,由韓德福、魏福漢、宋德存、周榮林四位先生伴奏,當時的劇場效果強烈成為曲藝團的保留節目。
傳唱作品
馬書麟無論演唱還是表演,在劉派藝術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和創新,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她一生演唱過50多段京韻大鼓,傳統曲目《博望坡》、《游武廟》、《馬鞍山》、《大西廂》,新創曲目《洗衣計》、《高山夜雨》、《畢華英》等段子都頗受聽眾歡迎。1983年,中央電視台組織北京市曲藝團老藝人錄像保存藝術資料,其中約請了60歲的馬書麟演唱京韻大鼓《醜末寅初》。
由於各種原因,馬書麟得到廣泛傳播的演唱資料非常少,因此她的名聲很少為人所熟知,實為其身為一代名角兒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