貯水山簡介
海拔83米的東峰與海拔73米的西峰遠看狀如馬鞍。此山原來也叫"馬鞍山",
明代在馬鞍山上建立
烽火台,從此也叫烽台嶺。
德軍占領青島後便把該山改名為毛爾提克山,以紀念德軍前陸軍總參謀長馮毛爾提克元帥。後曾在山上修建地下蓄水庫,6000立方米,向德人區輸水,百姓也正是因此稱其為“貯水山”。
1914年日德開戰,
日本勝利。日本取代德國占領青島,在山上建了日本
神社,老百姓稱其為“日本大廟”,也就吧貯水山叫做“
大廟山”了。日本投降後大廟被拆毀,只有108級樓梯尚存,俗稱“108蹬”。
日德戰爭中的貯水山
從該山的地理位置來看,北邊不遠便是膠洲灣,南邊又有
俾斯麥山相依託,在該山的東北方向已沒有高山阻擋,前方地勢較為平坦,僅在
海泊河的左岸不遠處有一個小高地——芙蓉山高地(海拔33.7米,德軍在此修建了龐大的步兵防禦堡壘-海岸堡壘,當地百姓也稱五號炮台)。因此可以看出該山在防禦青島的北部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1914年
日德戰爭中,德軍在貯水山上修建了多處火炮陣地,以加強前沿的支援火力。這裡的德軍兵員最多,他們分批輪換上前沿陣地,回來便在兵營內休整,次日凌晨再去前沿。
由於東山比西山稍高可作為西山炮陣地的
天然屏障。但西山頂的面積太小,無法安置
重炮。在戰爭期間,德軍只在西山頂臨時配備數門輕型
野炮並在四周建有環型防禦工事,以圖固守。另外,東山的半腰處修建了地下蓄水庫,6000立方米,向德人區輸水,百姓也正是因此稱其為“貯水山”。
德軍首先在西山的南側山腳下建有一座規模巨大的
軍火庫,還在軍火庫的東側不遠處建有炮台守衛(即日軍炮擊的主要目標之一-獨立房屋)。配備有2門88毫米
加農炮(德軍稱第十三炮台)。東山的東北側半坡處則建有兩組炮陣地,配置6門88毫米輪式加農炮(德軍稱第十四炮台),德軍還在山的半山腰至山頂處修建了數座
機槍碉堡,以扼守各個要道,其中以防禦東北方向為主。德軍修建的碉堡一般為石塊加
鋼筋混凝土澆注,僅在射口處有部分方磚。
在1914年的日德戰爭中,德軍又在貯水山上臨時修建了多處炮陣地,又安裝數門輪式小口徑野炮,以加強前沿的支援火力。該山是德軍的三大山頭炮台之一。在日德戰爭的後期11月7日早上6時許,貯水山炮台的德軍經過短暫的激戰,向遠道奔襲而來的日軍突擊隊放下了武器。這也是最後一批向日軍投降的陣地之一。
德軍投降後,貯水山也被日軍改名稱做若鶴山。山下的那座兵營自然也成了若鶴兵營,這裡又成為日軍的前線司令部。日軍的指揮官神尾中將就是在這裡接受青島德國總督邁爾瓦德克的投降書。日軍還在
兵營的後面坡地上臨時修建了數排木板房,暫時作為德俘的收容所。但不久,日軍即將這些德俘用船押送至日本各地的戰俘收容所內看押,直至
一戰結束後才分批遣送回國。
貯水山的歷史演變
台東、台西以貯水山為界
據青島市北區情網資料顯示,因海拔83米的東峰與海拔73米的西峰遠看狀如馬鞍,所以古代貯水山被叫馬鞍山。明代為了防
倭寇入侵建
浮山所,在馬鞍山上築起
烽火台,從此也叫烽台嶺;還有一種說法名叫鳳台嶺,意為
鳳凰棲息的地方。到了
清朝末年,
章高元駐軍青島的時候,此山就成了青島北部防區的要道,清軍還在這裡設立了不少的土壘和
地堡。所以,青島人便將烽火台東面的地區稱為“
台東”,西面的就是“台西”了。
1897年德國占領青島,開始用德國名人的名字命名青島的山頭,烽台嶺的新名字叫毛奇山,山頂設毛奇炮台,即後來人們常說的德國炮台。毛奇,全名赫爾穆特·卡爾·貝恩哈特·馮·毛奇,
德國總參謀部最著名的
參謀長,軍事
戰略家。
普奧戰爭、
