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宏達(1914—1967),是一名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家,原籍黑龍江省。他在1932年就開始從事電影和戲劇活動,曾在天一影片公司、新華影業公司、中央電影攝影場和國泰影業公司當演員。
三四十年代,他馳騁影壇,拍攝了《凱歌》、《滿園春色》、《秋海棠》、《霍元甲》等影片。解放後,他曾拍攝過《球迷》、《宋景詩》、《秋翁遇仙記》、《大李、小李和老李》、《魯班的傳說》、《聶耳》等影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宏達
- 別名:二胖子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滿族
- 出生地:吉林阿城常興屯
- 出生日期:1914年
- 逝世日期:1967年12月20日
- 職業: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家
- 主要成就:演員
- 代表作品:《一個女明星》
個人經歷
關宏達身強力壯,對體育運動很感興趣,擅長拋鉛球、擲鐵餅,成為當時學校田徑運動場上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三省相繼被日本侵略者強占。關宏達不堪忍受國破家亡的境遇,於1932年離開家鄉去上海。經朋友湯傑介紹,到上海天一影片公司當演員,契約期為一年。他拍的第一部影片,是和當時影壇霸王王元龍合作的《熱血青年》。契約期滿後,經朋友介紹認識影壇名人史東山先生。史認為關宏達是一個有希望成才的演員,便介紹他進上海藝華影片公司。拍攝了《凱歌》和《花燭之夜》兩部影片之後,小有聲望,邀他演戲的也多了。當時藝華影片公司經濟拮据,無錢支付演職人員工資,欠薪達五六個月之久。關宏達生活無法維持,窮困潦倒,幸得朋友王正林的幫助,介紹他到上海中學當了運動員,生活才有了著落。之後,他又進入上海東北體育專科學校,繼續當運動員。這一段運動員生活,鍛鍊了關宏達的意志和情操,精神振奮,工作愉快,立志終生獻身於體育事業。
“八·一三”的槍聲,激發了上海學生的抗日鬥爭熱情。面對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罪惡行徑,關宏達義憤填膺,滿懷愛國熱情,毅然參加上海學生模範大隊,擔任救護和警衛工作。9月初,又參加國民黨八十八師上海市學生參戰大隊,抗擊日本侵略者。
上海淪陷後,關宏達和王引、袁美雲等一同去香港,在兩粵影片公司當演員。1938年3月,又回到上海,在新華影片公司拍戲,後又到光華影片公司當演員。
1941年,關宏達在上海寫了一篇題為《從影七年的回顧》文章。這篇文章簡介他從學生、運動員到電影演員的經歷、生活和遭遇;感慨光陰無情催人老,一事無成,意志消沉;懷念當年與自己生死與共的弟兄,有的“已為爭取自由而死”,有的“正在為國爭光,效命於腥風血浪之中,為正義自由爭取勝利”;悲嘆自已“身居孤島,在剝削壓迫之下的痛苦中,做著強顏歡笑的滑稽丑角,思想起來,好不悲傷人心。”
關宏達在上海先後參加中華聯合電影公司、中華電影公司、上海影聯旅行劇團、上海話劇團、上海劇團、上海國泰影片公司等單位拍片演劇。除了在“天一”、“藝華”兩公司拍過《熱血青年》、《凱歌》、《花燭之夜》3部影片之外,知名的還有:《三毛流浪記》飾流氓,《女兒春》飾少爺,《鴛鴛劍》飾傭人,《影迷傳》飾阿飛,《餓人行》飾流浪者,《雞鳴早看天》飾司機助手,《天堂春夢》飾廚師,《青山翠谷》飾農民。他曾和當時著名滑
稽影星韓蘭根、殷秀岑等人赴蘇州、杭州、北平、天津、濟南、青島、南昌、常州、蚌埠等地演出話劇《日出》、《林沖》、《教師之家》等劇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關宏達的表演才華得以充分施展,戲路更加寬廣。除了以塑造喜劇人物形象見長外,又演了其他各種人物。在上海電影製片廠參加拍攝的影片有《球迷》、《球場風波》、《大李、小李和老李》、《秋翁遇仙記》、《聶耳》等10餘部。還參加《奇婚記》、《我們的土地》、《祖國的早晨》、《欽差大臣》等外國影片的譯製工作。
關宏達演戲認真,對技藝精益求精,經常下鄉下廠,深入實際,接觸工農民眾,體驗生活。他喜歡在喜劇中扮演滑稽、幽默角色,詼諧可笑,受到讚譽。他的表演藝術,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化大革命”中,《球場風波》、《球迷》,連《大李小李和老李》也被劃入批判之列。對他的衝擊就可想而知了。無數的檢查、檢討讓一個樂天派,整天笑嘻嘻的人變得十分沉悶。
中共上海電影製片廠委員會於1979年4月18日做出複查結論,為其平反,恢復名譽。