普法戰爭中打敗奧軍和法軍的實際組織指揮者,是個戰功顯赫的傳統軍人。“山的南部溝谷附近有幾處火藥庫。山的東坡布滿軍營,兩個平曠的廣場處各有兩個大蓄水池,從這往東北方向望去,看到的那個村莊就是楊家村。該村後面與華人的台東鎮相鄰,台東鎮的街道方方正正如上帝擲下的棋盤……”英國人帕默在1910年出版的《青島》一書中這樣描述毛奇山,德國人把彈藥庫、兵營以及陸防要塞統統建在這裡。
據市
檔案館相關資料記載,德國人將“台東”和“台西”劃成兩大“平民區”,又按照中國人的居住方式建成了最初的棋盤街:即
台東一路至九路一帶、
台西一路至五路一帶,市鎮的概念便在這兩個地區出現了。所以,這兩個棋盤街的範圍,就被稱為“東鎮”和“
西鎮”了。也就是說,德國人是將“青島區”和“鮑島區”作為市區,而將“東鎮”和“西鎮”劃入了郊區。
膠澳總督府翻譯官慕興立說,當這個新市場出人意料地發展得如此之大、看上去就像個城市時,本地人就不喜歡“楊家村”這個顯得土氣的名字了。於是,鎮上德高望重的老人建議採用“台東鎮”這個名字,寓意高台東邊的集市。高台指的就是鳳台嶺,因為這個村鎮位於鳳台嶺東面,故取名台東鎮。
後來,隨著這兩個區域人口的不斷增加,德國人便將貯水山以東的地方作為“
台東鎮”,而將青島火車站以西的地方作為“
台西鎮”。可是,這兩個市鎮直到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島之後,才正式劃入了市區。再後來,就有了台東區和台西區。隨著青島市區的進一步擴大,
台東區已併入了市北區,而台西區也早在1963年2月劃入了
市南區。
貯水山是當時德國人的最後一道防線
1901年,青島建城後德國人遍尋
水源,以
海泊河、
李村河、
白沙河為水源地,建輸水管道入市區,這些水就儲存在毛奇山上兩座貯量為6000立方米的
貯水池中,這裡成為當時國內罕見的城市
自來水供應中心。貯水山的名字就是由此而來。據說,當時貯水山的供水恰足全市一日之用。解放後,這個貯水池還曾繼續使用了好長時間。
貯水山不僅是當時青島的供水中心,更是德國人的防禦
要塞。據史料記載,當時貯水山陣地擁有兩門10.5厘米大炮,還有6門12厘米、22門9厘米和22門3.7厘米的大炮裝備在12個露天陣地上,它們長年困在工事裡,難以搬運,大部分是
普法戰爭的
戰利品,但是經過40多年的風霜洗禮,這些用來威懾中國人的笨重傢伙早已落伍,在面對日本人的進攻時很快就敗下陣來。11月7日,在攻破前三道防線之後,日軍又向德軍最後一道防線,也就是貯水山至八關山一線發動進攻,早晨6點半,所有德軍
戰壕均落入日本軍隊手中,德軍全線崩潰。德國
總督邁爾瓦迪克見大勢已去,命令餘部炸毀防禦設施,掛起白旗投降。11月10日,日德雙方開始談判。16日,日軍進占市區。從此,青島又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
殖民地。
據青島文史專家於佐臣先生分析,如果不是切斷貯水山的水源,德國人的“膠澳保衛戰”或許會像威廉二世命令的那樣進行到最後一個人,但日英聯軍攻占李村楔入的第一刀便是關閉水閥,迫使守城德軍掛出白旗。而勝利者的入城宣言擲地不久,便被水荒的恐懼揪緊神經,無奈德國人已將水道圖席捲而去,只得從水道局搬來德國技師會診,恢復貯水山下的水門。
日本人把土匪藏在貯水山
日本占領青島後,把貯水山改成了若鶴山,又稱青島株式觀物園,並於1915年在山的北面修建了一座頗具規模的日本
神社——“青島神社”。以後青島人就稱其為日本大廟,而將山名也叫成大廟山了。
1922年
北洋政府接管青島,正式定名為貯水山。“中國政府收回青島時,日本人賴著不肯走,糾集了許多土匪在市區鬧事,據說當時就把這些人藏在貯水山上。”島城文史專家
魯海介紹,他曾在一份當年的《
申報》上看到過相關的報導,說日本人勾結
土匪頭子孫百萬,擾亂社會秩序,以拖延中國政府收回青島的時間,報上說當時日本人在貯水山上藏了千餘土匪,但考慮到貯水山的實際範圍,魯海認為這個數據還有待考究。
女演員與貯水山
據魯海先生回憶,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貯水山上的
櫻花美景不亞於中山公園,每到春天櫻花道旁如雲似霞,引來不少遊客觀賞。而40年代,電影演員李華由上海來青島,在這裡的一棵櫻花樹上自縊身亡。“一縷香魂繞櫻花”等標題見諸各地報端。
關宏達得知此事後,第一時間來到青島,痛哭了一場,而後為李華打理了後事。除了這個悽慘的愛情故事,女作家
趙清閣也曾撰文回憶她在貯水山上的一段經歷。她曾住在離貯水山不遠的
桓台路上,那時每天早上都會去貯水山散步,有一天遇到一個男子一直尾隨她,並上前搭訕,出言曖昧,嚇得這位女作家花容失色,連忙叫了洋車逃走。
解放後,護山造林,貯水山開始美起來,1956年建成貯水山公園,這就成了年輕人談戀愛的好地方。從早到晚,從山底到山頂的樹下,都能看到對對戀人在交談,在相擁,所以人們又把貯水山戲稱為鴛鴦山。
貯水山是當時日本在海外最大的神社
老青島人之所以習慣把貯水山稱為大廟山,就是因為山上曾有座日本大廟,而這座大廟就是“青島神社”。據說,這是日本在海外建的最大的一個神社。
據史料記載,在德國侵占青島時期,就有不少日本人來到青島。據統計,1907年有196人,1911年達312人,這時的青島還是個只有15萬人口的雛形城市,不算德軍官兵,日本人在青島的外籍人口數量中是最多的。在德占時期,日本人作為亞洲人種同樣受到德國當局的歧視。在以德縣路經保定路至
大沽路為界所劃分的兩個區域內,一個是歐洲人居住的“青島區”,另一個則是中國人居住的“鮑島區”,日本人跟中國人住在同一區域,他們大都集中在以聊城路為中心的一帶,並初步形成了日本方式的生活圈,德占後期逐漸增至1000餘人。
1914年日本占領青島後,日本人的地位驟然抬高,日本人在青島的人數也直線上升,當年達到4000餘人。至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時,已達24551人,占全市人口的1/10。中國收回青島後,日僑人數有所減少,而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島後,1941年統計,在青島的日本居民(軍人除外)即達31895人,其居住範圍已擴大到
黃台路、
龍江路,乃至
八大關等處。人口的增長,標誌著跟隨大炮和刺刀而來的,不僅是經濟掠奪,還有包括生活方式在內的多種文化的侵入。
據青島市北區情網資料顯示,日本第一次入侵青島時就做好了長期占領的打算,除了將大量日本人移居到青島,還將60餘條主要街道名稱改為日本地名,同時還建立了一批為其服務的配套設施。其中規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要數1915年在貯水山建起的一座日本神社,名叫青島神社,以紀念在此次戰爭中陣亡的日本軍人。1918年12月10日,青島神社的主體建築完工,神社內建有金刀比羅神社大殿和稻菏寺等主體建築,山腳附近還有御膳房、禽鳥館、鶴池、動物館及相撲場等輔助設施。神社裡供奉的是日本的天照星大神、大欹巳貴命和
明治天皇及進攻青島時戰死的所謂英烈。每年10月7日,他們還要在這裡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和廟會,以示不忘宗祖先賢。
看到貯水山頭日本人就行禮
當時青島貯水山上的神社的布局同日本國內的神社一樣。的108級石階就是那時留下的。設在若鶴二丁目(今
遼寧路)的山門是一個“開”字形的大型石牌坊,上書“青島神社”四個字。進入山門後是一條筆直而漫長的山路,直達山頂,路兩旁栽種著從日本移來的櫻花樹;櫻花是日本的國花,也是日本軍人的象徵。走上108級石階,正面又有一架較小的第二鳥居,鳥居兩側也有一對小型石燈籠,穿過鳥居即來到廟堂前。
“其實,那個時候並沒有限制中國人上山,但是根本沒有中國人願意去。”魯海說,為了防止“不恭”的事件發生,日本人還特意在牌坊旁邊立了一塊“車馬止”的牌子,提醒進出大廟山的行人注意:不能騎馬乘車入內。“在日本人眼中神社是個十分神聖的地方,他們對
天照大神無比崇敬,節日來祭祀,走在馬路上,無論是在較近的遼寧路上,還是在較遠的
包頭路上,只要能看到神社,就會止住腳步,遠遠地向神社深深鞠躬。”
青島人搗毀貯水山的日本神社
1922年,中日兩國政府就收回青島進行談判時,日本代表要求保留的11處日本居留民團財產中,青島神社和忠魂碑就占了兩處。1938年日本再次占領青島,青島神社和忠魂碑再度興旺,到日本無條件投降,前後存在長達30年之久。
抗戰勝利後,
國民黨政府擬將日本神社作為“忠烈祠”,紀念
抗日犧牲的將士。但久受日本帝國主義統治、奴役的青島人,群起搗毀了日本神社,那座大牌坊則被憤怒的民眾用大繩拉倒。
神社舊址上建電視塔
貯水山是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後,於1923年命名的,一直沿用至今。解放後,人民政府清理了貯水山上的遍地垃圾,作為貯水山公園,在北山坡建了軍人俱樂部,山上廟堂被拆掉後成了解放軍的打靶場。山下的御膳房及休息室等房屋曾一度為民辦的新華中學。直至“文革”時期,那幾棟日本老建築還被作為服裝廠在使用著。1971年,在青島神社的舊址上建了青島第一座電視塔,並拆除了殘存的日本舊建築,還修了一條以山名命名的貯水山路曲折通到電視塔。1983年青島神社原址被闢為
兒童公園。幾經變遷,除上山石階尚能辨認外,當年的痕跡已不存。青島神社是日本侵占青島的歷史罪證,它昭示國人勿忘歷史。
貯水山就是那個“台”字,(關於“台”字和台東、西鎮的由來)
台西鎮 (Taihsitschen),中國
青島市舊區劃名,位於
膠州灣東岸現市南區台西半島中部,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西部(原台西區),鐵路青島站以西全部地段,包括
團島,系青島市內四區的最西端。台西鎮是膠州灣租借地要塞防線內界規劃建設4個區域之一,也是2個華人勞工居住區之一,因地處觀象台(一說為鳳台嶺,今貯水山)以西而得名。
清朝該地區原有一村莊,中文名不詳,德文音譯為(Hsianmiwu),現有小梅塢、小泥窪等多種寫法。1901年,
膠澳總督府高價收購了原村莊,開始建設台西鎮,後逐漸形成了青島華人住宅區“市鎮”。1910年,膠澳總督府設定台西鎮為租界內界的四區之一。1929年9月,青島市政府撤銷台西鎮,成立第一區。1935年5月,青島市政府重劃市鄉區域並改定名稱,撤銷第一區,成立台西區。
德國人1898年對青島的布局和道路設定作了規劃,在小泥窪北的埠嶺以西設了台西鎮,在鳳台嶺以東楊家莊附近設了台東鎮,但當時只有規劃並沒形成村鎮。這從檔案中可以得到證明。1899年4月,德國當局公布的《地方官之制度》中,有“其居住青島、大鮑島、台東鎮、台西鎮……皆歸青島管轄”,說明兩鎮已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